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有功”中原突围,巧施旋风战术,毛主席亲自指示授其中将
1955年,全军授衔。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军区拟报他为少将军衔。请示送至毛泽东处,毛泽东指示:“皮有功,少晋中。”于是,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什么功劳让毛泽东主席如此赞赏,青睐有加呢?故事要从解放战争前夕的中原战场说起。
临危受命
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热切期望和平。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诚意,从八个根据地撤出武装力量。蒋介石则以谈判为幌子,目的是争取时间,加紧部署内战。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中原军区。蒋介石认为,控制中原,就可以将华东、华北、东北的人民武装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采取了极为高明的对策,一方面揭露敌人的阴谋,一方面不动声色,秘密加强反击的战斗准备。
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
1946年6月24日下午,一道加急命令把年仅32岁的一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召到50里之外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部。“这是中央的指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王树声把一份电报递给他们。电报是毛泽东亲自发来的,内容是:“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原来,根据情报,蒋介石已下令于6月26日向我中原部队发动总攻。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歼阴谋,根据中央指示,中原军区决定主力突围到陕甘宁边区,留下一旅作掩护,牵制并吸引敌人,掩护主力突围。在完成任务后,自己选定突围方向。
由这支有独立作战经验的部队担任全纵队的突围掩护重任,显然是经过军区充分考虑的,也是最为合适的。王树声说:“主力今天晚上就开始行动,你们赶快回去布置,要不惜一切代价拖住敌人,使敌人在3天内找不到我们主力的突围方向。等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四双手紧握在一起。皮定均和徐子荣别无它言:“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在送两个人往外走时,王树声眼看着别处,似乎不大经意地低声交代说:“旅的几个领导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衣。”
皮定均将军
制定方案
回到旅部,已是25日凌晨。在情况万分紧急中,皮定均、徐子荣立即召开旅党委会议。皮定均传达了任务,他充满信心要把任务完成好。徐子荣说,任务是艰险的,也是光荣的。会上,对形势、任务、困难和利弊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对策。决定把狙击任务交给一团二团。依托工事。利用丘陵、山沟、田埂、河道等有利地形,节节抗击,顶住东面的敌人,拖住南北两翼之敌,为主力突围赢得3天时间。3天之后主力越过平汉路,一旅背后失去依托,将四面受敌,那时该怎么办?
西去追赶主力。但这样一来势必把敌人全部引向西南,对主力和自已都极端不利。向西北突围,打回豫西老根据地。但它的方向与第一议案太接近了。向南,是浩浩长江天险。以一支孤军要突破它简直是不可能的。向东北或者向北,眼下正是梅雨季节,黄淮平原和纵横交错的河流,水深流急,要继续渡河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有向东,与主力部队背道而驰,才能把更多的敌人吸引过来,更好地掩护主力。这样一来无异于孤军跳入虎口,钻入敌人经营半年之久、十几万重兵层层防守的铁壁合围之中。但是,这一方案对全局最有利。
“为了掩护主力胜利突围,即使要付出重大牺牲我们也在所不惜!”皮定均坚定地说。
皮定均与毛主席
创造奇迹
6月26日,国民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未来24小时内将发生惊人的奇迹。他们说对了,可惜,奇迹不是发生在他们这边,而是发生在中原军区部队。他们突出了蒋军的合围!
这一天,皮旅主阵地上腾起了第一股浓烟。敌人的疯狂进攻开始了。此时,中原军区部队主力已分别突围。而东面的十几万敌人却按兵不动,他们被皮定均迷惑住了。他组织部队大摇大摆向东运动,晚上又悄悄撤下来,造成我军主力向东突围的假象。真的主力向西突围了,敌人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以为那是佯动。敌人严阵以待观望了两天,给主力和皮旅争取了两天宝贵时间。
面对十几倍敌人的猛烈攻击,皮旅进行了顽强的抗击,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整个上午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敌人潮水般涌上来,我军吼叫着冲下去。可是我们的反击部队刚一上山,敌人后脚又粘上来。敌人死死咬住不放这一支孤军。皮定均眉毛拧成一个疙瘩。时近中午,突然出现转机。天空中电闪雷鸣,风雨大作。罕见的狂风暴雨使整个世界变成一片混沌,几米之外难分你我。
皮定均苦思不得千载难逢的机遇意外地来临了。毫不犹豫!果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是一位军事指挥者的天才。皮定均下令:“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然后撤回来。前面留一个营。”
狂风暴雨中滚动着冲锋的号声、枪声、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这一切似乎都是一瞬间的事。半个小时过后,厮杀的战场突然归于宁静。我们的战士,依照命令撤了。撤到哪里去,他们还不知道。
毛主席亲自指示:“皮有功,少晋中。”
天将亮时,皮定均把他的队伍带到了刘家冲。一个仅有6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座落在离两条大公路咫尺之遥的大山坳里。而且它就在一旅驻地白雀园的鼻子底下。部队转了一夜,差几里路就回到驻地了。
皮定均这一招是谁也想不到的。在这里守了若干天的一小队敌军昨天刚刚撤走,因为仗打起来了,他们认为这个小小的山坳实在没有什么价值。这时7000人满满登登地挤满了刘家冲仅有的房屋和山坡树林,隐蔽不动,原地休息,看着公路上追敌轰轰地一队又一队一车又一车从眼皮下面赶过去。
28日凌晨,皮旅7000人马来到潢麻公路上。皮定均下令:“跑步通过!”前面是河南和湖北交界的小界岭,两省间的交通要道。敌人经营了数月之久的第一道封锁线,而这时成了一座空山——守敌都去“追”皮旅去了。皮旅顺利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
指战员们在大别山中向东急进。6月30日深夜,进至大别山腹地大牛山,连续冒雨行军,十分疲劳,却又和敌72军相遇。一番激战之后,部队突过大牛山。此时已是7月1日凌晨,他们用胜利来庆祝党的生日。为摆脱敌人,部队冒大雨急行军,7月4日到达吴家店。经过短暂休整,7日继续东进。7月10日,皮旅经过告别大别山的最后的殊死一战——青风岭之战,把千里大别山甩在身后。部队一刻也没有停留,当天夜里先敌到达磨子潭。11日,敌人一个团赶到,部队分兵反击,使得敌人退缩。跨过磨子潭,便是一马平川的皖中平原。
皮定均决心5昼夜急行军,飞越皖中平原。在敌人还来及反应、完不成层层包围的兵力部署时,皮旅5昼夜连续行军,不停顿,不宿营,飞越700里!这就是皮定均的“旋风战术”。背包丢了,7000个背包,丢了整整一山沟。文件烧了,老马和伤病员精减了。部队出发了。
绝对是一场生命的争夺战。许多人一面走路一面睡觉,一不留神就掉到了水田里。有的猛地醒来一摸前面没人,便赶紧追上去,结果把前头的人撞个跟头。骑在马上的扑通扑通往下掉;脚,直走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第5天下午,皮旅终于跨过了津浦铁路,进入解放区。跨越铁路的最后一战更为激烈。敌人的装甲列车派上了用场,与碉堡火力交叉射击,沿线敌人兵分5路,倾巢出动。千里突围的最后一仗。皮定均下了他整个突围途中最痛快的一道命令:“把炮弹、子弹全部打光,一发也不留!”
7月20日,皮旅到达华中军区所属的盱眙地区,华中军区邓子恢、滕代远等领导人得知他们还有5000余人,十分兴奋,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中原突围,史之绝笔!突围胜利的消息传开,各方振奋。1946年8月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头条新闻:《突破蒋军包围追击中原东进我军一部胜利抵达苏皖边区》。文章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从此,皮旅的名声传遍各解放区,连毛泽东也盛赞皮旅。于是,在10年之后全军授衔时,毛泽东指示“皮有功,少晋中”。△
版权声明:本文刊于《军事文摘》杂志。作者:耀亮。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自《军事文摘》”。
相关文章
-
江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江西九江/重庆(古代行政区划)
-
商鞅变法的影响
-
为何伤亡4000人,也要堵住第九兵团?驻印军、张学良卫队都在里面
-
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晚上一起睡吗?不是(但是非常讲究)
-
党史小知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古代的“快递”行业有多恐怖?睡觉三不离身!
-
日本东芝事件: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却害了美国海军
-
唐代诗人圈的两大渣男:一位写下最美情诗,一位写下最美失恋诗
-
建国后,这位开国少将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遍布全国各个角落
-
“宁住缺角屋,不住破脑房”是什么意思?老祖宗的智慧,有啥道理
-
一篇文章价值350万?从这个人手中写出来的文字,真的是一字千金
-
《水浒传》中的神来之笔——扈三娘就是封建社会成功女性的缩影
-
网上经常有人质疑黄继光和邱少云,我们该如何回怼
-
尹相杰都快50了,咋还不结婚?其实,和于文华还真有一点关系
-
大公司病(太形象了)
-
历史上同时存在的许多国家地区和民族,你们是如何区别中外的?
-
浅析广德青铜句鑃
-
汉代政府“打拐”趣闻:斩首还要分尸
-
湖南有个长寿镇,走出两位开国中将,一位活一百岁,一位活101岁
-
高山杉︱石滨纯太郎论文旧译二种——兼说王静如佚文
-
古代官员怎么“提案”? 朝局历史档案解密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被盗 秦始皇帝陵暗藏什么玄机
-
皇帝赐10车肉,霍去病放臭了扔掉也不给士兵吃,事后才知他多高明
-
台湾民众登长城感慨: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一分子
-
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集团哪个的实力更强一些?答案出你意料
-
怀旧影像:探访民国时期的陪都重庆
-
他曾因轰炸被埋在地下,靠两只苍蝇逃出生天,后一辈子没拍过苍蝇
-
关节炎?带你了解一下古代最早的养生治疗
-
鲐背之年是指多少岁?九十岁(指老人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