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者靠平台优质还是个人奋斗?腾讯和头条有不同看法
刚刚用750亿美元高价逆势融了一笔钱的今日头条最近办了场生机大会,广邀各路内容创作者共襄盛举。或者更准确地说,融资是字节跳动融的,而这场酒席才是以“今日头条”的名义办的。直到昨天,行业突然发现,今日头条的CEO已经不是创始人张一鸣了,产品经理出身的陈林接过了CEO一职,向张一鸣汇报。
在生机大会上,刚刚履新的陈林代表今日头条宣布,未来一年,今日头条将启动平台生态升级。一是深耕粉丝生态,帮助优质创作者更好地变现;二是推出小程序,引入更多平台生态建设者;三是开放技术模型,和平台一起提高生态标准,分别从创作者、开发者和技术手段等入手,完成整个升级,从而建立一个更优质、更健康的内容平台生态。
对今日头条来收,内容创作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准,单一维度的KPI或许已经完成,接下来要进行整体的生态升级。
但在正面官宣的背后,这场生机大会又引起了另一段明争暗斗。腾讯和今日头条,在年初以来持续至今的“头腾大战”背景下,又开始争抢无数的内容创作者。更确切地说,这种冲突一直存在,而现在被推到了台前。此前,很多内容创作者或许还在两边押注,同时运营自己在微信和头条上的账号。如今,双方平台或许是希望内容创作者们倾斜精力,作出选择。
11月17日下午,腾讯一名公关负责人在朋友圈率先发出疑问:
诚心请教:有什么你喜欢的内容创作者,是诞生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上的?
二十分钟后,今日头条方面的公关负责人立刻隔空回应:
关于诞生,头条平台上“诞生”过很多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比如李永乐老师。李永乐老师帮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并对以后教儿子做人,多了一些信心。但我觉得,一个平台狂妄自大到各种程度,才会产生“某某作者诞生在自己平台上”的自我认识。因为,即使没有头条,李老师也是一个伟大的老师。平台不重要,不是温室,不是花盆,不是你家的一亩三分田。你恰好是一个路口,恰好人多,恰好一批学者路过这个路口,然后你觉得人家就“诞生”在这个路口。多二,多霸道啊。事情就是这样。
随后,针对这两段争议,在聚集了“中国微信500强”的微信群了,许多内容创业者纷纷表态“头条说的真好,但我站微信。”
撇开腾讯和头条双方各自的立场和既得利益者的站队,这次“头腾大战”背景下的小冲突其实可以总结成一个内容创业者一直在关心的话题:在这个时代,内容更重要还是渠道更重要?内容为王还是流量为王?
不可否认,从过去二十年中国技术发展的经验来看,每当一个时代与下一个时代新旧更替的时候,渠道或者说平台的作用是可以碾压内容的。
BBS、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每个时代和平台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平台原生内容创作者。从方舟子到韩寒到咪蒙,他们有的写政论、时评,有的写技术、科学,也有的写星座、美食、情感。当新的平台出现之前,这些人可以说空有一身本事,却不为人知或极为小众;但新平台一经出现,他们就很容易出现在公共舆论场里。
如果把这些人统一装到“内容创作者”这个筐里的话,他们的观点影响广泛,他们的粉丝遍布互联网。与此同时,他们的商业价值也随着受众注意力的集中而水涨船高。
即便有的人会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没在这个平台冒出来,也会在别的地方功成名就。这话有几分道理,因为一个注定成为巨无霸的平台,早期总是会有红利的,也总是会去捧那些早早入驻的内容创作者。后来者如果不是有惊世之才或能另辟蹊径,一般就很难再在一个成熟的平台成功。但话说回来,内容创作这个行业跟其它战场也没什么区别,一将功成万骨枯,更多的人则成了炮灰。
然而,历史进程和个人奋斗在不同时代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
假如我们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时代,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没那么大,更多的都是小修小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你的内容是否比别人更优质,就成了获得商业和世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更考验人的则是对所处时代的判断。比如,微信公众号刚推出的时候,有多少机构媒体认为,这种形式不适合阅读,从而没有在早期及时开通运营公众号,失去了一天推三条和躺着捡粉丝的机会?一些没有包袱的个人则迅速入驻,抓住红利,发展壮大,从小打小闹成长为有相当体量的公司。过了几年,除非你有官办身份,或者有别人都不知道的独门运营武器,否则就是很悲哀地无法翻身。
这种案例一再上演。当然,每当一个新的平台出现,除了官方例行需要自卖自夸之外,早期入驻者也会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也会全力帮助平台成长。只有海量的后来者涌入的时候,平台的生态才能升级,早期的门票才有价值。否则,早期内容创作者为新平台投入的金钱、时间、精力,就全成了沉没成本。而平台失败的概率显然比成功要高得多。
回到腾讯和头条之争上来。首先,现阶段的头条反哺给内容创作者的利益确实还没有微信多,但微信也有危机感。站在腾讯的立场,当然要打击头条,去告诉内容创作者,你把精力投在头条的风险太大,成功概率低;头条则在抵抗这种言说,要劝内容创作者们,只要你的内容够优质,来头条就一定能成功。而对于内容创作来说,这件事上需要的关键判断就在于,你相不相信今日头条是下一代内容生产的主要平台。
腾讯和头条确实是在争抢内容创作者。
因为除非技术和产品上有彻底迭代,一般来说,平台的成功与内容创作者的成功就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微信500强群里的人旗帜鲜明表态支持微信的原因。头条代表的算法推荐模式与微信公众号的社交推荐模式,当然还没到移动替代PC那种时代巨大更迭的程度,但头条所带来的威胁,也已经足够让腾讯感到此前没有过的紧张了。
相关文章
-
如果将小米手机印度被抢拍成广告会成为小米的"代表作"吗?
-
寄生大师!几种有“超能力”的动植物,就喜欢靠其他生命体生活
-
微信“出海”助国人出游,“无国界”服务大有可为
-
腾讯音乐财报背后:音乐付费时代真的到来?
-
什么情况?苹果干掉搜狗讯飞两大输入法,华为三星紧随其后
-
从产品到品牌,你只懂消费者洞察?
-
8点1氪 | 特斯拉增加新独立董事以监督马斯克;扎克伯格改变“Facebook的DNA”;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辞职
-
豪赌《流浪地球》票房高分成,难掩北京文化复杂“AB面”境遇
-
又一个电商巨头倒下,创始人北大毕业,曾是马云刘强东的最强对手
-
广东时代传媒总经理孙波:传媒人要放慢脚步,等待灵魂
-
马化腾评“露露事件”:说得很好,值得团队警醒;菜鸟网络全面进入“刷脸取件”时代|早八点档
-
苹果发新款Beats无线耳机,售1888元;刘强东旗下公司回应章泽天卸任董事;ofo否认破产传闻
-
深度资讯 | 下调营收预期后一天蒸发560亿美元,还有办法阻止苹果落下吗?
-
收割下沉市场,还是要克制一些
-
百度回应违规投产医疗器械;苹果前高管涉嫌内幕交易;传滴滴2018年亏损109亿
-
科技带给生活的简单与复杂
-
第一次写小说,经常卡文
-
硅谷用人口诀:招人要慢,裁人要快
-
李开复:制定年度目标的5个关键
-
传音控股上市在即却遭华为起诉侵权
-
马斯克:Autopilot将与3月18日恢复原价,此前降价是个错误
-
微聚焦|致敬抗疫英雄“红领巾”在行动
-
开源软件脱险!Linux硬核回应美实体清单:已开源软件属于全人类,不受制于EAR
-
电商不行、新零售也玩不转,宜家中国怎么了?
-
十六出海说来讲解WhatsApp云控的特点和用法
-
黄爱玲老师生活常识:Switch销量创历史新高
-
腾讯正努力成为一台后驱车
-
机器学习太讨厌!细数ML五大罪,引发网友大讨论
-
蚂蚁金服新成立信用评估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