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变了?知乎没变
文|邻章
外部投资涌入、用户规模不断提升、内部商业化探索加速,正让知乎成为了一个靶子。业界有关其用户质量、平台氛围、内容水准、商业化等能力的讨论愈发的多了起来。
这或许是平台成长过程中无法逾越的经历。
站在2020年上半年收官之际,其实我们也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知乎究竟怎么样了。
一、用户规模攀升但平台专业特征未变
从邀请机制到开放注册再到下沉至低线城市,知乎迎来了用户量的激增。早在2019年,知乎官方就宣布用户规模超过2.2亿。
但平台规模的迅速扩大,也让业界开始出现这样的论调:知乎平台高知形象不存。
从现实来说,多层级用户的涌入必然对原有的存量分级产生一定的稀释作用,这可能是任何平台在规模扩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那么,当下知乎的用户属性究竟如何,对比过往又是否真的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7年,业内有人利用python分析知乎的种子用户和当时知乎平台粉丝数量超过10000人的头部用户的对比结果。当时显示出的结果是:“从其种子用户到六年之后的当下,知乎的用户分布构成呈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其活跃头部用户分布范围多落在设计师、媒体人、产品经理、创业者、投资人、程序员这些领域。
那么如今知乎的用户分布又是怎样的?
在此,昵称为Cxb168的这位老师,列出了在2019年7月(3-9)日这一时间段内近1000万知乎用户画像,或许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大数据视角。
其用ElasticSearch+Kibana实现的数据存储与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互联网行业、计算机软件、高等教育、临床医疗、创意艺术、电子商务、财务、法律、基础教育、高兴科技”排在知乎用户行业分布前十一名位置;“学生、产品经理、工程师、CEO、创始人”位列知乎用户职业分布前五;“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位列知乎用户学校分布前三。
透过这份样本容量高达1000万的数据,不难发现,虽然近年来知乎用户规模激增,但其用户构成属性却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高知”在知乎的用户分布中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社区氛围依旧
随着用户规模增长而来的第二种担忧则是:知乎社区氛围是否会随着多层级用户进入而下降?
坦率来讲,这其实是一个相对主观的问题,较为难以量化,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此,或许只有与其他平台在相同内容上进行对比,才有发现差异。
在此,已经成为各大平台标配工具的热搜榜,或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
以6月22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为例,当时其同时登上了微博热搜和知乎热榜。但观察这两大平台对这件事情的传播,我们却能发现较大的差异——微博平台传递的是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的喜讯,但对于其所能带来的价值意义、工程难度等却鲜有讨论。但在知乎平台我们则看到了以“我们的太空、环球日报、高德地图在路上、中国网、太空精酿”等为代表的一批知乎认证账号和用户,从多个方面、层次,介绍、讨论了北斗三号收官之星成功发射后带来的各种影响与作用。
所以总结来说则是:微博更为侧重信息的快速传递,而知乎平台则更为侧重于事件的价值讨论。这种差异,在此前的“巴黎圣母院火灾”、“《后浪》刷屏宣传片”、“ 周杰伦粉丝疯狂打榜”等等热搜事件中都有着相同体现。
诸如面对“巴黎圣母院火灾”,微博平台用户传递的是信息与惋惜,而知乎平台用户的讨论内容,则涉及了巴黎圣母院见闻、建筑的三维模型、失火原因、灾后修复、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对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启示等各个角度。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透过不同平台用户在共同关切事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我们不难发现知乎平台议事厅的特征依旧存在,其依然拥有远超其他平台的见识。
所以在此,说知乎社区氛围下降,个人觉得不那么客观。
并且在对“专业、认真、友善”的社区氛围维护上,知乎一直在努力并可以说是走在了整个中文互联网的最前端。
从公开信息来看,知乎以“社区规范、算法能力、产品机制”三位一体模式,通过《良性讨论公约》、社区管理机器人“瓦力”、五大维度计算的信用盐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区管理和技术体系,实现了从事前引导、到事中拦截、到事后举报,全流程干预和处理社区内不友善行为的机制。
这套机制的运行,让当前在其他平台已经凸显的网络暴力、收低等智商税等行为,在知乎平台难以找到生存土壤。
在知乎,没有真材实料,是极有可能被扯掉底裤的。诸如巫师财经在B站很火,但今年3月被知乎用户挖出“人设作假、洗稿、抄袭”等问题;又如前段时间在其他平台闹得沸沸扬扬但随后被反转的“教师体罚学生致吐血”事件,其实知乎专业用户通过血迹分析作出的判断,对事件的反转就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看来,这是知乎社区氛围价值的体现。
三、多元探索内容模态,商业化能力提速
对于知乎,业界讨论最多的可能是其商业化。
这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知乎在商业化上经历了从保守到接纳过程;二是接纳之后知乎商业化能力强弱的问题。
在商业化上的从保守到接纳,让知乎的商业化屡被口实,不少评论乃至用户认为知乎这是自己打脸。
但事实上,对于商业化,知乎的态度其实一直是明确的。周源在此前就说过:“知乎并没有‘以赚钱为耻’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现实,也不高尚,更不值得推崇。”
的确,只付出不收获,一直用爱发电,无论是对平台方还是对平台的内容贡献者而言,这都不现实,否则西瓜视频与B站之间就不会出现高价挖角事件了。
当前知乎通过广告、Live、盐选会员、好物推荐等多种内容模态探索与提速商业化,这于平台和平台用户而言,其实都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若是一个用户已经突破2亿的平台,还不能实现商业化的良性循环,那恐怕才是真的会有大问题。
那么知乎的商业化能力究竟如何?
于知乎平台自身而言,个人认为当下其虽然距离顶级选手还有距离,但其商业化能力正被快速激活——从数据来看,广告收入是知乎商业化增长最快的部分;知识付费也增速迅猛,截至今年2月底,知乎平台的付费用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在帮助优质内容贡献者实现知识变现层面,知乎平台则可以说是能力凸显——知乎作者七月荔一篇20万字的作品《洗铅华:恶毒女配生存录》在今年四月以29元的单价上线知乎盐选专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益接近40万;知乎用户蓝大仙人一篇《最新2020年6月液晶智能电视选购攻略》,通过知乎“好物推荐”带货超过2200万。
虽然他们是顶级标杆,但在此,我们不难发现知乎平台优质内容变现力与用户的消费力。
四、外部投资涌入但内容独立性未变
平台内容价值凸显与用户规模激增,也让知乎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其最新一次的投资是2019年8月份获得的F轮4.5亿美金投资。
但随着投资者不断增多,许多人也开始担忧知乎平台在内容呈现上是否会受到资方干扰,丧失独立性,影响社区氛围和用户讨论,毕竟当前中文互联网因投资而造就的派系划分、瓜田李下已不稀罕。
对此,知乎其实有过回应——“社区管理规范是知乎的底线,不容更改。知乎发展到现在,没有哪一个投资方(包括知乎自己)能够妨碍社区氛围和用户讨论”。知乎相关负责人在此前分享中也谈到:“内容是用户写的,赞同也是用户给的,我们只是创造了这样的连接机会和场景。”
对此,翻译一下,或可这样说:知乎在内容呈现上的准则是“以社区规范为准绳,只做互联网热点以及用户态度的搬运工”。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言行是否一致的问题。
而要验证知乎是否言行一致,其实有一个较为简单的办法——去知乎搜一搜其投资者们是否存在争议信息即可。但个人去搜索了一圈,发现其投资方们的争议信息,在知乎平台上是正常展现并深度讨论的。这说明,知乎的内容独立性并没有因为资本的进入而受到影响,知乎还是那个在社区规范下前行的互联网热点以及用户态度的搬运工。
写在最后:
当前,业界似乎进入了这样一种定式思维的怪圈——平台不能做大,不能商业化,必须用爱发电,否则就是变质。他们一面不允许平台拥抱变化,但另一方面却又喜欢批评平台错失机遇,把握不住趋势风口。
也或正是这种思维作祟,当他们看到知乎用户规模超过2亿、资本涌入与商业化探索提速之后,就“本能”的对知乎有了各种所谓的担忧。
但带着这些所谓的担忧,站在2020年行将过半之际,比对知乎的当下与过往,却发现业界对知乎的所谓担忧,就显得有些多余了——用户高知、对问题讨论认真、专业、友善、内容独立等依旧是知乎的特征,你说知乎变了?其实知乎没有变。
作者:邻章【微信号:ZLxgic,公众号:TMT317】系独立撰稿人,专注科技互联网评论,致力传递有价值的思考,关注智能手机、消费&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相关文章
-
日本人把声音做出了形状,看起来居然像只刺猬!
-
硅谷早知道S4E26|对,我们又和开发者聊了聊今年的WWDC
-
【钛晨报】蔚来完成1亿美元融资;华为在美向Verizon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传京东、百度回流香港上市计划或推迟
-
退税不用排长队,「Wevat」提供一站式英国自助退税服务
-
1100家企业角逐,分秒帧入选腾讯SaaS加速器第三期TOP45席位
-
上万元的折叠屏手机,没有应用可玩?健脑手游或成大风口
-
小米瞄准Kindle,亚马逊却一点不慌
-
别等到职场人际关系无法挽回,才后悔当初没看这篇文章
-
咪蒙公司解散;苹果中国全线降价约3%;熊猫直播宣布正式关闭
-
BW-20N100W+固定衰减器
-
2018云计算规模800亿美元,全球三强是美国企业
-
【PW早报】任正非罕见接受采访:华为不会遭遇中兴那样的情况
-
因为海外运输问题,特斯拉第一季度交付量下跌31%
-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第5天:八大关注焦点得到回应
-
这4款实用小工具,能让你的电脑变得好用又骚气
-
科技云报道:科技巨头们为什么要“跨界造芯”?
-
「ClimaCell」获2300万美元C轮融资,帮企业降低天气问题带来的损失
-
巨亏102亿,股价大跌17%!4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现出原形
-
想在商场口红机给女友抓一支?做梦!
-
华为澄清“中美技术差”传言,易到因贾跃亭欠款推迟车主提现|天下网事1
-
余承东赵明科普1亿像素申开朗致命一问:小米高端旗舰还继续用?
-
【冲啊!影像人!】GOV第四期招募启动
-
张朝阳:走出焦虑,不再焦虑
-
AI定制美丽,全网最具性价比的美颜滤镜SDK上线!
-
世纪互联CEO兼总裁王世琪:5G时代,我们365天7X24小时在线
-
VR社交应用《VRChat》称其VR用户约占总用户数30%,数量增长125%
-
预算不超5000元,OPPOReno系列、华为P30系列和小米9,咋选?
-
为什么人越来越不好用?因为时代变了!
-
倪光南:AI时代不能再缺芯少魂,RISC-V就是中国CPU的最好机遇|MEE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