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原标题:非“洋”火的洋火 | 聚珍文化课

洋火,是中国人早年对火柴的称呼。早期的中国,由于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势下,经济萧条,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很多日常用品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些东西都要加个“洋”字,除了“洋火”,还有“西洋镜”、“洋马儿”等等。虽然近代用的火柴是从外国传来的,可在古书中却早有了火柴的记载,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为了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早在19世纪30年代就在广州设立了怡和洋行,在大量向我国倾销鸦片的同时,火柴及其他商品成为了经济掠夺的另一种手段。外国火柴输入我国的最早官方记录见于1865年的天津海关报告,那时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制钱,花一两白银只能买小盒火柴十余盒。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这种装进小盒、摩擦起火的“洋火”最初的雏形是由英国人沃克发明的。他在1826年利用树胶和水制成了膏状的硫化锑和氯化钾,涂在火柴梗上并夹在砂纸上拉动便产生火。他把氯酸钾和三硫化锑用树胶粘在小木棒端部作药头,装在盒内,盒侧面粘有砂纸。手持小木棒将药头在砂纸上用力擦划,能发火燃烧。

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欧洲就已经出现了火柴。当时一些小贩,将木柴浸泡在硫磺中出售。这种被浸泡在硫磺中的木柴本身并不起火,而是可以用来引火。人们用铁块撞击火石,让溅出的火星落在这些木柴上,就能获得火种。到了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又用芦苇取代了木柴,作为引火的材料。

许多研究者认为,用硫磺制成火柴这项技术很可能是由欧洲旅行者从中国带回的,因为中国也出现了相似的记录,而时间上却更早。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是在577年的南北朝时期,当时战事四起,北齐腹背受敌,物资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种,做饭都成了问题。齐后妃和宫女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成功引火。

《资治通鉴》中记载:“陈宣帝太建九年,齐后妃贫苦,至以卖烛为业。”这里的“烛”指的就是火柴,此说法可印证于陶宗仪《辍耕录》中的《发烛》:

“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

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

以上种种都已经说明我国早就研制出了早期的火柴,只不过在当时没有得到重视。当中国早期的火柴技术传入欧洲,被欧洲人不断改进,直到1855年瑞典人J.E.伦德斯特伦创制出的“安全火柴”被广泛应用,再传入中国,成了“洋火”。

洋火盒上的艺术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中国火柴公司出品的“抗敌”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出品的“游龙”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上海大明火柴公司出品的“救国”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瑞典的美光公司出品的“安全虎”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福昌火柴厂出品的“老虎头”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上海大中华火柴公司出品的“月兔”火柴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双钱火花 巧明火柴厂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肥仔火花 巧明火柴厂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 图片与文字均源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后台 —

聚珍“科技史”专题

推 荐 阅 读

科技史名家江晓原最喜欢的25部科幻电影

>>> 反思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非“洋”火的洋火|聚珍文化课

江晓原著

· 2017年8月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大家江晓原先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通过系统研究,江晓原教授不仅提出“李约瑟之问是伪命题”,而且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以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求真精神与读者共同探讨何为“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

本书以贯通中西的视野、熔铸古今的学识,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出发——《周髀算经》中为什么会蕴藏着惊人的宇宙学说?是谁告诉了中国人寒暑五带的知识?究竟是谁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中医究竟是什么?——反思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精详考辨,去伪存真,有破有立中启迪读者何为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