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国有好几亿人口,为何军队却只有几百万
文/寂寞的红酒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中日两国都进行了全面的战争动员。不过虽然两国都在拼命的爆兵,但中国军队数量始终维持在400-500万,巅峰时期也不过540万,而日本军队数量却高达700多万,军队数量远远超过中国。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战时中国有好几亿人口,为何军队只有几百万,还没有7000多万人口的日本多?
第一,中国虽然人口数量多,但几乎全是朴实的农民。他们既没有受过文化教育,也没有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所以合格的高素质兵员数量远没有日本多。此外,由于当时中国民族意识刚刚开始形成,很多人对抗战的热情并不高,很多人也不愿意参军打仗,更喜欢老老实实种田,所以出现了抓壮丁的现象。1944年,国民政府为了凑足十万高素质的兵员,向全国发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的号召。全国知识青年全都动员起来,最后勉强凑了十万军队前往印度整训,换装美械装备。其实这也是没办法,当时中国老百姓连指南针都不会,更玩不转复杂先进的美式装备。虽然人多,但合格兵员并不多,愿意当兵的也不多。反而是敌后军民,抗战热情高涨,参军打鬼子的民兵非常踊跃。此外,抗战爆发后,中国丢失了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国的产粮区,人口密集地区大部分都被日本占领,剩下的只有贫瘠的西南和西北,所以征兵难度很大,想征集数额庞大的部队非常困难。实际上,当时中国后方的云南、广西、贵州等省份出兵比例并不低,但人口基数小,所以兵员数量相对较少。如果中国在抗战前就开始动员,也许军队数量会暴增不少。
第二,由于长期的战乱,中国国力虚弱,财政一直入不敷出。抗战爆发后,中国财政濒临崩溃,只能依靠借外债和海外华侨捐款进行维持,庞大的军队让中国财政不堪重负,500多万人已经是国民政府和地方财政供养的上限。不是中国不想征召更多的兵员,是实在养不起。实际上,养四五百万军队中国已经吃不消,很多军队不仅缺枪少弹,有的连饭都吃不饱。如果军队再多,中国财政用不了多久就破产了。除非全国军队都能像敌后战场武装力量那样自给自足。如果那样,中国军队起码可以翻一番。当然,那是不现实的,如果都去打游击,中国早就被日本占领了。到时候想打游击就更困难了。
第三,中国缺乏完备有效的动员体制。虽然中国人口有4亿多,但中国缺乏完备的战争动员体制,而且各地各自为政,也无法建立统一完善的动员体制。抗战爆发时,中国的补充兵员仅仅50万,而日军的补充兵员足足有200多万,所以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从100多万猛增到400多万。而中国缺乏足够的后备力量,兵员补充缓慢,不能把中国的人力资源潜力激发出来,所以人口虽然多,但兵员数量和人口数量严重不相称。二战时主要强国的动员比例普遍在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而中国的动员比例连他们一半的一半都达不到,兵员数量自然不够高。当然,这不包括敌后武装,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拥有非常庞大的武装力量,虽然正规军不多,但民兵和游击队数量非常庞大,抗战后期总兵力超过400万。如果加上敌后部队,中国军队数量就多了,总兵力接近1000万,这才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水平。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动员能力也和美苏英等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毕竟8000万人口的德国一家就动员了1700万兵员。如果当时中国拥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动员水平,能够一次性轻松动员几千万兵力,估计日本会被吓破胆。
参考资料:《剑桥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论抗战时期中日问题与国防教育索引》
相关文章
-
当别人问你“贵姓”时,哪几个姓氏不用说免贵也很有礼貌,有你吗?
-
江苏挖出一具红色棺材,距今700年光亮如新,照过X光后专家沉思了
-
他没日没夜的造假证,导致妻离子散,却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
-
大汶口:“鸟负日连山”的刻画符号,为何说像极了太昊族徽?
-
景德镇冷门景点,青山环抱远离嘈杂,展现原生态生活,知道的不多
-
80年前沦陷区里的罪恶,以开会为名抓人,当天下午就砍头
-
夏精才回忆:雁门关大捷之战 百人伤亡毙敌三百
-
1970年代战乱时的柬埔,政府军不愿为朗诺政权卖命纷纷当逃兵
-
蕞尔岛国大陆梦:被日本垂涎已久的天朝上邦!
-
萨达姆为了掌控权力,上台第一次开会就直接枪毙了多少位高官?
-
[图文]间谍第一案揭秘:朱枫因何原因欲吞金自杀
-
三星堆文化“出海”:立足传播生态发力纵深题材
-
“长江口二号”古船今起打捞,八大悬念待解-手机光明网
-
中美俄三国博弈1969年世界核战终未打响
-
日本天皇的病历曝光,难言之隐让他不得不早早下台
-
对越反击战揭秘:解放军英雄连攻占4个高地,歼灭越军68人
-
袁天罡墓距离李淳风仅仅百米,为何李墓一直被盗,袁墓却完好无损
-
王世襄出国游学,身后还背了一把古琴,出海关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你了解吗?
-
靠奴隶撑起的第三帝国经济 数百万人被抓走后有去无回
-
“埋锅造饭”!我军炊事员用上了战场微波炉
-
犹太人永记中国的恩情:二战来华犹太人几乎全部幸存
-
陈永贵墓,台阶数意义特别,晚年按照邓小平意见,给予副总理待遇
-
二战中最惨烈的一仗,日军被歼灭十万人,双方总司令都战死
-
他是日本甲级战犯,但他的孙子极力反对他进入靖国神社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诞辰
-
中国的状元母亲:生一子成状元,改嫁丈夫好友生一子再成状元
-
意大利阿尔卑斯山的冰人
-
明清为什么有人热衷“养瘦马”?此风扬州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