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奇闻趣事 > \

割麦污染环境:如何防止农民感叹之奇闻?

原标题:割麦污染环境:如何防止农民感叹之奇闻?

割麦污染环境:如何防止农民感叹之奇闻?

碧翰烽/文

眼下正是河北麦收时节。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闫里乡的麦地里却碰到了怪事:一边是小麦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割着麦子,一边是农民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的喷淋设备,跟着收割机洒水,抑制扬起的秸秆粉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收割机扬起的秸秆粉尘会导致空气污染,需要采取措施才能收割。

“割麦污染环境”,要采取除尘措施后才能收割。正如当地农民所感叹,这真是奇闻。诚然,割麦子的时候,由于秸秆干燥,会导致麦芒的飘飞,会导致秸秆的飘飞,客观上确实会对大气环境带来影响。但是 ,以此为理由为收割麦子人为设置障碍,显然是反应过了头。(新华每日电讯)

这让我们想起此前类似“不食人间烟火”之做法,比如禁烧秸秆明显过头,有的甚至将一点落叶与垃圾烧掉,也会被警告、处罚、问责;比如有的管到了人家家里的土灶,不准烧柴火,不准烧煤,导致有的地方学校孩子取暖都成了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为了治理养猪业污染,干脆全面禁了家庭养猪,后来为了生猪产业,又要动员养猪。还比如有的城市统一店招,也是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如此种种,一方面反映了某些地方治理能力水平的严重滞后,缺乏科学、民主、法治的精神,离现代化治理相去甚远,公信力受到严重伤害;另一方面严重干扰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属于典型的瞎折腾、乱作为。

好在有的地方还是能够迅速作出反映,进行适当的纠正与处理。但是这样的奇闻、不食人间烟火之事一再发生,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需要从源头、根本上加以严格防范,才是真正解决之道。

首先,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尤其是涉及广大老百姓的政策措施,还是要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令人担忧的是,现在有些地方的做法,就是某些人或单位拍脑袋拍出来的,根本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更没有充分了解社情民意。

这一点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千万不能为了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就把有些不该省的程序省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发言权都要受到限制,决策、执行更要慎之又慎。

其次,急功近利的目标考核需要进一步改善。督查考核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推进工作,解决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需要有科学之策,有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长期不懈地抓下去。

因此,在有些目标的确定上,还是要充分论证,切实符合实际情况。而且需要重视的是,即使有些工作目标是非常好的,也得要考虑实行的方式与手段是否合法、合理与科学。

另外,在工作考核方式上,要更多运用民意调查的手段,让老百姓来评价工作的成效与好坏,这样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最后,有一点也比较重要,就是要加强公开与监督方面的机制建设。比如一项政策的出台、实施、结果,都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群众检验。

实际上,这就需要从法治层面予以规制,并且逐步实行常态化、制度化治理。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