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原标题: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张议潮和他建立的归义军势力,一直很少出现在历史叙事当中。关于这批隔绝于中原之外的唐军,是如何摆脱吐蕃控制的问题,大部分人并没有概念。

吐蕃的内战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鼎盛时期的吐蕃帝国版图

公元842年,一心灭佛的吐蕃赞普朗达玛,遭到僧人行刺暗杀。吐蕃王后拥立养子为新的赞普,但另一帮贵族却以养子没有王族血统为由,拥立前赞普次妃之子为新赞普。于是,王党和后党开始了激烈的厮杀。

吐蕃治下的河陇地区也不例外。最初是王党的首领论恐热,连续击败河湟地区的后党,后者则以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为头目。论恐热的野心很大,先击败了吐蕃宰相的大军,随后希望击败尚婢婢,然后进入吐蕃都城逻些。但论恐热三次出兵讨伐都大败而归。这无疑极大削弱了河湟地区的吐蕃人士气。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吐蕃人因为继承权问题而打成一片

趁着这个机会,尚婢婢及时发布檄文。告诉河湟地区的唐朝遗民,吐蕃正处于无主的内乱状态,最好趁机回归大唐,不要成为论恐热的猎物。这导致论恐热的部下离心离德,纷纷散去。

此前不久的公元840年,位于北方草原的回鹘汗国也出现瓦解。回鹘人分为数支向外迁徙,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这样混乱的局势,为新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可能。这就是张议潮登山历史舞台的前夜。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回鹘人也在这个阶段出现内部分裂

回归唐朝的起义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张议潮组织起义迁徙的东亚局势

在论恐热和尚婢婢互相混战的时候,河西地区的唐人世家大族和粟特人,纷纷在河西汉族豪杰张议潮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建立了著名的归义军政权。

张议潮是沙洲敦煌县神沙乡人,出身信仰佛教的当地大家族龙舌张氏。张家的祖先相传是北庭节度使张嵩,传说因为在担任节度使期间曾经射杀了一条龙献给唐玄宗,所以这一门被称为龙舌张氏。和很多世家大族子弟类似,张议潮从小喜欢舞枪弄棒、研习兵法,并目睹了作部落使的家人在吐蕃政权中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在吐蕃统治后期,唐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他们可以随军征战,获得类似于吐蕃本土的自由民骑兵和可以随军充当步兵的农奴。但是整体情况并无好转。有少部分唐人被吐蕃化为嗢末人,但是多数人保留了作为唐人的认同。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张议潮见识过僧侣团体在吐蕃内部的巨大威力

张议潮在年轻时进入吐蕃国都,目睹了吐蕃帝国末年赞普灭佛引发的动乱,感受到了各地封建主潜在存在的分离倾向。所以他看到了起事造反,回归唐朝的可能性。在返回沙洲接替父亲职位后,着手联系张氏、李氏、索氏、阴氏等唐人大家族,并得到了汉化粟特家族曹氏和康氏的支持。此外,他还文武兼修,年轻时就学习了佛学和吐蕃文,所以很容易征调到宗教界的支持。混迹吐蕃体制中的唐人高僧洪辩,也被张议潮拉到了自己的阵营里。此人虽然在吐蕃政权中受到尊敬,但是内心里依旧希望回归故国。麾下僧人群体的道义和武力支持,也为归义军打下了人心和道义上的基础。

张议潮所在的沙州,因为是河西地区最后才沦陷的汉人城市,也没有流放城中百姓。所以这里的唐人世族组织和城市保存完好,有利于后世发动起义和集结力量。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沙州就是今天的敦煌

公元848年3月,经过了周密准备和安排后,代表唐人的敦煌都督张议潮,以及粟特裔首领--敦煌副都督安景旻、吐谷浑部落使--吐谷浑人的代表阎英达,公开召集沙洲城里所有不满吐蕃压迫的外族起事。他们在沙洲城门口分发武器、披挂铠甲、鼓噪呐喊,召集各族发动反对吐蕃人的起义。吐蕃驻扎在沙洲的最高指挥沙洲节儿(相当于唐人的刺史)和属官被围困在官署里,最后被唐人起义军驱逐。首战告捷后,起义军又一鼓作气,攻克了沙州附近的瓜洲城。吐蕃驻扎在两座城市的节度使,均被起义军驱逐出境。以上三个头领和他们背后的族群,构成了日后归义军政权的三大来源和支柱。

此时,吐蕃的赞普党和王后党还在河湟地区厮杀内战,无暇顾及张议潮的叛乱。他们也没有想到,张议潮的起义是为了带领河西回归唐廷,所以没有给与太多的关注。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敦煌壁画呈现出一个各族混居的河西世界

与唐朝的呼应配合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唐朝在吐蕃内乱后也开始了反击

不仅,张议潮迅速遣使到长安,向朝廷汇报收复沙洲和瓜州的消息。为了确保消息送达,一口气派出了10队信使,以防吐蕃人截留信息。归义军的信使们因为敌人阻隔和驿站通信体系废弛,足足走了两年才抵达。

其实在唐代宗、德宗和宪宗时期,唐朝内部一直不乏收复河湟地区、驱逐吐蕃的声音。只是先前的天时地利人和都不比此时。现在,动荡的河陇局势也引起了唐人注意。唐朝在意识到吐蕃的分裂后,也在849年2-3月,让凤翔、泾源、灵武和䢍宁的节度使纷纷出兵,接应边境地区的军民。6月,泾源军收复原州、石门、木峡、制胜、六峡和石盘等地。7-8月,灵武军收复萧关和秦州等地。四镇中仅仅有凤翔镇在陇州与吐蕃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李唐王室对于河西情况是乐见其成的

到了8月,河陇的唐人百姓千余人,前往长安朝拜天子。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一众人换上唐服。宣宗也趁机宣布,招募去三关七州的屯田百姓可以免除5年租税。前往新收复地区屯田的四镇将士、耕牛和种子由朝廷提供。三关七镇的戍边士卒加倍供给衣粮,士卒两年一轮班,比通常状况下的三年一替缩短了1年。

在西南方向,山南西道和川西两镇也在西南方向响应朝廷对吐蕃的战斗,夺回了成,维,扶三州。趁着唐朝对吐蕃的攻势,张议潮也在公元849年之间夺去了甘州和肃州。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张议潮几乎拿下了整个河西走廊

为了做大做强,张议潮深知还需要打通西域,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建立桥头堡的重要性。从军事防务的角度看,要保全河西就必须保有西域,要保有西域就要放眼葱岭之外。从经济角度看,无论敦煌归义军,还是其它少数族群在河西、西域建立的政权,都是被沙漠戈壁分隔截成的小块绿洲。这是归义军与一些自给自足的中原藩镇的不同之处。绿洲农业所提供的产品毕竟有限,使政权不得不利用东西向的丝路来沟通贸易。这不仅是丝路贸易及其得以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归义军政权开展对外贸易的客观条件。起义军中的粟特后裔,也是善于贸易的高手。

公元849年,起义军在做好了充分的后勤工作后跨越沙漠。从自顾不暇的吐蕃人手里,拿下了西域东部的重镇--位于哈密的伊州和西州。这也是日后恢复和西域于阗国的联系的基础。两年后,也是看到吐蕃的统治崩溃,一向对中原王朝比较友好的于阗王室发动起义,独立于吐蕃殖民统治。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一直亲近中原的南疆大国 于阗

后来的公元856年,张议潮再次挂帅出战,驱逐了伊州附近的吐谷浑和回鹘马贼,保障了丝路交通的安全。此后,归义军的官方贸易团经常携带本地的丝帛往来于各个政权之间。将西域的玉石马匹等物卖到东土,用西域的珍宝加强和中原的关系。官方贸易团队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打探情报和刺探敌方军情的作用。

在多元并存的河西与西域世界,大张旗鼓地强力推行单一文化,并在政治上将族群分为三六九等是行不通的。归义军日后的兴衰,与这一点可谓密不可分。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吐蕃的失败与其压迫性政策密不可分

吐蕃势力的退场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做大后接受唐朝封官的张议潮

公元849年元月,在尚婢婢被论恐热击败后西逃甘州。论恐热带兵向西追击,但张议潮已经在当地做大做强,和西迁的尚婢婢部联盟。同时,他也准备将手下的兰、鄯、河、岷、廓等州县献给唐朝。

于是论恐热只好用鄯州和廓州的百姓出气,将青年男子加以屠戮,对老年人断手械足,将婴儿穿到枪尖上刺死,在当地引发了巨大的民愤。部下拓跋怀光趁机散布消息,挑拨离间论恐热和部下,让后者的军队离心离德。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只能退为游牧状态的吐蕃王党部队

论恐热在851年5月来到长安。要求唐宣宗封他为河谓节度使,借兵让他去平定吐蕃的内乱。然而在他到来之前,张议潮派出的十队信使里,已有僧人悟真所在的那一队抵达长安。他们汇报了沙洲和瓜州的光复消息,宣宗皇帝立即授予张议潮沙洲防御使的职位以示表彰。面对论恐热的无理讹诈,直接没有予以理睬,以普通使者的身份接待他后,打发他离开长安。

最后,穷途末路的论恐热,发现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越来越少。只能带着的追随者在廓州一带游牧,却因气候和疾病而减员严重。公元866年时,他被拓跋怀光的军队发现并消灭。论恐热在战斗中被俘,痛恨他的士兵用他施加给别人的酷刑折磨他,首级被送往长安献给唐懿宗。

公关851年11月,张议潮让他的兄长带着瓜沙伊西等11州的土地前往长安。唐朝正式建立了瓜沙伊等州的节度使,赐军号为归义,意思是纪念唐人遗民回归故国。此时也是归义军历史上领地最大、军力最强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归义军的历史主题是回归唐朝,恢复唐文化,在各方蛮族的觊觎中自立门户。

驱逐吐蕃:张议潮崛起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著名的《张议潮出行图》

在有了一定的底盘之后,张议潮整顿自己的队伍,为进一步的征战打下基础。在短期内连战连捷的归义军在当地有一支实力不俗的武装。著名的《张议潮出行图》,也为后人提供了归义军军容和兵种构成的宝贵资料。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