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握重兵率军戍边的边将,为什么在宋朝以后就很少起兵造反的?
骠骑兵
摘要:中国古代,率军戍边的将领,尽管手握重兵,却为什么在宋朝以后很少有起兵造反的情况?
中国古代,率军戍边得将领,尽管手握重兵,却为什么在宋朝以后很少有起兵造反的情况?
恰恰相反,古代就是因为在边境率军戍边的将领和部队经常发生兵变,所以从宋朝开始就采取以文抑武的制度革新,全方位地抑制带兵将领的权限,加大对将领的掣肘羁绊,这才会给人“感觉”古代边将很少造反。
掌握武装力量的将领造反,至今在第三世界国家都还是主流,至于是不是边将还不一定,不过边将更容易获得资源和人望,这是肯定的,你要他抵御外敌,自然就得把自己最好的资源给他,这是应有之义,至于后来他是否利用这种资源造反,就得看他的忠诚度如何了。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这个问题一直是主上最纠结的问题,到了宋朝,才出现了文官制度,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后来重文抑武的副作用,北宋南宋一直到明朝,也都吃尽了这种制度的苦头,但是满清入主中原后,以弓马为傲的满人,居然还是捏着鼻子接过以文抑武的盘,这就不得不说,这个我们今天看来,副作用相当大,相当恶心的古典文官制度,在古代,肯定已经是统治阶层没有选择的唯一选项,事实上也正是北宋之后,边将造反的例子就几乎绝迹。
要知道,在唐朝时候,边将安禄山的造反,几乎将气象恢弘的盛唐一举灭掉。
那么文官制度之前,那些君臣相制的帝王术经验就放弃了吗?没有,那一套东西被文官们变本加厉,然后用在武将身上,过去的帝王玩这一套,还有点羞羞答答不好意思,最起码明面上要装的很大度,我是明君我不会嫉妒贤能,比如唐太宗和李靖,古代一些大臣要避嫌朝堂纷争,就回家闭门不出,装鸵鸟,李靖比他们厉害,回家之后他不闭门,成天成夜把家里门都开着,意思是你们看吧,我什么见不得人的都没有。
到了北宋,文官开始替皇上干这事了,他们怕什么?有着一心为国的道德制高点,就可以把这事做到毫无底线不用负任何责任。北宋时狄青从西夏边境给召回京城,也学着李靖天天开门在家待罪,然而没用,时代不同了,不是皇帝自己要做这事,装也要装的要点脸,是文官们口笔杀人诛心,最后一代名将狄青,算是给吓死在自己守护的这个国家的京城当中。
边将造反这件事,让大家看到成功案例较少,还有一个原因,是边将起兵造反,在我们这个大国不太现实,缺少一个积累军事实力和人望后,自己综合实力升华的阶段,小国的边将造反,那成功的机率就大多了。在大国还需要进中枢去整合一下上层政治势力,在大国之中,这一步没做到位,结果就类似于安禄山,就算起兵造反,一路狼烟,最终也只是替人做嫁衣,还会引起其他手握重兵的将领群起而攻之。我们的历史上,彼时军力战力最强的项羽啊,李存孝啊,最后都是给磨死的。
古代农业社会,边将手里掌握的军力再强,开头三板斧打完,就要开始面对各地割据势力的反扑,这些掌握着粮食和大量农家子弟的势力,才是我们国家古代政治势力的终极BOSS,怎么在上层政治中,争取到这个势力的足够支持,远比边军那点军力重要。
你看我们看到的隋唐两朝,似乎是两朝天下,实际杨李两家,都是原来北周朝廷的八柱国之一,隋杨一朝,一共才多少年?到杨广手里,已经可以压榨国力,开掘运河,远征河西,三征高丽,哪一件都是其他朝代不敢轻启的大事。隋末乱世,号称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处尘烟,最后却尽归太原李家。那么这两朝在北周八柱国时期打下的上层人望基础,对于他们获得天下有多重要,就可想而知。我们历史主流观点,每个朝代最后的动荡,都是起于被逼反的农民起义,最后却必然归属最善于整合各方势力的那位王者,那么边军边将造反,其实对我们这种大国而言,最多也就是替代一场农民起义,毕竟边军的战力再强,也不过国之一偶,跟那种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的破坏不好比,但结果却是一样。最终成功的关键,是看最后对各方势力的整合,跳过了这一步,直接起事,都死的很难看。其中著名的两位,就是安禄山和吴三桂。
文官制度的出现,就是掐死武将从边军积累人望,进入中枢后,整合各方势力的道路,现代社会的文官制度内核当中还是有这个影子,所以说这个制度,对大国强国来说,是个好制度,只不过我们古代就弄出这套制度后,运行机制非常粗陋,产生阉割尚武精神的巨大副作用,进入现代社会后,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这其中的分寸拿捏,就是考验一个国家上层的硬杠杠了。
最后,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你说的不敢不能的例子,另一个是几乎取得成功的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康熙的十四阿哥和大唐的节度使安禄山。
从三个不同方面对他们进行分析,对比后就能得出结论。
第一,能否做到自给自足,不依靠朝廷。
尽管同样手握重兵,镇守边疆,但安禄山和老十四有很大的不同。安禄山在自己的地盘上有着绝对的自主权,无论粮草、钱财还是军械上都能自主解决,不用受制于朝廷。而作为大清坐镇西北的大将军王的老十四,虽然手握重兵,但却仅有统兵权,而没有其他实权,各项大军用度全靠朝廷调拨,且西北贫瘠,也无力供养大军。一旦他露出反意,朝廷根本不需用兵,只要断绝对他的军需供应,就能让西北大军不战自败,因此,他也根本没有实力反抗朝廷。
第二,统兵大将是否有帝王之才。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大将多如牛毛,而真正能造反成功的却屈指可数,最著名的当属燕王朱棣,最终成功篡位。除此之外,鲜有成功者,即使强如安禄山,也最终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这也足以说明,帝王之才不是轻易能够拥有的,没有这份才能,就不要轻易踏上这条不归路。
第三,是否有个合适的时机和软弱的对手。
造反,要想取得民众支持,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借口,无论这个理由有多么拙劣和虚伪,但都不能没有,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如朱棣和安禄山一个抓住建文帝削藩的机会,一个则是利用了唐玄宗的年老昏庸,同样以“清君侧”的旗号起兵。而老十四则无机可乘,朝政已经大定,他没有合理的理由起兵借口。
综上所述,你还觉得边将起兵谋反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洛阳钱币史话||半两钱:秦统天下得推行货币发展里程碑
-
古代枪上为什么要绑红缨?并不是为了美观,真实原因让人后背发凉
-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到底是由谁创造发明的?
-
皇帝帽子前面的“门帘”有什么作用?别小瞧,里面学问挺多的
-
别光顾着抢红包,更多“钱年俗”等着你来了解哟~
-
乾隆南巡为何演变成了娱乐事件?微服私访只是民间传说?
-
三国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
郎士元是哪个朝代的 郎士元诗的特点及代表作有哪些
-
陈赓大将因什么事欠周总理三个响头?
-
《亮剑》李云龙半夜查房,发现朱子明被窝凉,为何果断下令战斗?
-
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有雄才大略(首个称皇帝的君主)
-
1946年毛泽东如何“摆平”陈毅与粟裕的战略之争?
-
霸陵考古发现铜滴漏帝王长眠地下也没忘了时间
-
史上最怪异的四大名字,第二个最霸气,第一个听起来不像人名
-
将星璀璨忆岁月歌声嘹亮启新篇
-
在四大文明中,为什么古埃及文明,先于其它三大文明成熟起来
-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
他曾是蒋介石的将领,解放军昔日的对手,后来成为开国上将!
-
东汉末年最大军阀袁绍怎么死的死在哪:病死(死于冀州)
-
揭秘:古代皇帝为什么要与“偏房”共天下?权力被谁“分寄
-
揭秘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专人送达,你有了解吗?
-
咋不保护红军烈士墓?望谟一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
-
王羲之是怎样成为“书圣”的?
-
清朝选秀趣闻:长得漂亮一律不许报名
-
“东西有四不借,借了家败亡”,指的是哪4样,古人为何如此看重?
-
二月河:腐败是一种没有文化的野蛮行为
-
民国四大美男都有谁 民国四大美男谁最帅
-
此国曾是中国一个省,后来却抛弃了汉字,现在连史书都看不懂
-
现代的刀剑拿到古代是个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