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原标题: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扬苍古井的井水常年不干涸。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扬苍古庙中的清代“泽周六合”牌匾。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扬苍古井旁边的神龛。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光绪年间重建的扬苍古庙。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本文作者在辨识古庙中古碑刻上的文字。

编者的话

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的美东、林青、博强3个行政村与永兴社区的17个村庄,古时候曾经共建、共享的扬苍古井和扬苍古庙,迄今皆已超过400年的历史。

土生土长的当地耄耋老人王仁好先生,退休后多次实地调查,记录梳理了古井、古庙的人文掌故,老当益壮,精神可嘉。

作为海口南郊羊山地区人,笔者有兴趣谈谈羊山的乡愁,说说羊山的人文。笔者对扬苍古井和扬苍古庙颇感兴趣,所以1995年退休后,10多年来多次到扬苍井和扬苍庙拍摄图片,同时对庙中的历代碑文进行考究。

2000年,美东村委会美秋村村民在昌道山开路、采石时,偶然挖到一座古墓,墓中有古陶器和刻有文字买卖地契的泥砖,显示为大观元年(1107年),入葬者是琼州府琼山县仁政乡(宋代乡人就已创建“仁政乡校”,明代其范围涵盖今遵谭、永兴、东山、新坡等乡镇的全域或部分地区——编者据正德《琼台志》注)永村王氏谭三娘,距今已910年的历史,可知在1000年前的南宋时期就有人定居羊山地区,到明末清初,人口不断增加。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须有生活用水,在羊山永兴这片方圆十多里的火山地上,在东北角有个天然的玉龙泉(也叫西湖),南端有一潭榄湖(也叫南湖),还有一口天然的美傲井和扬苍神仙古井。由此可见,在永兴繁衍生息的古人获取生活用水的确极为艰难。

为弄清扬苍井与庙的来历,笔者先后走访了美孝村的陈简贤、陈简会、陈简栋、陈颖祖,美柳村的王华元、陈永青和儒谭村的王嘉积等老人,了解扬苍井和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扬苍古井

扬苍井是在若干万年前的火山喷发,推动地形地貌的变化而形成的天然水穴,扬苍《庙井碑记》称“此井并非人力所为”。

羊山腹地的永兴镇东部,自古以来就有扬苍山、昌谭山、国群山、坡谢山、扬野山、道门山、门轮山、亚劳山……昌谭山与亚劳山曾有古村落,扬苍山就坐落在群山之中心,扬苍井落在最底低洼地,而形成这潭天然水穴。从此可以推断出它是元末明初被古人发现,从此为羊山人一代一代开发取水之用。

据《庙井碑记》记载:“扬党(苍)古井一口,乙已年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因地震崩塌塞水不便及用,而值天旱,诸户到该坊聚众再加开一口,委蕧其泉,可得十余人而取水……”由此可见,在这次地震之前已经使用该井之水了。

史料记载,1605年五月,在琼州发生7.5级地震,造成琼山演丰地区有72个村庄沉入海中,而遗留成为今天的海底村庄。这次地震波及扬苍井,致使岩石陷落填埋,众人取水不便,当即集众之力,将石头搬到井口左侧,垒成约6平方米的泥池,并将井底层的淤泥挖出来倒入泥池中,其貌保留至今;然后重修井口,加开了一孔井位,两孔井穴可供十余人同时取水。

此井属天然凹陷地,从井底到地面约30多米深,井口外围约400米,井穴偏东,井场向西形成斜坡到通道,每当风雨季节,暴风骤雨,山水暴涨时,井水漫过人行道;旱季时节,水则退回井中,但长年不枯。

据了解,从明末到清代,扬苍人一代又一代不辞劳苦地不断改造利用这口天然石井,按该井地形结构,从井的中间部位向西边垒起台阶,便于上下取水;竖起两块大石头作为入井之门,防止牲口进入;在井场沿着斜坡筑起一道矮墙,在上面搁置两个圆形石盆和一个方形石槽。

这些设施可供群众现场洗涤衣服和被褥,在井场就地晒干后才收回家,省去了挑水的工夫。

明代,扬苍周边这10多个自然村都没有人工开凿的水井,全靠这口天然水井供水,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儒吴村才开挖了样仁井,乾隆年间在昌道村开凿了昌道井,后来又增挖了美秋井和美孝村的扬罗井……

新中国成立后,各个自然村都有人工开挖的深井,使用缆绳打水。近十多年来,海口市政府改善民生,拨款钻打深井,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扬苍古庙

所谓“乡井”,有乡必有井,自古以来有井必有井神,所以古人发现扬苍井后,就不断地改造和利用,并在井的出口处西北角用五块火山岩石砌成神龛,顶部为金字形,两侧各一块为正方形,后背一块为长方形,内竖一块石头形象为井神。过去,众乡亲就在此烧香祭祀。

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庙井碑记》记载:“天启四年(1624年) 吉日众十五村仝兴庙。”当时就地取材建造一间十一行瓦路的瓦房,并立邓天君之神像来祭祀。邓天君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督率雷部,呼风唤雨,助长万物生长,又能诛逆除奸。先人确立邓天君为扬苍庙神,寄托了美好的愿望。

时间来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 ,时隔128年,与时不适,庙宇需要重建。据《重建碑记》称,“赏思改邑不改井,诚以井为人养生之具,而利顕赖无穷。若我永都西堡有扬苍井,盖久为仙井也,泉清而且甘,源而不涸,何以扬苍名……规模侠獈为地无几且风雨侵蚀日就倾斜,当年以美孝村为首聚集十个村的信众捐资重建。以采木石瓦扩建为三间。正殿为十一路瓦,两侧为九路瓦,建筑面积约46平方米。

根据《庙井碑记》可知,庙中本境保护神的邓天君神像,自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今也将近400年历史。特别是在光绪年间该庙重建后,由美孝村和美柳村的陈大生、陈家传、 陈居一、陈尧潘、王运宜、王佩珍六人合伙做芝麻生意,他们集资购买本地芝麻回来后,用扬苍井水浸泡,然后用人工冲洗并擦去芝麻仁之表皮,使其变为白色的芝麻,再在日光下晒干后,又挑到府城等地出售,其销路甚旺,盈利颇丰。因此,他们六人联名给扬苍庙的邓大天君之神赠送“泽周六合”的大牌匾。

在上世纪中叶,扬苍庙成为生产队的牛棚羊栏,古庙面目全非。陈居一的后人将“泽周六合”这块牌匾拆回家里收藏,得以保存至今。上世纪八十年代,“泽周六合”牌匾重新挂回扬苍庙中。

光绪年重建的庙宇又过了将近百年之后,由于长期失修,有的桁条腐烂,椽子和瓦片断落,1986年,村民王镇宁等21位牵头提出修缮,聚集众乡亲自愿捐款后,更换损坏的桁条和彻底补漏,使得庙堂雨天不再漏水。

扬苍庙从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至今也经历了127年之久,现在北面墙体已断裂。

本版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