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原标题: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1968年10月5日,对“导弹之父”钱学森来说,是个极其黑暗的日子。因为在新的“两弹结合”这一关键时刻,郭永怀教授却不幸遇难了,当钱学森看到遇难现场的照片时,竟忍不住地落泪……这究竟是一段怎么样悲痛的历史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66年10月27日,在钱学森的总指挥下,我国自主研发的“东风二号”导弹和“596号”原子弹顺利结合,并且在新疆罗布泊腹地试验成功,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两弹结合”。再到次年6月7日,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背景下,钱学森又提出了新的“两弹结合”计划,即导弹和氢弹相结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国防实力。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氢弹和原子弹相比,虽然二者都是核武器,但是在爆炸原理上却有本质的区别。原子弹是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而氢弹则是原子核先裂变产生高温高压,然后再使原子核发生核聚变,最后释放出比核裂变更大的能量。在当时,钱学森并不是核研究的专家,因此“挑大梁”人就换成了郭永怀教授。郭永怀和钱学森是同门师兄弟,但郭永怀相对于钱学森来说,他对理论物理学方面涉及的较深,尤其是在核物理领域有着颇高的造诣,而且第一颗氢弹就是在郭永怀手里诞生的。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当时,我国的核研究基地在青海地区,因此郭永怀教授的工作就成了“两点一线”,即北京的研究院和青海的核基地。青海的工作条件不比北京,尤其是当地高海拔的自然环境,给郭永怀教授带来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对很多读者来说,或许都没有体验过高反的痛苦,那种强烈的头痛真的让人想撞墙,但是郭永怀教授却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持带病工作,只为了不影响“两弹结合”的计划。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到1968年,苦日子就快熬到头了,可谁知在这节骨眼上却出事了。在10月4日,距离“两弹结合”还有23天的时间,郭永怀教授也在青海核基地连续工作了45天。4日下午,郭永怀教授从青海转车到兰州,然后从兰州乘飞机连夜飞到北京,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汇报。结果在5日的凌晨,当郭永怀教授乘坐的飞机在机场降落时,却突然发生了故障,飞机机身在失去平衡之后,就直接坠毁在一片玉米地中,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

第二天下午,警卫员给钱学森送来了飞机失事现场的照片,他看完后竟然忍不住的两眼落泪,不仅国家损伤了一位顶尖的科技人才,钱学森也损失了一位相交半辈子的老友。根据照片显示,现场的情景惨不忍睹,当救护人员找到郭永怀教授的遗体时,他的衣服全部被烧焦了,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和警卫员却牢牢地抱在一起,最后费了好大一番力气,才将二人的遗体分开。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接着又在两人的怀中,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而钱学森一看就知道是郭永怀教授的。然后,救护人员将公文包上交到有关部门,打开之后发现里面都是郭永怀教授核研究的资料。突然间人们都明白了,在飞机失事的一刹那间,郭永怀教授为了保护公文包中的资料,就将包放在怀中然后和警卫员抱在一起,这样即便是自己发生了意外,公文包中的资料还能保全完好。

钱学森在悲痛之余也万分感动,祖国能有郭永怀教授这样的人才实乃国之大幸,但如今却痛失英才则令人悲恸不已。虽然郭永怀教授永远地离开了,但是当时的工作和任务还要继续进行,而这也是郭永怀教授最为牵挂和期待的。当月27日,在钱学森的指挥下,“东风三号”导弹和氢弹顺利结合,并在之后的试验中也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一次更加伟大的胜利,在中国的国防发展历史上,又竖立起了一块不朽的丰碑,而这座丰碑的背后,则是郭永怀和钱学森的生命和心血。

郭永怀教授因公殉职,钱学森看罢现场的照片,他被深深感动了

在数十年的艰苦奋斗中,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们为祖国的强盛,而奉献了毕生的心血,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才换来今天的繁荣盛世。在此,我们也更应该向先辈们学习,以之为人生的榜样,脚踏实地的勤学实干,同时还要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并终生为之努力和奋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