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清河史话】烽火台

原标题:【清河史话】烽火台

清河县旧时曾有烽火台遗址。

烽火台,俗谓烟墩。

【清河史话】烽火台

烽火,中国古代边防哨所向内地报警的信号;台,点燃烽火或熰狼烟的设施。烽火台于边疆要塞起设立,台距因地势不等,近者五里,远者十里。谓之“十里一墩,五里一铺”。一旦发生外敌入侵或军情突变,值班士卒迅速在烽火台“昼燔燧(熰狼粪烟,谓“狼烟”),夜举烽(点燃柴薪起火光,谓之“烽火”),以示告急”,下一台见前台浓烟或火光,当即同样点燃,于是报警信号逐台传递,直达京城或军事要地,以及时做出应对。京城如发生重大危机,亦同样举烽火将信号传递到各路将帅驻地,及时前来救助。所以,烽火、狼烟,渐渐变为战争的代名词。

负责守护点火的士卒们,其值班食宿处谓之“警铺”,后有移民聚居渐成村落,曰某家铺村,如张家铺、五里铺、十里铺。

清河境内残存的烽火台遗址,上个世纪尚有三处,一在张家铺村西烟墩路一侧,一在李官庄东、刘庄西之间,一在高庄东北。三台址略呈西南东北走向。相传乃秦始皇称帝时筑造,从帝京咸阳直连海疆城山角。

随着时代变迁,传递信息的方式机构名称也在变化。明代清河县志载,“急递铺(警铺)凡三,有舍有门,设铺司,总铺在城南,史家坞铺在城南二十五里,李家庄铺在城西南二十五里。铺司卒十六名”。古城西关西外侧有一条从北京至广平府官道,设有“五里一铺”,菜园村西南老石碑西侧就有“警铺址”。

清河古代的烽火台遗址,东高庄村在一处早年圯废,李官庄村东一处早些年尚存混有砖屑隆起的土丘,布满野草荆棘。另一处在张家铺村近处,1940年春,日寇强迫老百姓修筑王(官庄)威(县)公路,并在张家铺不远处修建炮楼。4月,八路军东进纵队夜晚借烟墩作掩体,突然袭击了炮楼,并发动群众破坏了公路。后,日伪军修复了公路及炮楼,将烟墩铲掉高台部分,仅留下一堆残骸。现在烟墩路一侧,呈略高于地面的平直田垄,那就是古代的烽火台遗址。有诗曰:

烽火递警报,

信息显神通。

随风云烟去,

留却举世名。

作者:方志清河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