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原标题: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革命家方志敏曾经说过“清贫洁白简朴的生活,这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也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许多革命者在成名之后,却选择隐姓埋名。

1994年,在河北省一家医院中,一位老妪因为多发性脑梗塞紧急住院,家里人为了照顾这位年迈的老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后还是欠下医药费3万元,医院不得不对她下了停药通知书。

老人的病情非常的恶劣,亲人不肯放弃救治的希望,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得不向社会寻求帮助,但没有想到,当社会得知这位老人年轻时的英雄事迹后,所有人都为她的贡献和隐姓埋名,为之震撼。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王芳原型 赤子之心

在上个世纪60年代,《英雄儿女》可谓是全国观众的共同回忆,让无数人潸然泪下。这位患病的老人就是电影中王芳的原型解秀梅——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

著名作家巴金也以她为原型,收集了解秀梅在朝鲜战争的英雄事迹,撰写了小说《团圆》。

这样一个备受人们推崇的人物,却在战争后很快地销声匿迹,而这一隐没就是40多年,只剩下她的光荣事迹,被人们传唱。

解秀梅并非出生在富贵之家,而是成长在河北省高阳县一个贫苦村民家里。虽然她出生平凡,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在一次偶然的经历中,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她立志要做一名像刘胡兰那样的女战士。

与她后来作为护理人员救人的形象不一致,解秀梅其实是文工团出身。

在家乡解放后,她就积极参与乡镇上的业余剧团,而在加入人民军队到朝鲜战场时,她又和文工团的战友们将战士们英勇作战的故事表演出来,将鼓舞战士们的信心。战士们也为他们这样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在战场上也有了更多杀敌的勇气和力量。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当之无愧的女英雄

除了对文工团的工作尽心竭力,解秀梅也有一股认真的冲劲。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就撂下重担,反而在过鸭绿江时,和男同志一起扛着重重的行李跋山涉水。又由于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热心,在路途中,她还将羸弱战士的包袱,分担到了自己肩上。

解秀梅这样的雪中送炭,加上她在行军路上也不断地为战友们鼓劲打气,因此被评为了文工团的行军模范。

解秀梅的赤诚之心,在这个时候就一览无余。到达战场后,因为大家对她热心细致的性格有所触动,因此上级派她和相关人员到前线,慰问伤员。

虽然作为一个文工团的团员,解秀梅却在一线为伤员包扎,很快投入到对伤员的护理中。

即使与以往经历毫无相似,文工团出身的她依然发光发热,不遗余力地展现了对同胞与祖国的爱。

朝鲜的冬天,温度很低,经常有伤员冻得脚发冷。解秀梅看到这样的情形,总会将伤员的脚放到自己的手中焐热。如果自己的手,已经变得一样冰凉,解秀梅就会把伤员的脚放在自己的袖筒里继续温暖着。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在一次紧急的情况中,有一个战友在雪地中把自己的鞋换成了胶鞋,只为让自己在冰天雪地中能够更快速地追击敌人,也因此他的脚和胶鞋粘在了一起无法解冻,腿部受伤了却无法救治,情况十分紧急。

解秀梅见此情形,立即将棉袄脱了下来,将这位战友的脚抱在怀里捂热,这位伤员动情地说“你保住了我的伤,脚伤痊愈后,我还要到前方英勇杀敌!

解秀梅在一次打柴回来时,发现轰炸机投下了炸弹。而病房里面还有未转移的伤员,她义无反顾地冲进屋子,将重伤而又无法动弹的李永华同志背了出来。

轰炸并没有结束,在解秀梅解救李永华时,敌军依然在不断地投掷炸弹。伤员着火了,解秀梅很快为他扑灭了火,又继续赶路。没想到他们的这一移动惊扰了敌军,敌军朝他们的方向丢下了一颗又一颗的炸弹,解秀梅不顾自己的安危,放下伤员,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掩护,紧紧地抱住他。

《英雄儿女》剧照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尽管解秀梅自己遍体鳞伤,棉袄也因炮火变得破破烂烂,手上血流如注,却因为掩护得当让伤员安然无恙。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负伤的解秀梅明白,没有到安全的地方不能停留。她不顾伤痛再次背起了伤员,奋不顾身地往前跑,终于成功将伤员解救到防空洞中。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无数人为之触动,尤其是在这种冒着巨大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解秀梅依然不愿意放弃他人的生命,不愿意单独逃离,而是选择一次又一次地保护伤员,尽管情况危急,也不愿丢下战友。

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授予的154位一等功臣里,解秀梅赫然在列。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拥抱主席

1952年5月23号,解秀梅所在的文工团受到了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在接见结束时,解秀梅作为唯一一位荣获一等功的女战士,上台献花,与主席握手。

没想到,解秀梅做出了意料之外的惊人之举,紧紧地拥抱着主席,千言万语瞬间转化为了眼泪,在主席的怀抱中失声痛哭。

志愿军里唯一的一等功女兵,回国后不提功绩,晚年却向社会求助

隐姓埋名

载誉而归的她,被当地的老百姓们,亲切地称为“人民功臣”。

退伍后,1976年解秀梅回到故土。在河北担任一家印刷厂的副厂长,后来她生了重病,便回家休养。

不得不说解秀梅,的确是一个低调的英雄。从退伍到休养后的40多年中,她一直都不曾提起自己的光辉事迹,也是因为这样的缘故,共事多年的同事以及多年的邻居都不知道,解秀梅的功勋与感人事迹。

到了最后,解秀梅病危住院被停药时,亲人伤心欲绝,不得不向媒体社会寻求援助。1994年12月10日,《东方时空》栏目报道了解秀梅的故事,轰动一时,无数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解决了停药危机。

然而,无奈的是,解秀梅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最终医治无效,于1996年病逝。

这样一位传奇女战士,虽然生命永久停留在了1996年,但是她的感人事迹都长存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铭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有她无悔的芳华。

文/枕猫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