皇帝帽子前面的“门帘”有什么作用?别小瞧,里面学问挺多的
古代的等级是非常鲜明的,通过他们的衣着和配饰就能看出尊贵程度。作为皇帝他的衣着配饰更是有着很大的门道,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皇帝头上的那个帽子。
古装剧中,除了清宫皇帝外,其他朝代皇帝出场总能看到他头顶那个带着门帘的帽子,看起了相当有趣,这顶帽子的名字叫做冕旒。成语冠冕堂皇就是从这出来的。
这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据说黄帝是最早戴这种帽子的人,不过那个时候并没有形成规制,到了周代的时候才开始完善。
这个礼冠上的穗叫作“旒”,是12寸长的五彩丝绳组成的,这些穗上面穿着的玉珠是按照朱、白、苍、黄、玄的顺序穿成的。不过到了汉朝就把它们用纯白玉珠代替了。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还有说法是想让皇帝时刻都谨记着自己作为皇帝就要有帝王的样子,在重要的场面上,如果皇帝慌慌张张的或者激动不已的时候,就会带动头上的冕旒一起晃动。这样就会打到皇帝的脸上,以此来提醒皇上要注意自己的威严,不能没坐相没走向的,皇帝的架子一定要端好了。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皇帝头戴冕旒的时候,自己的表情是会被遮挡起来的,这样就不会被大臣们看到自己脸上的表情了,毕竟朝堂之上混得开的人智商情商都很高,都有察言观色的能力,一旦他们能看到皇帝的喜怒,就会开始看脸色行事,如果都依附于皇帝的表情,不去说实话真话,那么离朝代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在这顶冕旒的两边都有一个被叫作“允耳"的玉珠,这个玉珠存在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醒皇帝要懂得明辨诽语,无论何时都要头脑清醒,在冕官上的面板被称为"延",基本上都是前圆后方的形状,有"天圆地方"的意思。
所以说古代的服饰真的是非常的有“心机”,不仅是身份的体现更有着深刻的门道,只是皇帝头一顶简简单单的帽子就大有学问,可见作为皇帝是真的不容易,要无时无刻的提醒着自己,而冕旒制度的出现也说着明古人真的很有智慧,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相关文章
-
白骨精又称“白骨夫人”,她的丈夫又是谁?此人居然是位神仙
-
中国人为什么讲究房子要坐北朝南?
-
再忆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
-
曹操家族DNA DNA解密曹操家世
-
想当年第一大将粟裕手下强将如云,这4员虎将更是勇猛
-
李白专门写诗跟妻子道歉,全篇都是大白话,学者:李白太皮了
-
秦始皇的生父是谁:秦庄襄王(有传言称其生父为吕不韦)
-
霍去病成私生子、秦始皇为追女人修长城…为圈钱乱改历史良心不会痛吗?
-
她1952年被评定为8级干部,后却43年一级未升,背后原因令人动容
-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
安禄山在华清池里雕了这个,唐玄宗被吓晕了,杨玉环却爱不释手
-
被杨国忠“突击提拔”,连救李白杜甫,他更是大唐的“救国宰相”
-
脑洞大开,瓜州有钱人曾以这种方式显摆
-
任命书收藏首重级别
-
八卦炉虽然没烧死孙悟空,但是老君却拿走了孙悟空一项神通?
-
此人被用敌副总司令交换出狱,因总理一句话逃过空难,后成副国级
-
魏晋南北朝战火流离,人民自顾不暇,为何中医儿科发展还那么快?
-
古代那些长期侵略我国的外部势力现在都去哪了?细思极恐!
-
古埃及文明消失的原因 或因严重饥荒而湮灭
-
邢窑遗址中出土古代鸳鸯锅,可这都不算什么,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
-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五零:贾诩出人意料的一招,令曹操铩羽而归
-
揭密蒋介石如何密谋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始末:表演天衣无缝
-
资历很老的开国中将,因解救毛泽东而被称为救驾将军,战斗失利后判刑一年半!
-
世界第一大姓李姓源自鹿邑李光耀是李渊后裔
-
农历二月廿七,驿马日,东岳帝君诞
-
世界上最早的长鼻象,轭齿象(生存到人类历史早期)
-
周恩来与朱德的革命情谊
-
揭秘:历史上貂蝉是如何死的?貂蝉竟是被吕布所杀
-
对于才子徐志摩来说红颜真是祸水,陆小曼是怎么把他坑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