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名人资料 > \

老子论生死的故事:对于老子生死观的理解

话说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数次归家省亲,欲劝母亲随之去周;其母在陈国相邑住久,人熟地熟,不愿远迁。日月如梭,光阴荏苒,转眼间已过三十余年。一日,老聃忽得家讯,言家母病危,于是报请天子,归家省视。待回到家时,母已辞世。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想九泉之下母亲之灵,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发自己愚钝;顺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将、侍女皆感奇怪,待其醒来,问其缘故。老聃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老子论生死的故事:对于老子生死观的理解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实际上古往今来,多少圣贤都对生死有过很好的论述,老子的论述就更加精辟而富有哲理。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这样写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意识是说,能知道人的好歹是聪明的人,而能做到明判自己的正确与错误的人就是圣贤了。能战胜他人的,是因为你有足够的武力,而能战胜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才是一个强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战胜你。知足者心里能得到满足自然感觉富足,而经常历练保持强而有力者就是一个有志之人。量力而行不失天之精气者能长久,而身殁而道犹 存者才是真正的长寿。

清末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说:"认得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我们理解老子的生死观有三层含义:

首先 ,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便不可能有正确的宇宙观。道家讲"天人相应"。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就是说,人的"生死"与天的"夜旦"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子讲的‘死而不亡’,就是明白告诉我们,‘不亡’的只是精神,是理论,即是‘道’。人的肉体总是要死亡的。这就个"上帝造人""死后升天"等荒诞无稽的宇宙观划清了界限。

其次,没有正确的生死光,便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人为什么要活着?这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在世,是为了掠夺别人,作威作福,迷恋富贵,苟安偷生,还是按老子之处的生路,自知、自胜、知足、强行。为人们共存的这个宇宙,共处的这个社会,共生的这个国家多做点贡献?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就深刻的回答了这个问题。正如群众所说,有的人虽然死了,却任活在人们的心中:有的人虽然活着,在人们的心中却早已死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老子论生死的故事:对于老子生死观的理解

再次,没有正确的生死观,便不可有正确的养生观。庄子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吾已死。故善养吾生这,乃所以善吾死也"(摘自《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说:大自然赋我以形体,"生"使我能劳动,"老"使我享清闲,"死"使我得以安息。因此,一个善于养生的人。也要善于对待死亡。按照老子《道德经》三十三章的生死观去做,既可以"善养吾生"又能够"善吾死"。这便是养生观的根本内涵。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