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元帅已看出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为何德军最后还是失败了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西线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代号为“霸王行动”。这次行动总计让三百万盟军士兵穿越英吉利海峡,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直接改变了二战的走势。
(诺曼底登陆剧照)
当时,盟军想要穿过英吉利海峡从法国登陆,只有两个比较适合的登陆点:一个是诺曼底,另一个是加来。其他地区由于地理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不适合士兵登陆。
从历史上来看,加来一直就是船只穿越英吉利海峡后登陆法国的首选地。但盟军指挥部在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最终选择了在诺曼底登陆。
为了减少德军在诺曼底的防御力量,盟军声东击西,制造出要重点进攻加来的样子。
他们不仅在内部搞了一个假的第一集团军群,还将巴顿任命为司令,并且有意无意地让德军截获己方电报,甚至还“不小心”流出重要作战会议报告,连一般士兵都被蒙在鼓里。
德军在研究了这些情报后,决定将防御重心放在加来。
(巴顿将军旧照)
那么,德国军队是否看出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呢?他们为何没能守得住呢?
第一,德军无法抽调更多军队。
德国军中就真的没有人看穿盟军的烟雾弹吗?并非如此。但就算这样,依然无法改变结果。
德国西线防御指挥官是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尔。虽然种种情报显示,盟军会在加来抢滩登陆。但隆美尔却始终觉得不太对劲,为此,他曾向希特勒申请过,调动更多部队在诺曼底布防。
但由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德军在东线节节败退,开始被苏联人大反攻。希特勒早已经焦头烂额,因此他从一开始就拒绝了隆美尔,并希望他能用伟大的精神,带领部队克服消极因素,全力争胜。
隆美尔在诺曼底登陆行动发起当日身在柏林。有一种说法是他为了回去给妻子过生日。但实际上,隆美尔是去当面请求希特勒调兵布防,虽然他自己也很清楚东线的战事很不乐观。
(隆美尔和希特勒)
第二,德国的防御工事还未完成。
早在1943年,隆美尔就已经开始着手改造大西洋壁垒,诺曼底也是属于大西洋壁垒的一部分。而改造壁垒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盟军在法国的登陆行动。
假如大西洋壁垒真的完工,那么它的防御能力将会相当惊人。除了碉堡,地雷,反步兵铁丝网等常规防御工事,防空阵地和反坦克壕更是应有尽有。大西洋壁垒一旦完工,盟军的登陆行动将会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但可惜的是,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不仅大西洋壁垒没有完工,而且设计图还被法国特工偷了。盟军对大西洋壁垒的布防情况了如指掌,这也是他们选择在诺曼底登陆的一个重要因素。
(毫无招架之力的德军)
第三,制空权的全面压制。
由于德国深陷苏德战场的泥潭,德国绝大部分的空中力量都用在了和苏联飞机的对轰上。
本来德国空军在与英国的不列颠空战中,就已经遭到重大打击,剩余的精英又被抽调到了苏联战场上。因此,在西线的战场上,德国只有不足1000架飞机,而且多数是破败的飞机,真正有用的,也就300多架。
而盟军方面,英国皇家空军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早已经恢复状态。再加上美国恐怖的空中支援,盟军在登陆期间出动的飞机,据史料记载,有10000架以上。这完全是不平衡的战斗,在盟军猛烈的空中炮火中,德军根本就没有任何还手的力量。
总而言之,德军即使知道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毕竟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想要阻击盟军,也是有心无力了。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相关文章
-
《大决战》启播!再现人民战争辉煌史诗
-
古印度的先进文明摩亨佐-达罗,下水道、浴场、熔炉、学校和舞女
-
[图文]卢沟桥事变历史不能失忆 发掘并传扬历史的真相
-
为什么有人说珍珠港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苏联,苏联究竟做了什么?
-
731部队受害者被日公埋尸灭迹
-
苏提达照搬诗丽吉服装,还原婆婆50年前穿搭,摇纸扇的姿势都一样
-
武当最长寿的道姑,100多岁出现“返老还童”,长出新牙和黑头发
-
老照片揭示1976年唐山大地震真实影像
-
徐福东渡后,成为了第一代日本天皇?专家找到石锤
-
陆介政:鳞次栉比
-
[图文]越共传奇特工双面人生:曾向四方提供情报
-
艺术品里的历史:象征拜占庭建筑艺术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
【今日历史】12月8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中国基本的地势知识,你知道多少?
-
【面孔·乡村振兴】变废为宝,古田茶山里的创业路
-
【旗县区动态】致敬“最可爱的人”,回忆那段血与火的时代——陈巴尔虎旗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抗美援朝老战士纪录片
-
彼得大帝曾建都圣彼得堡,为何205年后又迁回了莫斯科?
-
赫鲁晓夫对苏联有什么贡献?
-
德国VS美国:美国厉害的武器有哪些?德国跨越大西洋能雷霆一击?
-
非洲魔头阿明,乌干达的末代独裁者,他到底有多残暴?
-
人类还在进化吗?
-
《风起洛阳》东川王喜欢武思月吗?东川王和武思月有什么关系
-
美国本土传来一声巨响,新弹头试验十分理想:向全球发出警告
-
元末枭雄陈友谅,如果当时没有朱元璋,得天下的可能就是他
-
德国与马(下)
-
沙特承认记者死亡后,特朗普的表态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
一起出发!寻访《长津湖》身边的英雄!
-
民国才子李叔同,遭遇“伤情”选择出家,后世如何对他感念至今?
-
美公布越战绝密文件 假情报导致战争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