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剑影:盘点刘贺墓中的汉代兵器
题记:兵器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尚武精神。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这个“武”字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止戈为武,另一层就是定功戢兵。“戢兵”就是收藏兵器。
在海昏侯刘贺的大墓中,位于回廊形藏椁西部有一处武库,面积与粮库差不多,从这里出土了一批刀、矛、戈、戟、剑、弩、盾等兵器;在主椁室中出土了专门放置兵器的仪仗架;在出土的漆木器中,有不少漆剑鞘、漆剑盒、漆弓柲(bì,音必);在出土的玉器中,有大量玉剑格、剑璏、剑珌(bì,音必)、剑首;在出土的车马器中,有承弓器等安放兵器的部件。由此可知,刘贺生前离不开兵器,死后用兵器陪葬。盘点刘贺墓中的这些兵器,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汉中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尚武精神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刘贺墓中为什么会有相当数量的兵器?
说到兵器,自然离不开战争。只有在战争的环境下国家和军队才大量制造和使用兵器;同时也只有在战争年代激发出的尚武精神,才促使官府、贵族以及民间重视收藏兵器。刘贺生活的时代,虽然远离了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楚汉战争,也远离了汉武帝刘彻时期与匈奴的连年战争,但是天下并不太平。从汉昭帝刘弗陵到汉宣帝刘病已,大大小小的对内对外战争不断,其中最著名的战争有:
1.大败匈奴骑兵——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刘贺11岁时,匈奴骑兵进攻代郡,擒杀了代郡都尉。第二年匈奴单于又出动2万骑兵分四路进攻汉边境。汉昭帝决定迎战,汉军奋起将匈奴兵击败,斩杀匈奴9000余人,俘虏匈奴瓯脱王,汉军无亡。
2.汉征乌桓之战——乌桓位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等郡之塞外,随着乌桓部落力量的增强,开始袭扰汉东北边境。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刘贺14岁时,汉昭帝拜范明友为度辽将军,统帅2万多骑兵出塞,向乌桓进击,斩杀乌军6000余人,并杀掉了三个王,胜利而归。
3.袭击匈奴战略纵深——本始二年到本始三年(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71年),刘贺大约20岁时,刚刚继位的汉宣帝决定出兵袭击匈奴,以援救与汉朝和亲的西域乌孙国。汉军出动骑兵16万,与乌孙国骑兵5万,联合起来,分五路深入匈奴境内1200~1600余里,使匈奴遭到重大打击(图1)。
图1
4.安抚南、北匈奴之战以及汉匈郅(zhì,音至)支战役——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刘贺25岁时,在汉军的不断打击下,匈奴彻底分裂,5个单于互相拼杀,火并为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后来形成南匈奴和北匈奴,他们分别与汉朝和亲。不过,在汉宣帝病逝后,郅支单于立即反叛,杀害汉使数以百计。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护副校尉陈汤率汉军骑兵4万人,联合西域15国之军,兵分两路进击郅支城,发动了汉匈郅支战役。破城后斩杀郅支单于、閼(yān,音烟)氏、太子、名王以下1500多人,生俘140多人,其余1000多人皆向汉军投降,取得全歼郅支单于所部的胜利(图2)。这是一次标志性胜利,至此,汉匈百年大战宣告结束。
图2
5.平定羌族部落叛乱——神爵元年至神爵二年(公元前61~60年),刘贺32岁左右时,今甘肃、青海等地区的羌部落首领聚会,结成联盟。他们联合匈奴,妄图脱离汉朝,武装叛乱。汉宣帝派遣年逾70岁的老将赵充国,采取分化瓦解、孤立顽敌、打击首恶、恩威并加的策略,历时两年,彻底平定了羌族部落的叛乱。
这些都说明,刘贺一生都在经历着各种战争,整个社会充满着尚武精神。那时,人们崇尚的大英雄是卫青、霍去病、李广、周亚夫等名将;一般士兵解甲归田后享受免除六年或十二年徭役的权利;就连辞赋大师司马相如少时也是“好读书,学击剑”,还曾侍从汉武帝格杀猛兽;大文学家东方朔也是“十三学书,十五学击剑,十九学孙吴兵法”;就连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能领兵打仗,“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
什么是尚武精神呢?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引用楚庄王对“武”字的解释:“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这里的“戢”是指“载戢干戈”,即收藏兵器。而“武”的本意,就是指平定战乱、止息战争、收藏兵器、维持和平。
汉朝初期国家建立的战时体制虽然已经逐步松弛下来,但是长期战争中遗存的大量兵器并没有集中销毁,它们或集中存放在中央和各郡、国的武库中,或广泛散落在民间,具有尚武精神的老百姓持有刀、剑、弓、弩、棍、枪等,在西汉时期是合法的,更不用说各路诸侯拥有的兵器。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汉代高等级墓葬,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河北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汉墓等,都有数量不等的兵器出土,就是明显的证明。因此,刘贺大墓中藏有相当数量的兵器,不足为奇。
二、海昏侯墓葬中有哪些主要兵器?
秦汉时期的冷兵器可以分为远射兵器、格斗兵器和卫体兵器。远射兵器包括弓、弩、箭,后来还有投石机等;格斗兵器也叫长兵器,包括矛、戈、戟、钺、殳、铍等;卫体兵器包括短兵器,即刀、剑、匕首等,也包括防身的甲、盾等。按照这样的划分,可将海昏侯墓出土的兵器梳理如下:
第一类是远射兵器——弓、弩、箭。
先说弓。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它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
图3
海昏侯墓中虽然未见到完整的弓,但却出土了柲(bì,音必)(图3)。这个柲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古代兵器的杖杆;一种是指是盛放、保护弓的器具,类似不规则的木头盒子。海昏侯墓出土的这件弓柲彩绘髹漆,精美异常,相应地,放置在其中的弓也应该是非常珍贵的。不过,弓是由竹木制作的,弦是丝麻或皮条制作的,它们埋在地下两千多年必然腐朽,难觅踪迹。另外,在海昏侯墓甬道两侧的车马库中,出土了一组承弓器(图4)。这种承弓器造型独特,是固定在车厢前面的一个部件,专门用于放置弓弩一类的兵器。秦始皇陵铜马车陪葬坑出土的一号车上,驭手左下侧就有一对承弓器,上面放着弓弩(图5),既便于随时拿起射箭,又不易在颠簸时滑落。
图4
图5
由于弓是一种利用弹力射出弦上的箭,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武器,因此弓本身的弹力大小至关重要。原始社会人类为狩猎获取食物,将树枝、竹棒弯起来再与绳索等绷紧而制成“弦木为弧”的单体弓,弹力很小,弹射距离有限。商代已使用由两层材料黏合而成的合体弓。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制弓的技术已经规范化,选用上好的干(竹、木)、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制成复合弓,弹力大大增加,有的弓长达1.3米。汉代时,从有利于实战出发,制造出许多适用于步战、水战、骑战的弓,著名的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等。那时人们以斤为单位划分弓的弹力,“上力挽一百二十斤,……中力减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此外,射为六艺之一,人们视射技为一门高超的艺术,特别是贵族待客,普遍流行射礼,使用的弓不仅弹射力强,而且装饰着铜箍、玉角等,十分精致美观。
再说弩。弩是中国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它是在弓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成为一种带有控制装置、可待机发射的远射兵器。弩的构造是由弩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图6)。弩弓、弩臂一般是用竹木制成,而弩机则由铜或铁制成。弩的核心部件是弩机,其结构包括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由于弩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不需要在张弦的时候进行瞄准,因此命中率比弓大大提高。
图6
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漆弩,长约60厘米,宽约12厘米,重约1.1公斤。通体髹黑漆,弓臂缺失,仅剩前端承弓臂的含口。后端镂空,是安装铜廓弩机的位置。铜廓上下可见望山、悬刀、钩心藏于其内。木臂外两侧可见两枚青铜键,前一枚用于固定钩心,后一枚用于固定悬刀和望山。弩臂上有箭槽,中部的两侧略微向内凹陷,前部近含口处有一个穿透的横长方形耳孔,用于缚弓,耳孔的后方左右对称各有一块长条形小凸起,后部近弩机两侧下有半月形的拿手眼,其中一侧拿手眼内有四个红漆圆点(图7)。可以说,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弩。
图7
史料记载,汉代军队在与匈奴的作战中,注重强弓劲弩,在双手张弦的擘张弩以及手、足共同张弦的蹶张弩的基础上,发明了用两腿和腰部张弦的腰引弩,汉代画像石上就有使用腰引弩的形象(图8)。这种弩在望山上加刻分度,使射程不断增加,威力更加强大。弩以石作为弹力的单位,分为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等。据汉简记载,三石弩的射程能达到189米,四石弩的射程能达到252米。而威力最大的是十石大黄弩,《史记·李将军列传》里描述为“角弩,色黄而体大”。居延汉简有“大黄力十石弩”的记录(图9)。汉代一石约30公斤,大黄弩拉力的最低标准当为300公斤,这么大的力道,不可能一个人拉开的,应当由多人来操作。据后世的考证估算,它的射程能达到400米左右。据说能够以矛为箭,还可以连放数箭。为此,汉军中组成了以弩手为主的步兵兵团,同时设置了“强弩将军”一职统带。正是依靠这支强大的弓弩部队,汉帝国在与匈奴的作战中不仅逐渐掌握了主动权,而且经过三次远征,最终让匈奴不敢在漠南停留。
图8
图9
最后说说箭。有弓弩必有箭,使用弓弩的最终目的是将箭射向敌人。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箭很不完整,只剩一些残破锈蚀的箭头,而箭杆、箭羽均已腐朽殆尽(图10)。箭,又名矢,是借助于弓、弩,靠机械力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因其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箭较短,约在50~60厘米上下。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铜或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主要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箭一般成束地放在箭囊中,箭囊挎在腰间或挂在战车上,也可以摆放在兵器架上。
图10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在使用传统的铜箭镞(箭头)的同时,也广泛使用铁箭镞。西汉时期铸造的铁箭镞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镞体呈圆柱形,前端呈四棱形,然后收聚成尖锋,镞头长仅1.4厘米,后接圆铁铤,系用铸铁固体脱碳钢或中碳钢制成;二是镞体锋端呈三角形,后附长铤;三是镞端伸出三翼成尖锋;四是镞端三翼前伸,形成三叉状镞锋(图11)。这充分说明,汉代注重把高科技首先应用于武器装备,应用于战争。
图11
第二类是格斗兵器——矛、戈、戟。
先说矛。矛是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从原始社会的石矛一直到商周时期的青铜矛、秦汉时期的铁矛,经历了漫长的战争风雨,历久不衰。矛是一种直刺、扎挑和投掷的长柄格斗兵器,又称“鏦”、“鍦”、“铤”。由于构造简单,制作容易,矛头锋利,杀伤力大,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西汉时骑兵是军队与匈奴作战的主要兵种,出现了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叫矟(shuò,音漱),全长可达一丈八尺,约合现代的4米多。海昏侯墓出土的一件矛头,通长19厘米,刃长9.7厘米,重110克。此矛呈窄长柳叶形,脊略微凸起,素面。矛经过后来的改进,发展成为“百兵之王”的枪和“横扫千军”的槊。
西汉时期军队装备的矛,不仅矛头使用铁制,分为短叶矛和长叶矛两种形制,而且矛的柄(也叫柲,俗称杖杆)也有很大改进。海昏侯墓武库中出土的一件杖杆(图12),长93厘米,宽4厘米,重1085克,木胎,髹黑漆,剖面近圆形,通体浮雕龙形装饰,部分区域刻绘有虎形图案。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昌邑王刘贺当初在赴京典丧途中,“贺到济阳,求长鸣鸡,道买积竹杖”。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就要当上皇帝的刘贺,还在路上购买积竹杖这类不相干的东西?原来,积竹杖也叫积竹柲,是制作矛、戈、戟等格斗兵器杖杆的材料。它是以一圆形或棱形的长枣木杆为杆芯,以部分甚细的长竹篾片(16片或更多)紧包在杆芯周围,再用丝绳和藤条将其紧紧捆扎牢固,外表加髹色漆。这种积竹杖刚柔相济,轻便应手,既坚固又不易折断,属于杖杆制作的先进工艺,用在矛、戈、戟类武器上最为适合。古代“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原来,刘贺在路途上思考的竟然是国家大事!
图12
再说戈。海昏侯墓中的青铜戈,长34.2厘米,重377克,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但依然可以见到戈刃两面非常锋利(图13)。
图13
戈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木柄曲头兵器,其出现的历史仅次于矛。戈最适于勾、啄、扫和劈击,曾被列为车战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所以常作为兵器的统称。《考工记》中对戈头各部分的尺寸有明确的规定。戈的形状最初大体呈扁平的曲尺形,后来发展成略近似“丁”字形,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可以用来啄击对方。汉代戈的柄也用积竹杖制作,长短视用途而异。步兵单手所持的戈柄较短,一般1米左右。战车兵使用的戈柄很长,最长的超过3米。秦汉以后,随着兵器和战术的发展,戈在战争中被逐渐淘汰,但一直保留在仪仗中使用。在古代,戈和干合称“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许多成语都是由此而生,如大动干戈、反戈一击、金戈铁马、止戈为武、化干戈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而汉字中许多与战争杀戮有关的字,如战、戎、戏、戛、戗、戟、戢、戠、戮、戡、武等,也与戈有关。这些由戈组成的文字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最后说说戟。戟是我国古代“五兵”之一,由勾击的戈和直刺的矛构成,当然也有个别多戈而无矛的戟。戟兼有戈与矛的两种优势,在车战和步战中的格斗力量最强。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刘贺被废时,在未央宫承明殿里“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说明当时战斗力最强的皇家禁卫军,装备的主要兵器是戟。
由于戟是由戈与矛结合而成的兵器,因此有戈、矛分铸联装的戟,也有戈、矛一次性浑铸的戟。特别是分铸联装的戟,如果与杖杆分离,就变成了戈与矛。这种现象在考古中屡见不鲜,如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误把戟当作戈与矛。戟可分为骑兵使用的马戟、战车兵使用的车戟和步兵使用的手戟、短戟和双戟(双手各持一戟)。手戟最短,车戟最长,马戟短于车戟而长于短戟。
第三类是卫体兵器——刀、剑、盾。
先说刀。刀是古代用于劈砍的单面侧刃格斗兵器,被誉为“百兵之胆”,是人们必备的武器之一。海昏侯墓的主棺中,出土了一把环首刀,刀形直体长身、短柄。柄与刀身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刀柄首端部制成扁圆形,因而得名。西汉时期的环首刀一般都是钢刀,只有王公贵族才使用。
刀与剑的区别在于刃,双面刃为剑,单面刃为刀。古时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为多。舞起刀来,刀风呼呼,寒光逼人,只闻刀风,不见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这种“猛虎般”的风格,是由刀的构造和技法决定的。单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盘)、刀把等组成。刀尖、刀刃为最锋利部位,主攻;刀身、刀背为宽厚坚固部位,主防。用刀的技法包括劈、砍、刺、格、扎、撩等动作,幅度较大,必须练就各种身法、步法、眼法、臂法。古时将士把熟练地使用刀,视为一项基本功,最能显现其功力。
再说剑。古代的剑,被誉为“百刃之君”。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剑和钢铁剑,多达49件,其中绝大部分是贵族使用的玉具剑,刘贺主棺中出土的两把玉具剑,剑柄上还缠绕着金丝(图14)。其中的一把剑长68.5厘米,重1129克,脊呈直线,斜从而宽,前锷收狭,十分锐利,剑格作倒“凹”字形,圆茎上有两道箍,圆形剑首,素面,精美异常。
图14
剑,属于双刃短兵器,尖端为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还可以投击,应用十分广泛。金属剑最早出现在殷商以前。春秋战国时,佩剑之风开始盛行,一直延续到秦汉。佩剑除了作为格杀的兵器、练武的器械外,还被作为僧、道的法器,风雅的佩饰,权力的象征,以及礼仪等级的标志。
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批与剑相配套的剑鞘与剑盒,由于腐蚀、残损严重,数量不明,经辨别达到二十余件。形制包括:龙形剑盒。整体呈龙形,刻绘有龙首、龙身、龙足等部分(图15)。
图15
残为7段,表髹黑漆,用红漆绘龙鳞。长46厘米,宽8厘米,重3035克。弹簧剑盒。木胎,残为四段,通体髹黑漆,长65.5厘米,宽6.5厘米,重1960克。最为奇特的是剑盒内嵌有一金属制弹簧,显然是为了把剑固定在盒内,而使用时又能很方便地取出(图16)。竹皮剑鞘。竹胎,通体髹黑漆,剖面呈圆形,可见数个竹节。长78厘米,宽3厘米,重590克。木质漆皮剑鞘。木胎,通体髹黑漆,剖面呈棱形,两侧中间各有一条脊,长51厘米,宽5.5厘米,重165克(图17)。汉代木质剑鞘一般不是用两片木块黏合做成,而是用选择的上等木料,整木掏挖而成,因此历经2000余年而不散开,显示了极高的手工艺水平。
图16
图17
最后说说盾。在兵器中也叫牌或挡箭牌,是唯一的防御性武器。古代的盾一般用皮革、木材、藤条、金属制成,形式多样。先秦时期称小盾为“干”,称中盾为“瞂”(fá,音伐),称大盾为“橹”,盾是其通称。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40件漆盾,上面的漆书铭文,记录了制作用料、成本价值和制作时间与数量等(图18)。从简短的文字中可知,它们的名称叫“丹画盾”。丹,是指用红漆作为盾牌的主色调;画,是指在盾牌上面用黑漆和白漆勾勒出纹饰,即用漆作画。正反画面不同,内容主要是虎、豹、龙等动物。这些“丹画盾”都是由藤或木或皮革做成的,经过两千多年的浸泡,藤、木、革腐烂殆尽,只剩下薄薄的漆膜。经过专业考古工作者细心修复,使人们可以窥见二千多年前“丹画盾”的真容。
图18
仔细观察残存的漆盾碎片(图19),可以初步判断出海昏侯墓中的这批漆盾的形状,属于秦汉时期流行的凸字盾,即整个盾牌上小下大,好似一个“凸”字。而盾牌正面中央有一条向上凸起的脊,脊的左右两侧对称,如坡状伸向边缘,形成两道双弧曲线。背面中轴线上,有一握手。这种凸字盾的优点是,可以将正面射来的箭沿双弧曲线自然地分向两边,也可以将正面剌来的剑沿双弧曲线顺势挡向旁边,从而实现有效地防护。
图19
三、刘贺墓室中兵器的摆放意味着什么?
在海昏侯刘贺墓的主椁室中,出土了木制的仪仗架,虽然已经腐朽散落,但仍可准确地判断是陈列兵器用的漆木架。这种以木架陈列兵器的形式最早出自于军队,士兵们在宿营休息时,把作战用的各种武器包括旗帜、鸣金、建鼓等,有规则地摆放在特制的木架子上,便于存取。后来,又在指挥作战的军帐门口两边,专门设置这种兵器架,以充分展示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法度严整、威武有序、整齐划一。因此这种专门陈放兵器的仪仗架很快从军营传到皇宫王室、诸侯之家、郡府县衙,起到威严、肃穆,迎宾、送客的作用。
那么,刘贺时代的仪仗架又是怎样放置兵器的呢?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幅作战图(图20),图的左边是两军交战,右边是指挥官正在听取战报,发出战斗的命令,而右下角就有一个仪仗架。架子上有两件兵器:一件是戈,一件是钺,是指挥官专用的兵器。由此可知,仪仗架是横放的,而兵器则是竖着插在仪仗架上的。
图20
还有一幅汉画像石,表现的是准备打仗的情景,包括修理盾牌、饲养马匹、制作弩床、准备壮行酒等,中间放置着一件仪仗架,上面的兵器从上到下依次是三头叉、戟、矛、环首刀、弓、箭、凸字盾等(图21)。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仪仗架是竖起来的,而兵器则是一层一层地横放的。
图21
至于海昏侯刘贺墓中的仪仗架是横放的还是竖放的,现在难以考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上面放置的并不是实用兵器,而是用于仪仗的兵器,绝大部分都是“样子货”。这就意味着,当过帝、王的一方诸侯刘贺,死后还要通过享有的仪仗抖一抖往日的威风,摆一摆自己的“架子”。
四、刘贺墓中的兵器折射出诸侯地位的哪些变化?
盘点海昏侯墓中的兵器,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汉时期诸侯国在封建专制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断变化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废分封、置郡县,从根本制度上实现了封建专制的政体。而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实行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制度。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史称“异姓诸王”。他们据有关东广大区域,朝廷指挥不灵,成为国家统一的隐患。刘邦和吕后采取各种方式,数年间把他们各个消灭。据说,楚王韩信被废后叫冤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但刘邦一面消灭异姓王,一面又分封同姓王,还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几年内陆续封儿子刘肥为齐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建为燕王、刘如意为赵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友为淮阳王,又封弟刘交为楚王、侄刘濞为吴王。其目的就是让这些同姓王作为朝廷的屏藩,巩固对地方的统治,一旦发生内乱或外患,依靠他们掌握的军事力量来保卫刘氏江山。因此,这些诸侯王国不仅有自己独立的地盘,还有自己独立的军队以及独立的官吏系统,并不完全统属于帝国。这种情况自从汉文帝初年同姓王联合朝廷大臣诛灭了诸吕,立有殊功而达到巅峰,以后诸侯王国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势力更为膨胀。
到汉景帝时,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割据势力,刘启采纳了晁错的建议,陆续剥夺了吴王、赵王、胶西王的部分封地。恼羞成怒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幌子,起兵20万,联合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济北王、楚王、赵王等,出兵15万,共同谋反,史称“七国叛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为统率、大将军窦婴等为将领,带兵30万大军迎战。在昌邑战役中一举击败吴楚30万大军,迅速平定了七国叛乱(图22)。
图22
为了深刻吸取七国叛乱的惨痛教训,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都采取了许多严厉的措施防止诸侯王国拥兵自重,更不允许他们搞武装割据。其中包括将王国官吏的任免和行政诸权,统由朝廷收回;各王国不得拥有军队;设立刺史官,考察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将受到惩罚;允许国王分城邑给自己的子弟,使大王国分裂成许多小王国和侯国,等等。至于对侯国的管理更加严格,比如征发国人徭役和赋税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既不得“过律”,也不得“擅兴”,否则要受到免爵或削封的处分;又如列侯居国,不得擅自逾越国境,更不得与诸侯王私通,否则轻则免爵,重则处死;再如发现私铸白金、擅发卒为卫、买田宅不法等行为,等同谋反,或免或削甚至处死。列侯的所作所为,不仅受到郡守尉的监督,即使庶民、奴婢,也有权告发。这样,诸侯王国和侯国的势力大大削弱,他们在汉代军事上、政治上的地位随之变得无足轻重了。(王金中)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窥汉代文明之光——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说说话》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中国通史(白寿彝)》《中国战争史(武国卿)》《中国军事学术史(糜振玉)》《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宋艳萍)》《考古2016·7》《文物2018·11》;《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五色炫曜》《惊世大发现》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
相关文章
-
开国内传统冷兵器展览先河:《紫电安邦—历代武备文物特展》
-
“洛神”原型甄妃与曹植有艳遇? 甄妃被曹丕赐死的?
-
女神连嫁给祖孙三人,还为每人都生了孩子,后人却对她无比敬仰
-
古墓出土一部古书,作者是姜子牙,专家翻译完全书却不敢公布
-
【文化东河】老包头的“燕商”传奇
-
文博探秘丨先秦等十六国墓长啥样?原来也流行带天井的“三进院落”
-
他本是许世友的勤务兵,四年后成为副军长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
烽火戏诸侯还是击鼓戏诸侯?为什么有人质疑正史记载的这个典故
-
清朝皇帝大婚前为何要先临幸八名宫女?
-
薛宝钗真是千金小姐?贾母用一盘饰品揭开真面目:不配跟林黛玉比
-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
乾隆墓中的一样东西,孙殿英瞧不上丢掉,最后卖出1.3亿元天价
-
根达亚文明的真实性 它是玛雅文明预言的第一阶段
-
如来最怕的人是无天吗?你错了,除了无天之外,还有一个手下败将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八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厉害!南昌4地被联合国评为千年古县!
-
《人民的名义》中高喊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为何要向权力下跪?
-
唐王朝横扫天下 败薛延陀灭高昌助新罗一统
-
【共青团改革】党建带团建——蓬莱区易三实验小学开展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8周年系列教育活动
-
古墓出土一件文物,专家:这项工艺原来不是印度的,是我们自创
-
皇帝想立孙子为太子,便问道:长大后想干啥?孙子:杀了你
-
您知道吗?我们今天过的元旦只有“七十岁”!
-
袁sir:任何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离不开它的历史传统
-
对越反击战中解放军“十条戒令”之远离百姓
-
丈夫的墓被盗一空,她的墓一墙之隔却无人问津,专家打开后呆住
-
英国女王血腥玛丽的故事:玛丽一世(下令烧死约300人)
-
盘点三国演义小说中 历史上最名不副实的十大人物
-
程万军:首辅非宰相,明朝内阁大学士很悲催
-
宁古塔是现今什么地方 位于东北黑龙江(气候寒冷环境严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