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独脚”开国将军谢良:九死一生写传奇
在新中国众多的开国将领中,有一位唯一的“独脚”将军。只读过两年书的他15岁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的他不仅战功卓著,还自学成才,成为闻名军内外的将军作家。他就是九死一生写传奇的“独脚”将军谢良。
1930年,15岁的谢良在江西老家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作战勇敢,1933年初,18岁的谢良被任命为红七军团第十九师第五十九团第三营第九连指导员。3天后,他奉命率尖兵连急行军五六十里,袭击驻金溪县城的国民党第八十八师的一个步兵团,以配合兄弟部队作战。战斗中,怀抱机枪冲锋的谢良被敌人一颗子弹打穿肺部,击碎左肩骨。术后不久,他就重回战斗一线。
1935年,谢良就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第三十七团政委。在贵州官渡河战斗中,谢良奉命率团阻击、吸引、牵制四川军阀刘湘教导师9个团。经过4天的运动战,谢良终于把教导师按计划牵到了温水。红军主力抓住战机,在娄山关和遵义歼敌两个多师,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谢良因作战有功,受到中央军委嘉奖。
此后,为保卫毛泽东、党中央,掩护红一、红四方面军休整,谢良奉命三过夹金山阻击尾随之敌。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为建立河西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编为西路军,西渡黄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征战役。11月29日,时任西路军第二十三师政委的谢良率部到甘肃山丹十里铺阻击敌人。虽然打退了敌人马禄的骑兵旅、韩德功的步兵旅的3次集团冲锋,但第二十三师也损失惨重。下午3时许,敌人发动第4次冲锋,正在指挥作战的谢良突然感到左脚发凉受了伤。
为了不影响士气,谢良没有声张,直到再次把敌人击退,才发现左脚已是血流如注。由于子弹深深地嵌入脚内,而军团卫生部的医疗条件极差,不仅子弹取不出来,就连消炎药也没有,医生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伤口发炎、化脓。不久,伤情急剧恶化,谢良突然发起了高烧。为了让他退烧,医生从野外搬来一脸盆冰块,把谢良受伤的左脚架在脸盆上,脚上面放置冰块以降温。10多天后,谢良的烧总算退了,但脚却坏死了。
为防止得坏血病,在没有进行麻醉的情况下,医生用一把大剪刀将谢良的脚趾连同前脚掌剪掉,谢良痛得昏厥了过去。醒来时,他的左脚已大部分没了。
因形势严峻,术后不久的谢良便由警卫员、给养员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参加了部队的分散行动。敌人连续搜山,部队伤亡不断增加,为最大限度地保存革命力量,谢良让警卫员、给养员分吃了最后一点炒面后,命令他们各自分散突围。
由于伤脚实在不能动弹,谢良只得将绑带的一头系在脖子上,另一头绑在受伤的左脚上吊着,顺着山沟一蹭一蹭往前爬。最终,谢良被敌人马家军的骑兵发现被俘,受尽折磨。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向马家军指名索要被俘的红军团以上干部,谢良随即被释放并送往兰州治疗。由于伤势恶化,医院为保住谢良性命,只得锯掉那只早已冻坏了的左脚。
在狱中,带领难友与敌人斗争
1939年,毛泽东得知谢良失去左脚后,关切地说:“才20多岁嘛,很年轻,脚没了,怎么办?上苏联去治。”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批准他去前苏联治脚伤。可刚到迪化(今乌鲁木齐)的谢良,因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宣布封锁边界,不得不留在新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抗战初期,新疆是苏联援助中国抗日的重要国际通道。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一度处于劣势。新疆军阀盛世才认为苏联快不行了,就改变了亲苏亲共政策。1942年3月,盛世才诱使新疆教育厅厅长李一欧,让他诬告在新疆的共产党人参与暗杀盛世才四弟盛世骐的“阴谋暴动”。谢良等100多名共产党员因此被盛世才逮捕入狱。谢良等伤残人员和妇女儿童被关在第四监狱。从此,谢良把监狱当战场,一次次组织难友,与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监狱的抗争持续到1945年春时,敌人又耍起了阴谋,企图把被俘八路军家属中的新疆籍女同志释放出狱,以拉她们的丈夫叛变革命。谢良闻讯,立刻组织难友揭露敌人的阴谋,进行公开的斗争,明确要求“全体无罪释放回延安”。可敌人穷凶极恶,不顾一切地闯进监狱,拿着棍棒、鞭子、麻绳,想先期带走5位女同志。
“我们要回延安,要到前线去打鬼子。你们为什么单单放几个,用意何在?”面对谢良等人的质问,敌人根本不予理会,一窝蜂地涌过来对他们实施暴力。
谢良跛着脚,举起拐杖,带着难友们手挽着手,肩挨着肩,紧紧地堵着仅有2米宽的巷口,不顾一切地同敌人进行斗争,终于迫使敌人让步。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并没有立即释放谢良等人,而是千方百计想让他们脱离共产党。但是谢良等人坚贞不屈,敌人一无所获。
1946年5月上旬,谢良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汇报了狱中100多名难友的情况和名单。几经周折,这封信送到了在重庆的周恩来手里。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曾多次要求蒋介石释放全国政治犯,其中特别提到关押在新疆的同志。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赴新疆担任省主席前夕,周恩来又专门跟他谈起释放政治犯的要求。1946年6月11日,包括谢良在内、被关押在新疆监狱长达4年之久的一批党的干部及家属共129人全部获释。
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7月12日,当载着谢良等人的汽车到达延安七里铺时,前来迎接的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登上汽车,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问候。当晚,在中央党校的礼堂里,党中央为远方归来的英雄们举行了慰问演出,朱德总司令与他们一同观看戏剧《逼上梁山》。次日上午,毛泽东到驻地看望他们,不仅和每个人一一握手,还连连说道:“好同志,受苦了!好同志,受苦了!”
狱中生活炼就将军作家
年幼时,谢良因为家中贫寒,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渴望,参加红军后仍坚持学习。尤其是看了毛泽东在他家乡所写的《长冈乡调查》后,谢良更是“被文化人折服”。于是,在战斗之余,谢良要么缠着别人教,要么拿着识字读本自己啃。
被关新疆监狱后,谢良想到了写作,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敌人的罪行,记录下战友同敌人斗争的事迹。
但当时他的文化水平,根本无法做到这些。为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谢良开始“恶补”。通过各种渠道找来书籍,一字一句地啃,一页一本地读,不懂就问有文化的狱友。牢房里的温度经常是零下八九摄氏度,手冻僵了,拿不稳书本和钢笔,他就两手捂在嘴上哈热气,哈一阵写一会儿,写一阵再读一会儿。狱中光线太暗,他就将书本贴着鼻梁看,眼睛看肿了就按摩几下,然后再看、再写。就这样,他先后自学了《哲学》、《联共党史》、《资本论》等著作及几十部史书、文艺小说,还利用《俄华字典》自学了俄文。仅读《哲学》,他就记了15万字的内容摘要和心得笔记,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初写作,谢良只能创作一些儿歌让孩子们去唱。后来,他就开始长篇创作《在新疆女监狱中的斗争片断》了。结果,好不容易写到3万多字快结束时,被狱卒发现,一把火烧了。谢良为此气恼、心酸了很多天。但对敌人的痛恨,使他的思路更加清晰,写作更加流畅,第二稿很快又完成了。但在敌人又一次闯进来搜查时,谢良自己忍痛烧了……如此再烧、再写,书稿内容一次比一次丰富、曲折、动人。第四稿完成后,难友们一个个争相传看。遗憾的是,第四稿最终也没能保存下来。1946年6月,经党中央的营救,谢良出狱返回延安途中,被胡宗南扣压了8天。为防止稿子被敌人搜去,谢良不得不烧毁了第四稿。
但谢良并没有泄气,回到延安后,他利用工作之余,又夜以继日地写起了第五稿。1948年1月,这部历经坎坷的处女作终于在解放区的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发行。
从此,谢良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坚持写作,先后出版了《边城女囚——抗日战争时期新疆迪化女牢中的斗争故事》、《铁流后卫》、《五颗红星》、《独脚将军传奇》等7部小说和回忆录,还翻译出版了多部俄文专著。《铁流后卫》一书曾一版再版,发行数十万册,先后被译成俄文、朝鲜文。
1980年,谢良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作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第一位将军作家。在其申报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记录:“谢良,1915年4月生,江西兴国长冈乡塘石村人。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团、师政委。1955年授少将军衔。”
1988年,谢良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28日,独脚将军谢良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摘编自《党史文苑》
verydaily
相关文章
-
许世友墓中为什么会有张灵甫的手枪
-
人物铜雕像都产自于哪里呢?
-
北齐朝女相陆贞简介 唯一一位女相陆贞传奇故事
-
建国后,这位开国少将建立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遍布全国各个角落
-
台湾武力收复钓鱼岛计划 为什么终止收复钓鱼岛
-
少数民族消失的原因解密历史档案
-
一日一言 l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三样东西
-
女人与花古往今来的芬芳故事
-
台湾陆委会为什么非挡着陈云林见连战?
-
陆姓起名: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
老人去文物局上交文物,不见专家不交,专家追问出处老人坚决不说
-
清宫档案为何对顺治的死因只字未提历史解密
-
相比他的金身孙悟空的金刚不坏身就是个渣
-
没城府的人很容易吃亏,背熟这一句“口诀”,做个精明的好人
-
王昭君到底长什么样子?专家做出复原图,网友:为何这么丑?
-
浙大校训的三个渊源
-
在重庆,有一套珍贵的公用礼服
-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国指哪个朝代:南北朝(杜牧代表作)
-
孙策怎么死的 因父亲获传国玉玺而惹来杀身之祸
-
【三亚·团史天天学】第一百四十七期:听完这曲战歌,毛主席连声称赞三个好!
-
刘长卿是哪个朝代的 身处安史之乱生活不易
-
败退的国民党为何能在台湾“土改”成功?受到农民普遍拥护?
-
宣太后和义渠王的孩子是谁 传闻孩子是被宣太后杀死
-
美男子潘安为何说自己是“二毛”?
-
河南水库水位降数百米,发现绿色器物,专家赶到挖出六条“金龙”
-
男女相亲看什么?俗话讲“女看膘,男看毛”,古人讲这两点需注意
-
光亭:血战碾庄——国民党二流部队是如何顶住了解放军十二昼夜的猛攻?
-
演出|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胡幼松》重现红色经典
-
他们堪称后宫的“撒豆机”,子嗣几十人,名字都难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