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社会万象 > \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原标题: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封面图

记录新生代创新者的真心话与大冒险,这里是“尺度”栏目,推陈出新才是商业未来的尺度。

流量磁铁,沾上边就能火

最明显的变化出现在近半个月。

本以为他也是原有队伍中的一员,“不是,我离得不远,没事儿就上来看看。”“想加入他们?”“有这个想法。”他们此前并不相识,只是村子相邻,但他还没跟张凯说出口,因为对方太忙了,“能加入就加入,不能加入就拜他为师。”

在张同学上一个“网红飘了”的视频里,大汉已经拥有了一个角色——过路司机。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从左到右:张凯、大汉、红衣小哥、二涛

一个跟张凯沾点儿亲的男士说,自从张同学火了,原本一些不合的朋友、少有来往的亲戚朋友也都来了。还有蹭热度的,“前两天来了一个是叫什么名,他会用两个脚两个手加嘴拿5支笔,同时写不同的字,写得很流畅,这也是绝活,他一直没火。”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来的人太多了,蹲在墙根底下躲清静的张凯

村里出了个“张同学”

最近总是这样,邻居孙大姨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看见进村的车灯晃晃悠悠闪过来,到了晚上张凯还被围坐在炕上给人“讲座”。

孙大姨不懂,“这点事儿算什么玩意,还能火起来?”“你看看那炒菜炖鸡整什么的,这一套咱农村谁不会?”

“你拍过《小姨多鹤》吗?”

“你跟《你好,李焕英》导演是不是同学?”

“你这也被黑粉洗脑了。”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张凯

“你说这孩子也不出去上班,我说实话,这是结婚了,要不媳妇都不好找。”邻居孙大姨看着张凯成天背个三脚架这儿拍那儿拍一年多了,“不务正业”,这是村里人对他们这种不出去正经上班挣钱的大小伙子的定义。

看起来张凯并不在乎,也不是没人开高价请过他帮忙拍摄,但他不想去,“这个事没有走到底,有一天我肯定会后悔。我咬牙我也要坚持到最后,就是非得做出点这个成绩,如果做出点成绩我放弃了,证明我真的没有白做。”

而潜移默化的,这也为张凯此后的拍摄奠定了一些基础。包括《美人鱼》,要“身临其境地看” ,“看这个人物他是运镜走的,还是定拍的,摄像机应该摆在哪个位置。”

去年7月,他回到家乡营口市的建一镇,这里“八山半水分半田”,当镜头在树林里一转,“特别有电影画面那种感觉”,他迷上了。

“这么大一个网红”,全村的希望

沿着岫水线拐进松树村的小轿车一辆接一辆,通往张同学家的那条仅容一车通过的土路,被来往的车轮压得稀巴烂。相比起来,村里其它小道就清净多了,多日前下的雪还没有化冻,走上去都得用力扣住脚趾才不会打滑。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张同学视频中的老宅

张凯也不再是什么不务正业的小伙子了,他成了村民口中“脑瓜好使”的人才和被指望的大网红。“往后咱这不就好过了?这个老穷山沟有什么玩意儿你都卖不出去,你要是有一个这样式儿的人了,大伙儿就能跟着好了”,孙大姨坐在炕头上说。

的确,这些天去周家超市“嘎又”的人都翻了几倍,老板娘每天都会被各种陌生的脸问关于张同学的事。

去村里,活捉「张同学」

人群散去后,二涛正在准备拍摄要用的菜

接下来该如何将这波互联网红利吞下?现在,“大网红”张同学和他身边的那些人都在琢磨着。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