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原标题: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7月18日,一则“怒1江大桥上摆满鲜花水果”的热搜占据了人们的眼球,也唤醒了一段被很多人遗忘的记忆。下面先由笔者带大家回顾一下这段英勇悲壮的怒江大桥历史事迹: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溯源

偏僻之地、环境荒凉、自然灾害三个词只是当时人们对于怒江大桥的简单概括。与此同时,这里多悬崖峭壁,四周怪石嶙峋,滚滚怒江之水让人心生恐畏,因为稍有不慎便会失去性命,就连生命力顽强的苔藓植物也很少能在这里生长。

诚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隐藏着天然的自然条件的保护,因此,怒江大桥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秘密基地。1950年,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因为没有合适的行军道路,解放军只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惊险绝壁之上紧攥着的是数十名战士的性命,他们正在为了打通怒江的道路而奋斗。修筑怒江的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畏惧,大家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是,打通怒江之路这件事没有一个人会退缩。怒江大桥要从怒江附近的悬崖半腰通过,这也就意味着负责怒江段修建的每名战士每天都要攀登4000米高的山峰。踩着不稳定的软梯,艰难地在悬崖上移动,打炮眼,点炸药...每一次行动都有着巨大的危险,几乎每前进一公里就会失去一到两个人,即便如此,战士们却从来没有放弃。恰恰相反,活下来的战士们每一个都斗志昂扬,他们甚至编了一个顺口溜: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离别

路过怒江大桥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座特殊的“墓碑”。表面看起来他只是一座平凡而普通的桥墩,而实际上在冰冷的水泥之下,存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一名战士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了水泥槽中,越陷越深。当其他战士们发现时,他的整个身体已完全凝固,人们只能看见他露在外面的一只手。

那只手指向天空,宣告着自己的心愿,笔者认为,这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愿。

大桥竣工的那天,当初承担任务的那个排,除排长外已全部牺牲。在部队即将转场的前夜,排长一人纵身跳进滚滚怒江,寻找他的战友去了...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致敬

回顾事迹致敬英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大家的祭祀方式进行思考与总结。揆诸现况,网上的评论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致敬英雄,缅怀历史,支持在大桥上放一些酒水与食物进行祭拜;一类是认为致敬是应当保存的,但向怒江中倒饮料和在桥上放一些塑料制品是不可取的。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对英雄的致敬与传统祭祀文明的精髓延续是应该被保留以及传承的,但是祭祀的方式可以加以改变。酒水的倒入可能会对怒江造成二次污染,并且一般饮料中的元素成分会对桥基进行腐蚀;桥梁上的塑料制品如果滚落到路中央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并且一定程度会给清洁工带来负担...所以,为了更好的致敬牺牲的烈士,也是为了以更符合现代文明的方式保留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取更绿色的方式对英雄进行致敬与祭奠:

(一)线上祭祀。在一些特定的节日,通过网络进行云祭祀活动,并转发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知晓英雄事迹。比如,大家可以通过网络祭祀平台选择自己想要祭拜的人物,再由相关工作人员统一到寺庙等地方进行祭祀,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也响应了国家文明祭祀、绿色祭祀的政策号召。

(二)线下宣讲。学校、社会等相关组织,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干部、公司员工等到怒江大桥、英雄纪念碑等地点的附近进行故事的宣讲,让大家牢记历史,铭记英雄。

“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永久留存着英雄的一席之地,牢记历史,致敬英雄!让我们记住他们,以文明的方式共同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

愿吾辈相继起,接力奋斗护中华!抬头挺胸的告诉那些牺牲的前辈们:这盛世,如您所愿,国泰民安,山河依旧!

怒江大桥|敬英勇先烈,思祭祀文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