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北宋活字印刷残页比韩国宣称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原标题:北宋活字印刷残页比韩国宣称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北宋活字印刷残页比韩国宣称最早印刷品早100多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温州博物馆白象塔出土文物展厅里面展出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看似十分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严重的文物,它就是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它曾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并有众多权威专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

前世传说

活字印刷残页可辨认166个字

这件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宽13厘米,残高左8.5厘米、右10.5厘米,是1965年从白象塔第二层第三面墙壁中出土的。虽然纸色已发黄,但质地坚韧柔软,纤维细长,颇似棉纸。1987年,温州市文物部门在整理撰写塔中出土的北宋文物报告时,发觉它与同塔出土的宋版印经相比,存在不同之处,显得有些特殊。经反复研究,专家初步断定它是北宋活字印刷品。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该件活字印刷残页上的内容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至第九观部分,字体是宋代流行的宋体字,可以辨认的字共计166个。并且,经过众多专家的研究,认为其存在四方面活字印刷品的特征。

其一,字径较小,字间距很小,密密麻麻、回旋环绕排列,有的几乎首尾相插,如将“一一”印成“=”,将“十一”印成“土”等;行距不一样,大致呈中间疏、两边密的状态,犹如佛像袈裟悬垂的衣纹。

其二,字形拙劣粗率,长短大小不一,笔画粗细不均,还有笔画变形的状况,即使是同一个字,也有大小粗细的变化,还有刻法的不同,显示出可能是不同师傅刻字的结果。

其三,在有的行列的回旋转折处出现倒字现象,如“皆以杂色金刚”的“色”字横卧;有漏字现象,如第六观中,“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句,脱漏“其楼”二字,“此想成己,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句,脱漏“名”字;有的句子中间出现一个或三个“○”号,如“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这些都有可能是排字时有意为之或者疏忽。

其四,纸面可见到字迹有轻微凹陷,墨色浓淡不一。

或是存世最早活字印刷品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印刷术主要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自唐五代时期步入了推广行用阶段,此后历经三个世纪左右的持续发展,至北宋出现活字印刷。宋体字是一种字体大小一致,笔画粗细匀称的字体,它的出现与运用为古代印刷(包括活字印刷)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

伍显军介绍,根据相关研究,宋代温州雕版印刷业兴盛,刻印书籍数量多、质量高、流传广。如今,温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保存较多温州佛塔出土的宋代佛经,多是刻印书籍。1994年龙湾区皇岙国安寺千佛塔出土的《蚕母》彩色版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套色版画。而正是因为温州雕版印刷业的兴盛,为后来的活字印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伍显军表示,目前,有专家对于该残页是否为活字印刷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认为是活字印刷,有认为是活字捺印,有认为是佛经版画。但是,他认为,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佛教信徒虔诚地采用活字印刷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还是偏向于认为这是活字印刷品。并且,如果认定该残页采用的是活字印刷品,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2014年,韩国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宣传片提出了“韩国人发明活字印刷”观点。听此新闻,温州博物馆向媒体出示了这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它比韩国宣称的最早印刷品——1239年印刷的《南明泉和尚颂证道歌》早了一个多世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佛经残页采用的是活字印刷的观点,已为多数专家所认同。

今生故事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最好证明

东源村位于瑞安市平阳坑镇,村里有著名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据当地《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初,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长泰里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术引入编修族(宗)谱事业之中。从此,“梓辑”(对运用木活字负印刷编修的宗谱的一整套工艺的概括性称谓)之艺问世,并历代相承。

据了解,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传承了23代,作为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技艺,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于中国的最好证明,被誉为古代印刷技艺的活化石。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1月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承诺,瑞安市政府对中国活字印刷术首先采取一系列抢救性的保护措施:政府对传承人定期给予经济补助,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引导民间宗族修谱的文化传统,鼓励采用木活字印刷宗谱,让这项遗产继续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中继承下去。

吴魁兆是木活字印刷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他是16岁开始跟随当地木活字印刷大师王朴如学艺,学木活字印刷就是为了做宗谱用的,而他现在每年都会接到做宗谱的活。据他介绍,目前温州共有木活字印刷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2009年,瑞安市成立了活字印刷协会,有从事该行业工作的120人入会。

现在,他每周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到木活字印刷展示馆,向来馆里参观的游客展示和介绍木活字印刷术。

瑞安传承人澳洲“献艺”

由瑞安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文明传承与未来希望——中国木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作品展览,于去年12月3日至12月1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举行。温州市的木活字印刷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钏巧、吴魁兆现场制模、刻字、排版、印刷,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中国古老的印刷技艺和东方文化的魅力。

吴魁兆说,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完整地再现了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刻字、检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二十道工序,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证明。他的家里收藏有10来万个字模,这次去澳大利亚展示,他也带去了1万多个字模。

吴魁兆说,在这次展览会上,他们的现场展示,让许多前来参观的人很惊叹。并且,当地媒体对此次展览会进行网上直播,点击量很高。

除此之外,近年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等多次播放的专题片《深埋的物证》中,也有许多内容涉及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