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敬道士?鲁迅这话一针见血啊,高下立判!
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敬道士?鲁迅这话一针见血啊,高下立判
说起鲁迅先生,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鲁迅先生是绍兴人。大家小时候的课文中都是经常有他的作品,比如说,朝花夕拾中的三味书屋。还有他写回忆藤野先生的等等,可以说鲁迅先生笔下的作品是集温情与犀利一身的。当时很多人评价鲁迅先生,说他的笔能够抵得过千军万马。鲁迅先生的很多话都是非常的经典,不管是对精神上的探索,还是对国家意识的觉醒,而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这句话就是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而不憎道士,懂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当小编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有点蒙住了,因为正常来说,和尚尼姑在我们心目中是比较仁慈的,但是鲁迅先生说,往往正常的人都是憎恶和尚,憎恶尼姑。而却不会去憎恶道士,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就能够理解半个中国。说实话,以小编的领悟力对这句话也不是完全的透彻,那么我今天就抛砖引玉,与大家探讨一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说起佛教,是从天竺传教过来的,当时在东汉的白马寺建的第一间寺庙。佛教主要是修行什么呢?佛教理论是要求人不要有欲望,希望能够普渡众生。呼叫立地成佛,讲究的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正精神。可以说古代时候的,统治者非常喜欢佛教的思想理念,因此各个朝代都有信佛的皇帝,我们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果不是皇帝的支持,哪有那么寺庙呀,佛教的理念跟这些统治者他们的想要的看到是一样的,就是所有人都没有欲望,甘心受到奴役。
而道教就是中国的本土教派,当时道教产生,是深耕于中国逍遥无为而治的思维,但不是完全无为而治,如果需要,他们还是会挺身而出。老子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本道德经,就是我们的思想精髓,如果能够在道德经中寻觅到吉光片羽,那也是受益匪浅。
如果是佛教,他们都会经常传教的,很多和尚尼姑都会传教,就让你信佛,让你做和尚,让你抛开红尘,一切于不顾,而道教呢,则是比较直率,道士说我正在修道,你爱玩就去玩,你要有自己的思想领悟,要自己去悟道。道教比较喜欢清静,佛教当然讲究香火了。
有一句话一直是广为流传的,乱世道士下山救世人,和尚关门闭户,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那么我想可能鲁迅先生那一句话,这个意义应该也是跟这个大体相同的吧,小编才疏学浅,只能分析到这边,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请在下面,发表留言。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让更多有识之士来解释解释这句话。
相关文章
-
刘协前面的皇帝是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贪图享乐)
-
山东的东部为什么叫胶东?
-
抗日战争时有一“特殊”的部队,首长见到都得敬礼!
-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在历史上确有其事?
-
包拯死亡之谜 包拯到底是中毒身亡还是自然死亡
-
古代的状元是什么官职 是否有什么实际权力
-
甘于奉献,永远的精神
-
中国古建筑中的“门”,由哪些构件组成?
-
古人的春运: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乡愁
-
太美了,清三代官窑瓷器全世界都在找
-
历次国民党战犯特赦名单,杜聿明、王耀武是什么时候特赦的?
-
古籍中的避讳字 | 聚珍文化课
-
野史趣闻:秀才在过去为什么见县令不用下跪?
-
【边疆时空】王义康|唐代周边内附诸族赋役问题探讨
-
电影铁道英雄,值得一看
-
他是周总理临终嘱托之人,因记性好,被称为特工中的“活档案”
-
被大妈当面缸的万历五彩九龙纹大缸,鉴宝以560万的价格遭抢购
-
她的一句话,满朝文武都要回避,《长安十二时辰》又一大势力登场
-
周恩来邓颖超为革命永远失去了做父母的机会
-
解放军军史上一对兄弟将军:哥哥大将,弟弟上将
-
解密戾太子刘据造反真相
-
鲜为人知的民族英雄:曾策划进攻日本本土计划周密可行性高
-
八路军一部队"绑票"日寇换物资,竟抓了日本天皇外甥
-
古代的继承制度,嫡子与庶子到底有何差距
-
古代士兵为何要顶着被皇帝杀的风险,跟将军一起造反?
-
“175米”的前世今生:三峡水位论战始末
-
元末天灾,黄河缺口,政府好心办了坏事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国这几位大将难有作为
-
百年先锋丨毛岸英: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