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期宦官不可断文识字的局面是如何改变的?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
明代宦官乱政的局面一度十分严重,但是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际上对于宦官集团的管控十分严格,且命令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政务,从教育途径上切断了宦官参与政事的可能性,那么,这一局面是如何改变的呢?
宣德帝
清政府监修的《明史》有记载:“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明初宦官仅仅是为皇室服务的奴仆,本不可断文识字。顾炎武《日知录》言:“我太祖深惩前代宦寺之弊,命内官不许识字。永乐以后,此令不行。”根本原因在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期间得到了南京内宫中不少宦官的帮助,获悉了很多相关情报,这使得朱棣耳目灵敏,也是后来起兵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永乐帝以后,宦官一度十分活跃,郑和就是其中一例。
明代宦官铜像
到了宣德以后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宣德元年(1426年)七月,宣宗正式设立内书院,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由翰林学士教导宦官研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功课:背书、号书、判仿。名臣钱溥、宋琰、陆深、严嵩、徐显卿等人皆曾任教于此一机构。内书院的学生则是选内官中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学习,自此成为常制。也有学者论证称内书院的诞生应该可以追溯到永乐末期,朱棣在位晚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育机构正式运行。但实际上内书院真正的成立时间并不是最重要的,其真正的历史意义在于,内书院的诞生,宣告了明代最高统治者对于宦官政策的大转折,自洪武以来对宦官严格管束的“祖训”被彻底颠覆。
- 《酌中志》书影
宦官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宦官们的学习情况:“皇城中内有学问,读《四书》、《书经》、《诗经》。看《性理》、《通鉴节李》、《千家诗》、《唐贤三体诗》。习书柬活套,习作对联,再加以《古文真宝》、《古文精粹》,尽之矣。十分聪明有志者,看《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圣学心法》、《纲目》,尽之矣。”此外,《说苑》、《新序》、《五经大全》、《文献通考》、《三国志通俗演义》、《韵府群玉》等书也都是内书院偶尔可以见到的图书。可以见得,内书院的教育并不熟徒具形式,使得宦官集团中相当一部分人拥有了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使得宦官可以阅读奏章了解典章,走上了夺权乱政的道路。
参考资料:
1.刘若愚:酌中志
2.孟森:明史讲义
3.梁绍杰:明代宦官教育机构的名称和初设时间新证
相关文章
-
印度军队在中国境内建立100多个据点 毛泽东大手一劈:扫了他!
-
古代一斤是16两,其中暗藏大智慧,谁敢“缺斤少两”后果很严重
-
盘点全球拍出天价的十大中国文物,每一个都价值连城举世无双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之死:凄凉?风光?
-
历代神仙:实有其人,还是传说?
-
在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
独家观点:论汉奸的三种形态,兼论公知存在的价值。
-
古代夏天没有蚊香,古人如何防止被蚊虫叮咬
-
许世友大战白马关,阻敌七昼夜,胡琏被斩“金刚手”!
-
他们,是雪域高原最美的风景
-
曹操家族:古墓中两颗牙解开曹操身世之谜
-
中国这两大家族,二百年来不允许通婚,保持血统纯正
-
床单上的血迹怎么快速去除?陈旧的血渍去除小窍门
-
史上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是哪几位?白手起家,文韬武略都很厉害
-
朱门酒肉臭的高岗在仕途上为什么能够一帆风顺
-
此生若有幸,只愿能给他们提鞋
-
婚姻不能幸福,其实在结婚前就有预兆,逃不开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4日
-
学党史悟思想︱百年党史天天读生态文明日日讲(8月26日)
-
桃李满天下的华侨教育家(百年侨领(24))
-
“心学”宗师王阳明有什么故事,为何说他是三不朽“完人”?
-
【爱国情奋斗者】为教育“图志”为边疆奉献——追记优秀知识分子典型涂治
-
要离为何要刺庆忌?阖闾派要离刺杀庆忌的原因
-
这名越军特工前来破坏,企图自爆
-
古代为何要有“嫡”“庶”之分?
-
28案真相迟到原因:不是证据不足,也不是姚威不作为,而是泥太多
-
揭秘历史上两位入错行的悲剧皇帝 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
-
著名武术家王庆斋先生螳螂拳的珍贵资料
-
书生胡适为何可放肆批评蒋介石?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