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为何选择从于都出发?
1934年10月17日至21日拂晓,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中央红军将士,从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600多米宽的于都河,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央红军长征为何选择从于都出发?
1933年10月,国民党纠集100万兵力,200架飞机,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博古、李德在战争一开始,就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实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全线出击,使中央红军陷入被动局面。到了1934年4月至5月,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南大门会昌筠门岭及福建建宁等先后失守。中央根据地南北门户大开。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向共产国际报告了战略转移计划,得到共产国际的明确答复后,成立了“三人团”,准备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我军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的封锁线。确定主力突围转移之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最终将突围转移地点选在了于都。
当时,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方门户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至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瑞金已成为敌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县份集结;南线,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我军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西线,有大山和隘口阻隔,不利于大部队行动。于是,中革军委将突破点选择在信丰、安远之间敌人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上,于都进入了决策视野。
于都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山水相连、民风淳朴,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当时战火尚未烧到于都,中央红军集结于都相对安全。
于都地处中央苏区西南角,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相对中心位置,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
于都是中央苏区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赣南军区所在地,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质条件都很好。从政治条件看,于都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为革命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红军在于都集结,能满足保密等政治需要。从物质条件看,于都稻米充足,同时于都人口众多,可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中央红军以足够的补充。
于都县城距离信丰、安远间的敌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0公里。从于都出发,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乘敌不备突破敌在信丰、安远间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西转移。
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革军委先后下达命令,要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陆续移交防务,秘密、隐蔽撤离战场,与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又称“红星”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又称“红章”纵队)一起到于都集结。 10月中旬,中革军委颁布命令,将中央党政军机关编成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10日傍晚,第一野战纵队分别从瑞金梅坑、田心圩、九堡和会昌的石门圩出发,向于都境内开进;第二野战纵队先从瑞金九堡、云石山出发,向于都境内开进。13日,两个纵队先后到达于都的岭背、禾溪埠、古田一带集结休整。在此前后,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秘密向于都集结。
据史料记载,渡河时,中央红军是按照中央第一野战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居中,红一、红九军团为左翼前锋、后卫,红三、红八军团为右翼前锋、后卫,红五军团为总后卫的队形出发的。在中央红军出发地纪念园江边,有一个长征渡口。游园的群众告诉我们,当年毛泽东就是从这里过河的。1934年10月17日傍晚至18日拂晓,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随同中央第一野战纵队,从于都孟口至古龙嘴浮桥渡过于都河,经于都的黎村、上坪、畚岭等地,于20日到达安远合头;中央第二野战纵队于18日晚至19日拂晓,从于都花桥至洛口塘过河。在此前后,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过河。21日晚,前锋突破敌封锁线,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离开中央苏区,随军西进。
10月21日至22日晨,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全部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离开中央苏区继续西进。
相关文章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下)
-
兰陵王大胜而归,拜见皇帝时说错了2个字,招来杀身之祸!
-
是谁首揭汪精卫叛国丑闻?新闻勇士严怪愚
-
有奖 |北洋水师输给的不是日本,而是自己人之手?
-
苏武牧羊的故事简介 苏武是哪个朝代的
-
我们看到的古代史料是如何撰写及流传的?
-
焚书坑儒:秦始皇身边的最强神棍——李斯
-
反对自由主义
-
林彪救过这位开国少将一命,这位少将也救过林彪一命
-
中国历史上谁在位时间最短 完颜承麟(不足一个时辰)
-
最特殊的兵团,司令员是上将军衔,就连三位军长也全部是上将军衔
-
桃花源记其实是死人国?桃花源记细思极恐的历史真相
-
特等功臣杨春增:血战京几山,最后关头支开小战士,原因让人泪目
-
独家观点:论汉奸的三种形态,兼论公知存在的价值。
-
封神榜中开天辟地的神仙有六个,盘古大神只是其中一个
-
正在阅读:楼兰古国兴衰与环境变迁的考察
-
解放军王牌军军长指挥对越反击战,感叹这仗打得像是在剿匪
-
一封来自悬泉的信‖长报人伯书
-
一战歼灭国军74师,他是我军最会打仗的将军,不愧为十大将之首
-
古代的老子,鬼谷子和徐福他们究竟是怎么消失的?这下真相大白了
-
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
官员与小吏:古代王朝政治中的死循环结构
-
历史解答:1958年批判粟裕最积极的5名将帅是谁?为何这般?
-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他为什么可以写这些优秀诗句
-
这个朝代存在了三百年,被史书忽略,最终是一部小说使之家喻户晓
-
山水人文皆有诗——宣州狸桥地区的诗歌创作盛况
-
朱元璋出身灵异之谜:出生时竟满屋异香不散!
-
工作要掌握“分寸”
-
中国古代20大最强武将,第九位武悼天王冉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