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中)

原标题: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中)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94期(中)

人 缘

宣城与南京原住居民同宗,原始土著居民同为越人,中原地区每逢战乱,汉民族纷纷南迁,与境内越人不断融合,渐渐取代原土著居民越人,中原汉人又成为新的土著居民。

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宣城和南京地境的原始人,随着谋生手段逐步提高,渐渐形成以原始采集农业为主、辅之以渔猎和畜养的原始经济,生活方式由游牧为主转为定居为主。经过漫长的演变,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原始社会经济基本解体,奴隶社会经济业已形成。商代末年,太伯、仲雍“奔荆蛮”,与土著荆蛮人“共立以为句吴”,统治阶层为周人及周人的后裔,土著居民为越人及其后裔。秦汉时期,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开始迁移今宣城和南京地境。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末年董卓乱关中,中原地区的许多地主官僚避难宣城和南京地境,这些迁入的汉人成为开发宣城与南京地境的有生力量。在中原汉人和官府强征土地的压力下,越人或与中原汉人融合,或被向山地、高山迁移,反客为主的中原人称其“山越”,直至唐代,“山越”才被完全同化。

西晋末年,司马家族的“八位王爷”为争夺皇帝位,彼此间进行了长达十六年的战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主中原,导致亡国。建兴五年(317)4月,琅邪王司马睿在王导等晋朝贵族和江东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在南京(时名建康)承制改元,即晋王位(尚未称帝),改元建武,建立东晋王朝。南京成为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都城,同时,我国由此也进入了南北朝分裂时期,直至隋灭南朝陈,统一中国,时间长达280多年。东晋南朝时期,宣城为京畿之地,辖今皖南芜湖、铜陵、池州、马鞍山、宣城五个省辖市,地控八百里皖江,既是皇族子弟的封地或食邑,又是除京城建康(南京)之外,中原南迁世家大族乔迁的首选之地。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中)

衣冠南渡图

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人桓彝率族人南渡定居宛陵。太宁三年(325),桓彝以散骑常侍、万宁县男的身份出任宣城太守,在今宣城市区陵阳山主峰建宣城古城,陵阳山为宣城历代王朝地方政府府衙驻地直至民国元年(1912),今为宣城市民休闲的府山广场。桓彝死后,子孙出将入相,成为左右东晋政局的四大门阀世族之一,在宣城并建有自己的田庄。宁康元年(373),桓彝第四子桓秘被废黜后居于宛陵,“放志田园,好游山水”。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及简文帝司马昱(司马睿少子)为琅琊王时食邑即为宣城郡,南朝齐第五任皇帝萧鸾登基前受封宣城郡公、宣城王,梁太子萧大器受封宣城王长达17年。三国孙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均以南京为都城,史称“六朝”。六朝的重臣争着要到宣城当太守,正所谓“六朝以来,风流朝贵,皆求出守此郡”。

唐代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割据混战,北宋末年金人南侵,中原一带再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宣城和南京地境。“莫道江南非乐土,南人多是北人来”,形象地概括了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徙宣城和南京的历史。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中)

安史之乱

随着中原汉人大规模南迁的终结,代之而起的是两地区域间的移民。宣城贡氏始祖贡祖文,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随宋高宗南下建康(今江苏南京),奉命坚守秣陵(今江宁境内),将家小安顿在宣城南漪湖畔建村居住,后人称此地贡村。《广陵侯神道碑铭》曰:“(贡)祖文由大名之蒲城徙居秣陵,又自秣陵徙宣城南漪湖”。金陵(南京)梅氏,是宣城文峰(山口)梅氏分支,始祖梅瑴成(1681~1764),清代梅文鼎之孙,曾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乾隆十八年(1753)致仕后迁居南京明瓦廊,其后裔入南京籍。

文 缘

宣城与南京文化上同源,考古学文化上既同属长江下游吴文化圈;东汉时,丹阳郡太守李忠在郡治宣城办开学校,传授中原文化,南京土著居民始受中原文化;六朝时,宣城作为都城建康(南京)京畿之地,南京的人文文化对宣城产生了深刻影响,植下了宣城“诗歌文化”传统;唐宋时期,李白、杜牧、张孝祥、苏轼等诗人,游历宣城、南京,在两地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元明清至今,宣城与南京两地文人频繁互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地间的文化交流

考古发现,距今6000年到5000年左右的北阴阳营文化,主要分布在今江苏省宁镇地区和安徽省东南部,因遗址位于南京市云南路北阴阳营8号得名,此处是南京市发现的最早的文明,故称南京文明的发源地。商周时期分布在宁镇丘陵和皖东南的湖熟文化,是融合了中原周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南方特色的一支青铜文化。有学者推测,皖南宁镇地区“湖熟文化”的创造者或即南淮夷的一支,他们就是吴文化的土著民。金文记载,周王朝征伐淮夷、南淮夷,“略金”、“俘吉金”,其目的可能正是为了打通“金道锡行”,控制南方的贵金属资源。春秋战国时期,宣城与南京融入了吴越大文化圈。《吕氏春秋•知化篇》所谓“吴之与越也,接土为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于我亦然。”吴、越之民又错杂相居,互相迁移。公元前2100—1600年间,相当于夏朝,宣城与南京同属点将台文化。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刘彻在宣城设丹阳郡,宣城是包括今南京在内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政府驻地(相当今省会城市),直接说明了宣城为其时的江南或曰江南西部的政治中心(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详)。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中水侯李忠来郡治宣城任丹阳郡太守,创办学校,同样为南京地区有记载的办学之始(《南京市志简志》)。《重修江宁府学碑记》载:“金陵古荒服地,东汉建武中,中水侯李忠为丹阳太守,始起学校,习礼容,革其旧俗。”

三国孙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南京,南京不仅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史称“六朝古都”。宣城为京畿之地,受其影响深刻。南朝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冬,范晔被宋文帝贬出京城(南京),出任宣城太守,在郡六年,撰成《后汉书》,堪称宣城大地上诞生的第一篇传世名著。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脁由南京出任宣城太守,在宣城的两年,是其一生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其存诗的四分之一作于宣城,且开创了一代山水诗先风,著有《谢宣城集》,开启“宣城自古诗人地”先风。

开皇九年(589),隋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平建康(南京、南朝陈都城)城邑宫室为耕田,盛极一时的“六朝古都”几乎荡然无存。唐代,南京由国都降为上元县,社会地位急剧下降。隋唐时期,南京的地位远不如宣城。唐代,宣城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钱币铸造基地、军用武器制造基地、物产多贡品、商贸繁荣地、文风昌盛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迅速提升,朝廷官员争往宣州为宦,诗人墨客争向宣州一游,先后涌现出盛唐和唐五代两个本土诗人群体,南京反而接受宣城幅射。唐宋时期,大诗人李白、杜牧、张孝祥、苏轼等诗人,游历宣城、南京,在两地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中)

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将敬亭山大和尚金碧峰诏至南京,专门为其建寺庙;明末,评话宗师柳敬亭游历宣城、南京,他们分别从不层面促进了宣城与南京的文化交流。清代,金陵才女王贞仪与宣城才子詹枚结为伉丽,成为“宣城数学派”的重要成员。宣城入籍南京的梅文鼎之孙梅瑴成之孙梅冲,聚金陵才女侯芝为妻,生子梅曾亮。梅曾亮,道光二年 (1822)进士,曾师从姚鼐,是继姚鼐之后影响最大的桐城派代表人物。《清史稿•梅曾亮》对其评价是:“京师治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民国9年(1920年),宣城西梅村人梅光迪应邀出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次年更名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他们是宣城和南京两地间文化大使的代表人物。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