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原标题: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宦官插手朝权在历史已经不算什么奇闻了;而纵观整个中国王朝历史,我们能够发现王朝毁灭大多数与宦官是有一定的联系,更是有不少帝国之殇始作者就是宦官,赵高与秦朝二世而亡,唐朝李辅国与安史之乱,童贯与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王振与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等等。那么为何太监会成为历代帝国祸乱的根源呢?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宦官的出现基于皇家现实的需要

宦官是古代皇家封建思想的产物,将一个正常的男人通过阉割的手段来达到男不男、女不女的状态;宦官是皇宫和后宫的刚性需求职业,毕竟很多事情光靠宫女是干不来的,靠侍卫又容易引发后宫之乱。

皇帝们既要保证后宫妃子和宫女的清白之身,同时也要保证后宫之中的重体力活能有人干,那么被阉割的男性入宫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在古代王朝中,宦官堪称“宫闱的守护者”;宦官其实出现的十分的早,也是中国历史一种古老的职业,但一般当宦官(太监)的人,都是家境极度贫穷或者是获罪充为宫奴的两类人,当然了也有一些文人因为不招待见,又十分迷恋权势,就索性进宫当宦官。

宦官地位低下,造成心理扭曲,迷恋权力

宦官这个职业在历史的地位其实十分的低微,就是伺候人的一个差事,别说文臣武将看不起宦官们,就连平民老百姓都以宦官为耻;这种社会的嘲讽和时代的骂名也让许多宦官心理极度扭曲。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而生理上的缺陷也让他们十分的自卑,试想一辈子活得低声下四,还得受到别人的嘲讽,再加上社会、宫廷制度对宦官是十分的不公正,这也导致了宦官一旦抓住机会就会拼尽所有努力去牢牢的争取。

宦官报复性思维,是王朝覆灭的根源

宦官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同样的,皇帝给了宦官权力后,那么宦官很可能就会利用权力来大肆的压制一切反抗自己的声音,这就是典型的被压迫报复性思维;而宦官也通过不断的权力汲取,成为了帝国祸乱之源。

正如前文所讲的,秦朝的赵高之乱,汉朝的十常侍之乱、唐朝晚期的宦官节度使、明朝末期的魏忠贤之乱、再到清朝的李莲英权倾朝野,这些历史长远的王朝的灭亡根源,是离不开宦官的影响,但是归根结底这些王朝的覆灭,也是因为皇帝过度信任宦官的原因。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宦官逆袭之路,充满艰辛

宦官的上位是充满坎坷的,大家千万别认为随便一个太监就可以把持朝政,这还真不是。能够从一个小太监,一步步地成长到手握国家权力的大宦官,那其中的辛酸和坎坷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也因此,手握重权的宦官们一般都是十分有能耐,这样的宦官也很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压制别人。

赵高原本也是秦王宫里一个不知名的小宦官,然而,却通过陪伴嬴政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地一步步把自己铺路,到嬴政去世后,赵高的权势已经无法有人可以相比,而历史上也称他:“思虑异于常人”,赵高的手段和头脑一点都不简单。

明代的魏忠贤原本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后来获罪被阉割成为太监进了皇宫,靠着自己那张三寸不烂之舌,愣是活生生的把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并且魏忠贤绝非历史上评价的那么低劣无能,他把持朝政那些年,明朝内部还是很安定的,而对抗国内起义和国外女真,魏忠贤是能者上位,在小事上含糊,但是在大事上一点都不含糊。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或许是因为自己比普通男人少了一些什么,宦官们这一辈子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权和钱,而色对他们没有任何的诱惑;这就好比,如果一个文臣上位,他有可能因为情和爱而影响自己的仕途,但是宦官们却绝对不会因为感情影响自己,因为他们本身自己就深受深宫的摧残,冷血和无情才是他们立身之本。

并且成为一个宦官的人,家庭会与之断绝关系,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亲情所在,这也导致了宦官长期缺乏关爱,而产生的扭曲性格,往往宦官是善变的,他们的情绪是会随时变化的,因此,宦官是王朝产物,也是王朝祸乱之源。

宦官崛起于君权与臣权的斗争

那么宦官专权和乱权因何而谈起呢?历史上宦官专权乱政的例子不计其数,并且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宦官会专权;其实这也源于封建王朝的君权和臣权,斗争激烈之下,君王为了增加自己的监控力度和权力质量,往往会扶持其宦官集团来对抗朝臣集团。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并且君王们自小就是在皇家庭院长大,身边陪伴的更多的都是一些宦官,那么近水楼台先得月,宦官获得皇帝信任感是十分容易的;再加上中国政治局势多变,往往朝臣权力总会在旧帝和新帝交替之间而迅速膨胀。

君王为了巩固帝位和排除异己,就需要宦官的帮助,而宦官插手政治往往也发生在中央集权状态下,宦官帮助皇帝夺得大权,那么自身的地位就水涨船高了。

唐朝晚期,皇帝借宦官之手,平衡军权

借唐朝晚期来讲,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中央为了平叛,大肆地封赏大量的节度使,这就是藩镇之乱,藩镇实力严重威胁到了中央王朝,那么王朝君王为了平衡军权势力,就会启用宦官来插手军中事务,这就是有名的唐朝观军容使的由来。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这个职位是专门为宦官而设立,从一定程度上也看出唐朝晚期的统治者,都已经不相信朝臣和武将,那么看来看去,也只有身边的太监们值得信任,因此,从唐开始,宦官从插手政治已经演化到插手军权了。

这样的制约方式只是形成了暂时的权力平衡,但是却为后来的祸乱埋下了很多的祸根,唐朝晚期宦官和皇帝互相争斗,双方都喊来了实力强大的藩镇节度使,最终以唐朝君王旗下的节度使朱温胜利,也因此,朱温从掌握军权一越掌握到了政权,唐朝也开始走向灭绝。

同是天涯沦落人,活着卑微,但宦官集团内部很团结

所以说,宦官专政和乱政也成为“阉党”;并且宦官集团内部的团结力度,还是非常强大的,可能是同是天下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宦官们一旦有一个掌握了权力,那么下面的宦官就会联手帮助他,这也和古代封建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关联。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毕竟作为与一个人,就算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也希望能够得到尊重,这种尊重靠自己的品行和忠诚是换取不到的,就必须得压着世人,这才能够真正获得尊重。太监们活的卑微,但一旦自尊起来,那种强烈的自尊心,会使得他们毁灭一切阻挡在前面的障碍,就算这个障碍是皇帝也没什么关系。

皇帝给出去的“权”,覆水难收

那么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问了,既然皇帝能够给宦官权力,那么收回他的权力不是非常容易吗?此言差矣,给别人东西容易,但是要别人还回来就非常困难了;就好像你借出几千块钱,对方会轻易还你钱吗?宦官掌权后,如果皇帝要收回权力,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状况:

第一,直接弄死皇帝,扶持新帝;第二,拉拢朝臣,与皇帝正式对抗,结果只能两败俱伤。相对而言,第二种办法宦官们是不敢使用的,比较文臣们一个比一个奸猾,万一斗了那么久最后却为某个权臣铺路,那么自己的结局也不会好。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所以,干掉皇帝就是最好的选择;宦官弑君也不是什么新闻,在东汉年间,晚期的宦官的权力已经达到了巅峰,可以说皇帝都是他们随便扶持起来的,如果让他们发现某个皇帝不听管教,动不动就和自己作对,又或者表露出要铲除自己的意思,那么对不起,毒杀、绞杀就成为了这些帝王的断头台。

太监掌控着宫内消息网,直接对外公布皇帝突发疾病驾崩了,接着在扶持新帝,然后,继续享受权力带来的果实。所以说,给出权力很容易,但皇帝收回权力也意味着要经历一番腥风血雨,但是人家能够从重重危机中一步步的走上权力巅峰,谁都不是智力障碍者,你搞我,我肯定不能坐以待毙。因此,帝国晚期的内宫祸乱,都是皇帝与宦官们进行权力博弈而导致的。

宦官:宫闱的守护者,活得卑微却有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小结

作为封建时代的帝国统治者,皇帝有皇帝的忧愁,当皇帝并不容易,这是个高危职业,皇帝要提防各种人;但当太监更不容易,不仅高危还不受待见;既然你对我不仁,别怪我对你不义,王朝的太监们为了生存和权力,做了多少违背道德的事情,但是对于他们而言,道德对自己不公,为何自己还要遵守道德。

从这一点看,太监们做事有时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或许你认为你依旧牢牢压制住太监的势力,但你恰恰忽略了,太监们早就把黑手埋在了你身边,你一旦表露出任何迹象,那么就请皇帝住进皇陵里,太监虽然活得卑微,但一旦得到权力后,就会产生报复性思维,屡次改写帝国命运。

太监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没有太监的存在,那么整个后宫的发展维持是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太监的存在,那么君权与臣权的争斗,或许会以君权失败而告终,那么这就违背了王朝统治的初衷;而宦官集团不仅听话,还值得信任,有他们在,帝王的时间能够安排的更加充裕。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