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一代名臣,他的五个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李卫是清代的一代名臣,经历了三朝皇帝,从康熙到乾隆,目睹了国家从不稳定到盛世的转变。之所以称呼其为名臣,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做官能力较强,而且因为他很是清廉,敢于和权贵较真,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在后来一路平步青云,从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一路成长为直隶总督。
早年为官
康熙统治的那些年,因为处理了太多的问题,以及连年的征战,使得国库空虚不已,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中央一些官员在皇帝授意下,开始了买卖官衔的活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家里是大财主的李卫,便看准了时机,买了一个员外郎的京官,只是有七品。
在他还没有当官前,家里因为是地主,所以会很有钱。可是为了能够光宗耀祖,便决定投身仕途。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认为最好的职业便是成为官员,能够吃上皇粮;在古代的时候,社会的主流是极其的排斥商人的,所以对农业和官位的从事大加鼓励,但是很多有志的青年不愿意一辈子只是农民,所以在后来才会有众多青年投身到科考的独木桥上。李卫正是赶在那个时候,他可能是因为对自己的学问不放心,或是不想走传统的制度过于麻烦,于是便买了一个官职。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一个品级极低的京官,可是因为他敢于说话,敢于做事,敢于和权贵相抗争,所以慢慢的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其实李卫在买官上也是很有道道的,因为他不嫌官小,非要买京城的官当。很多人如果在选官的时候,如果在地方有五品的官,而在京城有七品的官,他们一定会选择地方这个五品的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同样的价格,但是这个地方的官阶比京城的高。其实这样的思想是狭义和短浅的。因为那个七品的京官虽然等级很小,但是接近京城,接近皇上,在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升迁,可那个地方的五品官却不同了,虽然在这个时候比京官的七品官衔大,但是因为远离政治中心,所以能够晋升的机会很少。
这一点也是他在后期能够做大、做强的原因。
李卫生育了有五个儿子,他们分别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大儿子:李星垣
因为有父亲在世的庇护,再加上自己确实也继承了父亲的才华,所以在仕途上也算是顺风顺水,但是在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虽然在父亲去世前,自己也已经在官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他的离去,对于他在以后的仕途也算是一种打击。但是后来可能是皇帝念及他父亲的功绩,再加上他一直也是任劳任怨,于是便将其提到了两广总督的位置,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封疆大吏。后来因为涉及到了贪腐案,使得他在这个位置上落下马来。
二儿子:李星聚
这位儿子没有大哥的本事,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才华,但是因为父亲对大清的功劳,所以也算是勉强得到了福建延建邵道的职位。
三儿子:李星灿
他和二哥一样,因为父亲的关系,没有通过科举,只是通过国子监的考试,便得到了州判的官职。
四儿子和五儿子:李星宿、李星福
这两个儿子在后来的成就也没有超过他们的大哥,和自己的三哥和二哥一样,只是通过国子监的捷径得到了一定的官职,后来也是因为一定的资历和能力,分别升到了湖北督粮道、两江后补督阃府的官职。
相关文章
-
古代女人的“三寸金莲”,看完以后只剩下心疼
-
周公辅政时周公为何没有取代年幼的周成王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扶不起的阿斗亡国后还开心享乐
-
历史上最为窝囊的皇帝,因乱花钱被大臣当众杖责,事后还不敢问罪
-
男子花120万买一古剑,专家鉴定为假货,但因一个地方变成无价之宝
-
灶神是红衣美女?闲聊中国古代灶神形象变迁
-
明朝一男子把私房钱藏在木雕里,藏了600年,两任收藏家都没有发现
-
历史上有潘金莲吗?揭露潘金莲与三个男子的情爱史
-
1900年时中国跟当时欧洲的真实写照,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揭秘:解放战争中,十大王牌纵队司令员,后来都是什么军衔!
-
甘肃,到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
罗俊林参演拍摄电视剧《重庆谈判》战争年代戏
-
【天天学党史164】周恩来为何要把这一图案放进国徽?
-
古代人都吃什么主食 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和现在不相同
-
古代公主嫁到蒙古,大多都无法生育,只因蒙古有一恶俗
-
开国上将阎红彦突发身亡之谜:被陈伯达逼迫心脏病发?
-
唐僧一拿出“通关文牒”,110余国都不敢怠慢,李世民写了啥?
-
南越国发现两千年前的古井,古人为保水质清澈,竟用三种高科技
-
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经典故事汇丨《寻找红军邱显达》
-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地却有过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多数地方却看不到树!
-
【荐读】周恩来:严守机密的光辉典范
-
从样式雷平格图,探寻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秘密
-
湖北挖出一批秦简,上面文字令人震撼:商朝易经找到了!
-
西游最牛的两位散仙,超越六界外不在五行中,玉帝、如来都不敢管
-
战国7雄中,有6国的名字后来成为了后世政权国号,唯独它没有!
-
牛魔王为何不念结拜之情与孙悟空为敌?只因猴子这一点大错特错
-
刘瑾凌迟变成一副骨架是真的吗 有多惨
-
周恩来与新中国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