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东西问)彭林: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 题:礼仪之邦如何重振中华之礼?
作者 彭林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先哲希冀经由“礼治”,逐步走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何为“礼仪之邦”?中国为何会走上礼治的道路?兹事体大,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2020年10月,安徽歙县徽州古城进行非遗民俗表演,演员演出《礼仪之邦》。中新社记者杜洋 摄
中华之礼源远流长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
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相关文章
-
程万军:明朝辜负了历史始自两祖皇帝二化士大夫
-
7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
红军营长被枪决,百姓大哭不能杀,师长:不杀行,罚做三个月苦力
-
黄埔名将众多,而病逝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的将领只有这两位
-
秦桧和岳飞之争:宋朝最后崛起的机会在将相争斗中彻底消失
-
司马光一生坚贞不二 只爱一人的原因解密
-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传奉官?
-
中国第一大姓,建立史上最多政权,统治到了国外
-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年少风光晚年贫苦,含泪写下红楼梦
-
封神:阐教阵营出现的五个叛徒,三个应誓、一个阵亡、一个成佛
-
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 张衡地动仪有用吗
-
古代刑罚绳刑是什么?人坐在绳子上来回扯动(主要针对女性)
-
一代天骄毛泽东印章有什么样的价值
-
今天,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日!山河哭泣,草木伤情!
-
历史上的孙膑和庞涓谁更厉害?
-
陈赓为何在日记中说,曾为阶下囚,今已为主人矣
-
学党史||党史天天读(11月18日)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杨石魂:坚贞不屈中华魂
-
谢辰生忆郑振铎(二):他是如何提出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
-
公元1165年,辛弃疾去哪儿了
-
大年正月初八的习俗有什么,传统活动是哪些?
-
原媛:从汉字看中国古代战争观
-
蒋介石集团,四个佣兵10万的大兵团,最后都被哪个野战军歼灭
-
中国汉地佛教史上的四次法难,四位有为皇帝为何要执意打击佛教?
-
非常规的一次军事调动,两个师互换一个旅,旅长后来都是开国上将
-
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一)
-
成吉思汗被梦惊醒,第二天:把身边的妃子赐给了门外的保卫
-
古墓出土先秦竹简,专家激动不已,原来孙武与孙膑不是同一人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九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