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图文]揭密南京沦陷真相:留守军人血染雨花台

[图文]揭密南京沦陷真相:留守军人血染雨花台

中新网12月13日电 在世界现代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曾经像中国南京这样惨遭异族军队的杀戮和蹂躏。当这座城市陷落之后,这里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70年过去了,仍然有人妄图掩盖这段历史的真相,而每一个中国人都更有理由知道,公元1937年的南京,究竟都发生了什么?日前,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节目通过蒋介石集团在"保卫南京"问题上的分歧与争锋,揭开了南京沦陷真相。

节目内容摘录如下:

南京大屠杀是60多年前侵华日军犯下的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暴行,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难以泯灭的伤痛。

在《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里,收录了日本海军航空队1937年8月14日23时30分下达的一道紧急作战命令。这道命令要求20架轰炸机第二天从本土长崎基地起飞,袭击中国首都南京。

杀戮之前 日本侨民被中国政府护送离开南京

就在南京首次被日军空袭的当天,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

日军的轰炸机是15日上午9点10分起飞的。就在这时候,为了让最后一批留在南京的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安全撤离,中国政府为他们准备了特别列车,并派出40名宪兵一路随同护卫,还特意从外交部派出两人随行。

同时一起撤离的日本侨民团参事庄司得二在他撰写的《南京日本侨民志》里,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列车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警戒之严密。开车后每次停车,我都注意观察,连一些小站都一样,真是非常周全。

就在这些日本人被中国政府"非常周全"地送走以后不久,这天下午两点50分到3点30分,日军轰炸机穿过低垂的云层,对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弹。第二天,当这些日本侨民得知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越洋轰炸南京的消息时,庄司得二回忆说:

"车厢里不由地发出了庆幸的欢呼声"。

他们当然可以为自己脱离战火而高兴欢呼,但中国南京市民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徐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也就是说在中日关系不断走向战争、恶化的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还是用人道的、宽容的方式来对待日本。这个实际上可以看出,这是野蛮与和平,侵略与爱好自由独立,这样一种,中日双方的这样一种对比。

在南京之前 那些惨遭凌辱的中华城池

日本飞机开始轰炸南京前的一个月零八天,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了。只是那时候对于南京的普通市民来说,战争似乎还离得比较遥远。然而,随着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战火一下子蔓延到了上海,人们这才感到南京已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

金新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在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前两天,也就是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在上海拉开序幕。日本内阁任命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指挥日军对淞沪地区的进攻。日军妄想在三个月内征服中国的企图,在中国军民的坚强抵抗下遭到了粉碎。

日军不断向淞沪地区增兵,至10月中旬,其总兵力已达6个师团20万人,其兵力调动规模是空前的。

就在日军飞机8月15日悍然轰炸南京的同一天,日本首相发表了《帝国政府声明》,公然表示要采取断然措施打击中国;

从这一天开始,日军对南京实行了不分青红皂白、残酷野蛮的轰炸。机尝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广播电台、火车站、自来水厂、发电厂,甚至连市民居住密集的新街口等地都遭到轰炸。

就在南京连续遭受轰炸期间,淞沪会战正处于胶着状态,中国军队赴汤蹈火,奋勇抗敌。

曾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感慨地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象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实施登陆作战。这一突然的战术动作使中国军队腹背受敌,迫使主力部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向西撤退。

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陷。

上海的陷落使相距300多公里外的中国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由松井石根率领的日军立即开始追击撤退的中国军队。

还是在松井石根刚刚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时,这位身患肺并一度被日本军部冷落的日本军人便狂妄地宣称:"别无他途,只有拿下南京,这就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

以松井石根为首的华中方面军各路部队的指挥官们,为争夺攻入南京的头功,纷纷鼓动部下向南京进发。

日军分三路犹如潮水一般涌向南京,右路沿京沪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水进攻;左路由太湖南侧迂回,对三面环山,背靠长江的南京城形成战略包围。

狂热的日军在几乎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向西进击。参与进攻的日军接到了这样的命令:"粮草不足就现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上等兵曾根一夫是当时参加征收的日军士兵之一,他在《南京大屠杀亲历记》一书中写道:"自从命令下达后,罪恶感就消失了,军人们变成了到处偷袭抢夺谷物、家畜来充饥的匪徒。这个就地征收的命令,使下级军官发狂,不但抢夺粮食,并且强暴了中国妇女……对于反抗的人就以武力解决。"

成千上万的日军士兵闯进当地平民家中,他们一路烧杀淫掠,无锡,江阴,常州,镇江……秀丽的江南河山,被日军糟蹋得残破不堪。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城,横遭劫掠。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侨撰文说:他第一次回到被日军占领的苏州时,倒毙街头的尸体已经摆了十天以上,街上的野狗也明显地肥了许多。

蒋介石集团内部对"保卫南京"的分歧与争锋

淞沪会战还没有结束,日本军部已经开始组建华中方面军,并且任命松井石根为司令官。这说明日军早就制定了将战事从上海向华中其他地区扩大的计划。上海沦陷后,首都南京的防御问题摆在了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的面前。

这里是蒋介石在南京中山门外的官郏1937年11月15日至18日,国民政府在这里连续召开了3次最高国防会议,商讨保卫南京的方案。

会议气氛显得紧张沉闷。参加会议的大部分将领主张放弃南京,甚至连国民政府聘请的德国军事顾问也同样不主张防守南京。

蒋介石没有就此做出什么决定,只是说"南京为国际观瞻所系,守还是应该守一下的。至于如何守,值得慎重考虑。"

会议陷入僵局,蒋介石犹豫再三,左右为难。

此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执行部主任的唐生智最终站出来,他说:"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而且是国父之陵墓所在地。如果我们不战就放弃南京,怎么对得起国父的在天之灵?""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何能畏难以求苟安?我愿意勉为其难,一定坚决死守,与南京共存亡。"

蒋介石当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

其实,中国最高军事当局早就预感到,如果中日战事一旦爆发,日军占领上海之后,必然会沿着京杭国道,由东向西攻击南京。

金新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早在1935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下拟制了《首都要塞计划》,就是以日军侵略中国为背景的。这个计划的战略思想是:以淞沪地区为作战前沿,以吴福线、澄锡线(锡澄线)作为拱卫首都的两道国防防御线。

按照当时制定的这个《首都要塞计划》,南京保卫战不应该在距离南京这样近的地方打响,而日军也绝不会这么快就兵临城下。

章伯锋(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可是由于淞沪抗战的仓促撤退,整个打乱了当时中国军队的既定的作战部署。国防线,完全没有起到作用。部队的仓促撤退,很快地就靠近南京城边。

蒋介石放弃南京 留守军人血染雨花台

随着日军向南京方向快速推进,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被迫宣布迁都重庆。

10天以后,12月1日,日军大本营正式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同时,下达了由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组成的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的命令。第二天,日皇裕仁的叔叔朝香宫鸠彦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而此时,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早已在杀向南京的途中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以唐生智为司令长官的南京卫戍部队陆续汇集了13个建制师和15个建制团,共15万人保卫首都。

这其中,守卫南京的主力是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当时中国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87师、88师和36师,以及由陆军学校35000余名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

由于这些部队在淞沪会战中打得十分惨烈,以至于元气大伤,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

而用唐生智这位出身于湖南的地方将领,来指挥中央嫡系和其他地方部队,实在令人担忧。

12月7日,日军攻击部队已经逐渐突破了南京的外围防线。

这天凌晨,蒋介石夫妇乘坐飞机离开南京飞往江西。指导修筑南京防卫阵地的、以法肯豪森为团长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在此期间也秘密离开南京。一两天后,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南京市政府要员们,也全部从南京撤离。

朱成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12月8日,日本的军队完全地占领了南京的外围阵地,就在这一天呢,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把外围的中国军队撤退到南京复廓阵地上来,他准备以南京的城垣为依托,同日本军队进行最后的较量。

12月10日午后1点,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向南京发起总攻。

占领了汤山的日军第16师团,突破第66军的防线,向教导总队驻守的马群、孝陵卫一带高地攻击,直逼紫金山主峰;占领了淳化镇的日军第3、第9师团突破83军的防线,向光华门进攻;占领了江宁的日军第114师团突破74军的防线,向通济门进攻;日军第6师团则突破58师防线由正南方猛攻88师防守的雨花台阵地。

12月12日黎明,在赛公桥阵地上,51师302团团长程智被打断了3根手指,但他仍然率领战士跳出战壕,对日军实施反冲锋。就在这时候,他被迎面的一串子弹射中,鲜血顿时染红了阵地。

早在开赴淞沪战场作战时,程智给怀有身孕的妻子写信说:总算等到了与日寇交手的一天,此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余决心以七尺之躯许国,惟盼吾妻能顺利分娩,所生勿论男女,望善抚之,以继余志。

战事最为惨烈的,要数雨花台、紫金山和光华门这几个地方。

当谷寿夫率领的日军第6师团攻打到雨花台阵地的时候,他们的对手是刚从淞沪战场转战到这里的第88师和第51师。

朱赤,88师262旅少将旅长,这位素有儒将之称的中国军官,对中西哲学颇有研究,而在铁血疆场上,他是一员勇猛无畏的骁将。当战斗进行到最后关头,朱赤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将导火索串连起来,把冲到阵地前沿的日军炸得血肉横飞。最后,守军弹尽援绝,朱赤和大部分官兵以身殉国。

蔡炽甫(南京保卫战老兵):雨花台是先失守,到后来呢中华门、光华门吃紧,那么反复,攻守都反复了好多次,拉锯战的样子。敌人呢死伤也不少,我们的兵呢也死伤不少,这都是肉搏战,所以是相当惨烈的。

1937年冬季的南京,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军人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与日军作了殊死的拼杀。

坚守紫金山的教导总队,在日军施放燃烧弹时岿然不动,一位军官在熊熊烈火中迸发出最后的怒吼:

"紫金山就是紫金山,决不是富士山!"

[图文]揭密南京沦陷真相:留守军人血染雨花台

南京保卫战中的重大失误 壮士恨 男儿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1937年12月11日下令南京守军撤退,但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唐生智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一天以后,雨花台失守,紫金山主峰危在旦夕,日军正在形成对南京的四面合围。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12月12日下午5时,唐生智召开师以上将领紧急会议,宣布放弃南京,实行突围。

章伯锋(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南京作为一座孤城,被日三路大军包围,想要坚守,长期坚守,是不可能的。

孙宅巍(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在唐生智事先拟定好的撤退令当中,实际上是贯彻了一个"大部突围,一部渡江"的这个原则,这无疑是合理的,但是在口头下达这个撤退令的时候,唐生智呢,又追加了一些内容,多允许了一些部队可以渡江,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大部渡江,一部突围"的这个局面,实际上是我们的运输能力不能允许的。

由于唐生智在撤退命令上的重大失误,使得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支得以全身而退,广东部队的四个师在蒙受巨大牺牲后从日军正面杀出一条血路得以突围。但其他部队大多涌向挹江门和下关一带,从而陷入了危机四伏的境地。

蔡炽甫(南京保卫战老兵):那天晚上,军民大家都撤退嘛。大家都拥在挹江门。

骆中洋(南京保卫战老兵):我们那时候在城墙上啊,用救火机的那个布带子,挂在城墙上。慢慢慢慢、慢慢地,手拉的拉不动的时候就夹住,再夹不住就用牙齿咬住,咬住这个帆布带喘喘气。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斯提尔,目睹了中国守军撤退的状况,他在报道中描述:

下午4点半左右崩溃开始了。起初还是较有秩序的撤退,但在日落时分就变成了溃逃。溃逃的军队想到日军在后面追击,把多余的装备全扔掉。不一会,马路上到处是被中国军队扔掉的背包、弹药袋、手榴弹和军服。

骆中洋(南京保卫战老兵):过江那个船人也满了,又不开。船就差一点点(进)水,我说过去也危险。还有的人啊,用木排过江的也有。

冰冷的江水诉说着中国军人的千古悲歌。

那些侥幸找到工具渡江的人,也是九死一生。日本海军已经封锁江面;日军飞机就在上空盘旋;第16师团的先头部队很快就赶到了江边,这个师团第33联队的平山仁三郎说:"我们从陆上"啪啪"射击,军舰上也发炮,……鲜血染红了扬子江"。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宪兵部队在后来总结教训时写道:

"用仅仅一个挹江门做为撤退10万军队的通道,是不可想象的,""渡河准备不充分,致十余万大军云集江边,均无船可渡……"

南京保卫战最高指挥官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的当晚从下关乘船渡过长江脱险。在撤离南京的江轮上,他沉默无语,痛苦不堪。在他身后的对岸,就是正遭受日军轰炸和炮击,四处起火,枪声、惨叫声不绝于耳的南京城。

后来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糟的仗。""我对不起国人,也对不起自己。"

金新果(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由于客观上中日军队在兵力上、在武器装备上相差悬殊很大。在主观上,中国统帅部在战略指导上、在作战指挥上以及在后勤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导致整个南京保卫战变成了一场"混战"。

徐勇(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南京保卫战,它有它的正面的意义。最重要的正面意义,首先中国政府在这个地方,实行了抵抗,这显示了中华民族、中国政府不投降,坚持抗战的政治上的一种决心。而且留守在南京地区的中国军队,十几万人,前面经过三个多月的淞沪血战,他们已经是伤残累累。用伤残累累的这样一些部队,来继续进行这样一些抵抗。而我们担负这样一个沉重任务的中国军队呢,确确实实,是恪尽职守,尽了自己最大的决心。

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少将以上指挥官:

肖山令 姚中英 朱赤 高致嵩 易安华 司徒非 罗策群

1937年12月13日凌晨的南京,城垣四周的枪炮声渐渐沉寂下去。

在黑暗的火光中,日本军队蜂拥入城。

在中山门城门的铁扉上,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用白漆写着"昭和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午前三时十分大野部队占领。"

1937年12月13日,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南京无可挽回地陷落了。这个帝王之都有史以来第一次被真正意义上的外国军队所占领。南京城几十万手无寸铁的市民和被俘的官兵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呢?明天我们将继续讲述1937年南京的真相。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