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主策划巨轮火灾,营救者又趁火打劫,世界航运史上血与火的一页
导语:船主为了挽救自己的厄运,策划了这场似乎是偶发的火灾,而营救者却又是趁火打劫者,于是,世界航运史上出现了充满血与火的一页。
1933年1月3日,微风轻抚的英吉利海峡水面上,弥漫着阵阵薄雾,东方遥远的水平线上.一抹晨曦正在浮起。法国巨型客轮“大西洋”号,正行驶在这微风、菏雾和晨曦之中。
值班军官、助理航海长萨凯悌在甲板上挺步巡逻。一位高个子的青年服务员正在专心打扫一等舱的主客厅,一股异乎寻常的灰尘从油漆覆盖的甲板上扬起。萨凯悌走到服务员面前,大声训斥:“托比耶斯,你怎么啦,到现在还没学会扫地!你看,到处都是灰尘!”
托比耶斯惊慌地抬起头,看看四周,又用鼻子嗅了嗅,说:“请原谅,先生,这不是灰尘,而是烟,难道你没闻到吗?”
值班军官深深吸了口气,果然是烟!两人急忙跑出客厅,转到右舷宽敞的走廊里,发现烟是从两间堆放垫子和地毯的一等舱的门缝里冒出来的。门上了锁,萨凯悌用力踢门,却没有踢开,就急忙启动自动报警器,刺耳的报警声骤然响彻英吉利海空。
“我去找船长,你快去取钥匙吧!”萨凯悌说完就转身向上甲板奔去。他关闭了舰桥上的通风系统,打开了自动防火器,向船长报告了火警。船长索弗斯急忙跑到报务室,命令报务员向公司报告火警。
大副加斯顿闻讯后,立即在几分钟之内组织了一支消防队,奔向起火处。此时,浓烟已经转为熊熊烈火,向四周蔓延开来,贪婪地吞没着它所接触到的一切。热浪向人们扑来,抢险队员们无法接近不断喷火的船舱了。
“大西洋”号配备有完善的消防器材,共有四只灭火水泵,还有许多二氧化碳灭火机,但惊慌失措的军官们并没有及时指挥船员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灭火工具。
托比耶斯虽然把钥匙送来了,但烟火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整个通道,人们无法过去了。这时,海面上又刮起了大风,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无情的烈焰像火龙一样不断在扩展、翻腾和跳跃。
索弗斯船长赶到甲板上,看到如此严重的火情,深感刚才发出的电报没把灾情的严重性报告给公司。单靠船上的力量已无法扑灭大火了,应当赶快发报,向外界求救。他避开火焰,再度返回报务室。就在他走进电梯时,船上的灯突然间全部熄灭了。漆黑的过道里弥漫着浓烈的烟雾,刺激得人们无法睁眼。船长只好紧闭双眼,在过道里摸索着前进。当他来到报务室时,已经头晕目眩了,他沉重地摔倒在地上,只来得及喊一声:“快发SOS!”就失去了知觉。
“SOS,‘大西洋’号遇难!SOS,‘大西洋’号遇难!北纬……”随着报务员手指机械的跳动,电波飞向了辽阔的海空。瑟堡收到了信号,布勒斯特收到了信号,他们又立即以更加强大的功率把“大西洋”号呼救的信号转发出去,英国“佛尔特·卡斯尔”号、德国“鲁尔”号和“阿列格洛”号等船立即起航前去救援。
此时,“大西洋”号上的警报还在凄厉地啸叫着,二百二十九名船员和四百余名乘客被这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惊醒了。
人们在慌乱中匆忙穿上衣服,向外跑去,但他们刚一走出船舱,就被烟与火的可怕景象惊呆了,许多人不得不退回到船舱里。轮机长赛恩西尔冲进烟雾之中,向前猛跑,却被横卧在走廊里的加斯顿大副绊倒了。他把大副背回自己的船舱,几分钟后,他就听到了火舌升空时发出的可怕呼啸声,一股热浪随即冲进船舱,熊熊的烈焰把门封住了,他只好背着大副从高出海面十八米的舷窗爬出去。
一阵海风把索弗斯船长从昏迷中吹醒。他从甲板上爬起来,看到烈焰无情地舔着救生艇的船舷,几十年的海上经验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救火已经没有用了,于是他就组织船员和乘客立即离船。但他在慌乱之中忘记了机舱,而机舱里的人们又根本不知道船上发生了火灾。所以,当船长下令减速,把救生艇放到海面上时,值班机械师和马达工都感到很奇怪,以为船已抵达多佛尔了呢。随后,机舱同舰桥的联系就中断了,他们这才知道船上起了大火。
机舱里顿时一片混乱,人们失神地寻找着通往上甲板的通路,但所有的出口都被大火封住了,十九位工人和技师只好裹着浸湿了的被单和大衣,冲进火海之中。他们得通过很长的过道和走廊,还得爬过好几层舷梯。就这样,他们无一幸免,统统倒毙在火海之中了。
这时,海面上出现了救援船只,身陷火海的人们高兴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手慌乱地在胸前划着十字。第一条救生艇放下去了,但第二条救生艇的船头索却被大火烧断了,小艇失去了平衡,只能垂直地吊在船舷旁。海员们慌乱地把木筏扔到海里。而此时的“大西洋”号,九层甲板都在燃烧,船上的一切,从船舱、客厅、走廊到模仿巴黎著名大街上开设的高级商店和沙龙,都在熊熊燃烧着。
最早赶来的救援船是蘅兰的“阿希列斯”号,接着是德国“鲁尔”号和“阿列格洛”号,还有英国的“佛尔特·卡斯尔”号。由于海风大作,“大西洋”号的烈火喷向四周,救生艇无法靠近难船,只能在百米之外不停地打转。
为了逃命,船医儒列梅第一个跳到海中,其他人也跟着纷纷跳海,向救生艇游去。索弗斯船长噙着内疚和痛苦的泪花,最后一个离船,跳入海中此时,大西洋”号正以三节的速度驶向英国海岸。
第二天黎明前,还在燃烧的“大西洋”号已漂到离英国威地岛只有二海里的海面上。岛上几千名居民挤在岸边的峭壁上,观看着这一幕催人泪下的海上悲剧。
英国海军部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大西洋”号一旦靠近英国海岸后将引起的后果。与会者认为,如果“大西洋”号仍沿现在的方向漂移,那么索林吉港中的许多船只将会遭难,成为“大西洋”号的殉葬品。于是会议一致决定对“大西洋”号采取果断措施,并立即向法国提出了断然要求,要求法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不让“大西洋”号继续在英国海岸漂流,否则法国将承担一切后果。
为了避免引起国际争端,法国政府决定派出辅助巡洋舰“波曼克斯”号前去击沉“大西洋”号。“波曼克斯”号以最高的速度行驶,接近了“大西洋”号。舰长安都昂神情严肃地站在舰桥上,准备下令炮击。但正在这时,风突然改变了方向,“大西洋”号离开了英国海岸,向大西洋漂去,用不着炮击了。
看来,“大西洋”号的悲剧到此应该结束了,但事实并不如此。
“大西洋”号长227米,宽30米,排水量42000吨,四台涡轮机的总功率达45000马力,在当时居法国第三位,世界第十二位。尽管它烧毁了。但它那庞大的钢铁船体对拆船公司来说仍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所以,当“大西洋”号升起了不祥之火后,各国航运界都在密切地注视着它的动向。当它漂离英国海岸后不久,六艘拖曳船和救护船就朝它全速驶来,一场争夺“大西洋”号残体的搏斗开始了。
最先赶来的是荷兰拖曳船“维金·齐耶”号、“洛吉·齐耶”号和“劳维尔·齐耶”号。它们围着“大西洋”号转了好几个圈子,仔细察看劫后残存的船体,盘算怎样上船。但残船散发出的热量却迫使他们后退,一直到第二天早晨,荷兰人还无法把猎物弄到手。这时,三条法国船、一条英国船和一条德国船也赶到了,八条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荷兰“洛吉·齐耶”号不顾危险,靠近了船体发烫的“大西洋”号,把系船索抛到烧得一无所有的甲板上,以表示“大西洋”号归他们所有。
法国船“依莱扎”号见状,也立即驶近残船,用高压承龙向还在冒烟的客轮喷水,表示自己正在救火。另两条法国船“米诺塔佛尔”号和“阿贝依尔24”号也驶近火船,把系船索抛到它的甲披上,几名水手攀着吊索登上了甲板。
下午一时正,荷兰人和英国人发现,还在燃烧的旗杆上竟飘着法国的三色旗,二条又粗又长的钢索把残船同那两条法国船连接了起来。
拖曳海上猎获物的战斗开始了,法国和荷兰的船只分别把“大西洋”号向自己的方向拉。法国巡洋舰立即升起了信号旗,对荷兰人的行动提出严重的抗议。荷兰人根本不把法国人的抗议放在眼里,“洛吉·齐耶”号开足马力,全速从“大西洋”号和两艘法国拖曳船之间穿过,用强有力的螺旋桨把两根钢索切断了。
法国救护船“阿贝依尔24”号也以牙还牙,高速向“大西洋”号和荷兰船之间的钢索冲去,准备以同样的方法把钢索切断。荷兰船见状,全速后退,法国人的企图落空了。另一条法国船“依莱扎”号立即鸣着汽笛冲向荷兰船,切断了它的一根钢索,但它也不幸撞上了“大西洋"号,损伤严重,不得不返回瑟堡。
1月5日二十一点,获救的索弗斯船长衣冠楚楚,在十五名船员的陪同下,又登上了“大西洋”号。他看到荷兰水手正忙着把德国救护船“沙姆松”号的拖曳索固定在缆柱上,不禁大声抗议道:“这是我们法国的船,谁允许你们登上我们的船,又是谁允许你们拖曳的?”但对方回答他的,却是一片讽刺与挖苦声。
德国船长站在船头上冷笑着说:“尊敬的法国船长,贵船不幸遇难,我们深表同情。根据国际海难法的规定,不分国籍,任何人、任何船都应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伸出救援之手,您连这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吗?”
无可奈何的索弗斯船长只好向法国巡洋舰求援,巡洋舰向德国船冲去,一阵猛烈的金属撞击声中,拖曳索被截断了。可是另一艘法国船“阿贝依尔”号却撞上了“大西洋”号,一位海员的双脚受伤了。
这场无休止的争夺,使得救援工作无法进行。最后,各国船长只好开了一个会,决定停止争斗,采取联合行动,于是,“大西洋”号就在各国拖曳船和救护船的护拥下,于一月七日来到了瑟堡港。
早已等候在码头上的保险公司检察人员立即登船检查。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劫后的惨象:九层甲板上的所有船舱都烧光了,吃水线以上的金属饭布满了高热蚀成的洞孔,主厅全部塌毁。人们发现了十二具尸体,但只有二具还勉强能认出原来的脸庞。
第二天,法国塞纳省的商业法院组织了一个侦察委员会,调查火灾起因,并调解保险公司同各国抢救和拖曳船之间的争执。委员会中的火灾专家整天呆在“大西洋"号上,用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检查每一个角落,但他们却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正为赔偿一事同“大西洋”号的船主进行着艰苦的谈判。船主坚持要按规定赔偿三亿五千万法郎,而保险公司却以火因不明为借口,拒绝赔偿这么多。最后由法院裁决,保险公司赔偿一亿七千万法郎。
随后,保险公司派人仔细检查了该船,全面分析了火灾的全过程,又考虑到世界航运界的状况,断言“大西洋”号是船主精心策划的一场纵火案,舆论界为此大哗。
人们不禁要问,船主为什么要把如此豪华的海上巨轮“大西洋”号付之一炬呢?
保险公司解释说,不应光从起火之夜,而应从更早的年月,从全世界整个航运界的情况去寻找答案。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就展开了欧美航线的剧烈竞争。当时,英、德、意三国居于领先地位,因为英国拥有二万二千吨的豪华客轮“阿列肯塔”号和“阿斯塔列士”号,德国拥有二万七千吨的“卡普安康”号,意大利拥有三万零四百吨的“阿乌古斯多史”号。为了竞争,法国建造了“大西洋”号,结果却一败涂地。“大西洋”号的速度太慢了,它的设计速度是二十一节,但实际却只有十九节,因此,它所招揽的乘客不多,每次航行都亏本。
在“大西洋”号惨遭火灾的最后一次航行中,特等舱和头等舱的四百八十八个席位中,只有几十人乘坐;八十八个铺位的二等舱中,只有五十名乘客;三等舱六百六十二个席位中,也只有三百人。不仅如此,船员也从六百七十人减到二百二十九人。所以,靠大西洋”号根本无法同别国的船只竞争。当时,船速最快的是英国的“马弗里塔尼亚”号、德国的“勃兰孟”号、“欧罗巴”号和意大利的“莱克斯”号。这几条船经常轮流获得象征大西洋航行最高荣誉的“蓝带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船主为了挽救自己的厄运,才精心策划了这场似乎是突发的火灾,以索取巨额赔偿费。
保险公司分析说,策划者选择了乘客最少的一次航行,时间选在黎明之前,而且选在海上风浪大作之时纵火。因为这样火被人发现的可能性最小,即使发现了,面对着一时无法打开的舱门也无能为力。起火的船舱中堆放的是不会自燃的垫子和地毯,纵火者很可能在那里偷偷放上了某种定时燃烧器,并预先在垫子和地毯上浇上了液体燃料,所以火势才如此凶猛。而且,冒出来的烟先是淡灰色,后来才转为黑色,这是有化学物质参与燃烧的证明。
这种观点最终为人们接受了,但“大西洋”号却从此再也不能行驶在海洋上,变成了一堆废铁,被拆毁了。而它的船主却因此而得到了一半赔偿费,用这笔钱又造了一条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三吨、时速为二十五节的客轮“帕斯尔”号。
相关文章
-
苏联对日本女战俘的处理方法,日军至今不愿回忆,而中国人却怒赞
-
印度反思中印战争 为什么输掉了1962年边境战争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选读连载之第十五章节选
-
89岁总统入狱六年后获释,索要千万资产,拒绝出席指控政敌
-
除了苏联和德国,二战前波兰为何得罪另一个邻居?
-
日本为啥总想着脱亚入欧?总想着攀高枝,还不受待见!
-
希特勒最后握手的德国少年兵,后来怎样了?
-
[图文]林彪败逃贺子珍不顾身孕冒死保护毛泽东
-
她15岁嫁给裕仁天皇,接连生了4个公主,差点引发动乱
-
西拉米心眼少,任凭3个女人下跪败坏自己名声,让苏提达趁机打压
-
撤退输掉整个二战,不撤百万主力被全歼,此役德军究竟该咋打?
-
2天票房破8亿,真实的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远比电影要惨烈得多
-
世界罕有兵种,仅有29人,全靠配特种兵保护,无法培养都是天生
-
这座遗址发现凯撒卷轴,上写罗马城是一天建成的,专家说:谣言
-
二战末德军空战王牌请愿扭转战局,希特勒却逼他们赶快战死
-
广东13岁“小汉奸”,给日本当翻译官,日本投降后却成为了英雄
-
历史见证丨日照石臼老灯塔修缮复原完毕恢复原貌
-
老布什去世,在他任内的海湾战争中,美军被萨达姆扇了一巴掌
-
德国塞布鲁克掠影
-
[图文]怛罗斯之战
-
蔡英文演讲批国民党 吴敦义怒呛:李登辉后属你最差
-
征伐这个部落,商人的国家开始建立
-
斑马为何身披黑白条纹?研究发现或为躲避蚊虫叮咬
-
从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一座伟大城市的兴盛与陷落
-
漫长歧视:美国黑人从军简史
-
拳王阿里拒绝服兵役,美国近两百年的征兵制因此被改变
-
被困三年,弹尽粮绝,女子从城上抛下一头猪,敌人看到立马撤军
-
历史上的今天|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托马斯·安德鲁诞辰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这个将军不甘心,带着17个人葬身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