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有一不成文规定
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有一不成文规定
文/寒秋
当今社会,说到高考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它是一种选拔方式。在我国古代也有相类似的方法,最令人熟知的就是科举,古代的读书人通过该制度可以摆脱生活的困境,许多出身比较清贫的学子多年苦学所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考取功名。
科举制度的产生最开始是在隋朝,不过并没有相关文献的记载,很多人认为也可能起源于唐朝,它的出现改变了以前的用人制度,原靠血缘关系和家族才能担任官职的现象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真正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这种对能力的培养、挑选与使用的制度可以大范围的选拔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每一个制度自不可能适应各种社会情况的,在现今社会,这样的方法就显得片面了。其实在光绪年间这种选拔方法就被废除了。
在这长达一千多年里,科举也细分为许多种类,有秀才、进士、明法等等,有人问,我们现在国家所设立的考试制度和原来社会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区别,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受利于国家的政策,我们现在很多人都会考上大学,学习相关的书籍知识,总体上教育的普及率较高,我们都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这样的储备只是许多人共有的,不像古代一旦考的功名,就称为人们眼中的骄子。
在古代的读书人只是少数,很多人一生都是文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那时的读书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去读,所以每一个读书人都异常刻苦,为了能在考试中一鸣惊人,大多埋头苦学,所以在古代如果考试可以考中进士,就很厉害了。并且考取后会赋予官职。这跟我们现在毕业后还要辛苦找工作大不相同。
古代读书人少,考取功名之难,是我们现在很难想像得到的,就算是最低等级的童生,在古代考取的人数也并不多,许多学了半辈子的人最终什么也没能考上。因为难度太大,每一个考过的人都会获得相应的职位的而权力,那些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就是这个。大家都知道范进这个人,单从这一件故事我们就能猜测到考取功名之难。
就像现在我们学习会排名次一样,在古代考取功名也有相应的等级排名,其中最高一等的就是进士,其下是贡士,再次是举人和秀才,而最后便是上面提到的童生。在历史上许多知名人物都是进士出身,进士为第一等级,这一等级中的第一名便是我们熟知的状元,第二第三分别为榜眼和探花。
按照我们的逻辑,排名肯定是越前越好,但是古代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中探花而不是状元,一些中了探花的人都异常高兴,甚至比中了状元都要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说出来大家可能感到不敢相信,因为在古代的科举中,不仅要看学习能力,还要看颜值。而探花的颜值要求都是要比较高的,所以,探花可以说是对能力与颜值两方面的肯定。没想到古人也是看脸的。
并且在排名出来后,虽然探花只是第三名,但往往会得到皇上与大臣的特殊关注,其重视程度就算和状元想比也不相上下。有一个人呢就是探花出身,那就是和珅,因为他才华横溢再加上相貌英俊,所以很快就深受皇帝喜爱得到重用。当然前提是有才能,不然就算再英俊,国家也不会重用无能之人。
相关文章
-
顺治帝寝内为何陪葬着17位格格?都是顺治帝的妻妾
-
河北一农妇去世,儿子在柜底发现一个黑木匣,打开一看泪流满面
-
三个师兄弟夫人都是“李敏”
-
穷极伟丽宝相庄严:鬼方分享辽代皇家奉国寺艺术
-
民国姨太太现象 那些民国军阀妻妾成群
-
唐代宦官专权之迷:皇位继承制度极不稳定
-
金门战役中,第28军原定的金门作战最高指挥官为何没有登岛?
-
国宝去哪儿|今年春节,“黄河女神”要带伙伴去出差啦!
-
朝鲜战场首位“特级英雄”,最后一刻,他抱起炸药包冲向40多个美军士兵
-
中餐烹饪离不开“食用油”,古代的“油”有哪些,又是怎来的
-
百幅董必武手迹在沪展出:作始也简,将毕也钜
-
暗窑除了养姑娘,还养着一群壮汉,因为有件事老鸨出面不好办
-
100个中国成语的英文版,果断收藏!
-
一日一成语|尾生抱柱
-
“全天候周恩来”的公仆风范
-
崇祯皇帝自杀,后宫中唯有她自愿跟着陪葬,“领旨自缢”
-
美国水门事件始末 1974年白宫水门事件全过程
-
【网信学党史】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12日
-
出名的金门菜刀
-
清朝能成功实施“剃发易服”的政策,为何满语普及却遇到了障碍?
-
历史上的鲜卑、契丹、西夏、女真,究竟算不算中国人?
-
凌烟阁功臣被执行死刑之前,向李世民提了一个要求
-
崇祯帝其实并没有那么差,他面对的难题即使开国皇帝都解决不了
-
中国历史上丢失至今未收回的十块土地 你知道吗?
-
铁血上将,曾带领两名战士俘虏敌军副师长,以及1000多名士兵
-
国家统一的征程中,起义的道路上永远欢迎后来人
-
【党史声音日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诞生
-
定居中国200年的达曼人,为何直到2003年才拿到中国国籍?
-
不忘历史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