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西藏地区的藏族高原牦牛

原标题:西藏地区的藏族高原牦牛

高原牦牛

谢扎(著)

龚诺(译)

藏族先民生活在壮美雄奇的青藏高原,起初以猎杀野驴、野牛等狩猎活动赖以维持生计,后来在漫长的劳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幼龄动物可塑性大的特点,逐步将野生动物幼崽进行人工驯化放养,并在不断的繁衍中壮大种群,从而演化成如今的牛、羊等家畜。藏族历史典籍《松赞干布遗训·柱间史》中有:“牦牛是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驯化而来的,黄牛的祖先是一种类同于鹿的野生动物;人们把类似于黄羊的一种野生动物逐渐驯化成了现在的羊;山羊的进化来自于是一种麝的近亲野生动物,马的来历可以追溯到野马或野驴,而狗的祖先是狼。农业耕种劳作和畜牧业放养活动也是从那个时代兴起的。”等文字记录表述中,不难看出牦牛等许多动物与青藏高原的渊源。另外,藏族著名学者更登群佩先生在关于牦牛存在于青藏高原的论述中提出“《罗汉观音གནས་བརྟན་སྤྱན་དྲངས་པ》中对雪域高原特点描述是遍地生长松树,随处可见被牛蹄踩碎的石子”。“如果去翻阅拜读古印度诗词歌赋中关于雪域高原的描述,许多都是对雪域高原、森林、花卉和牛的表象记录”。文中所说的牛,就是野牦牛,后来演变为现在家畜牦牛。结合上述内容再结合当下热播的《动物世界》节目来分析推断得出的结论就是:由野牦牛演变而来的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与我国毗邻的少数几个国家,而西方国家均无此类动物。毋庸置疑牦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偶蹄类动物,是我国珍贵的自然物种,也是牧民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畜种。

牦牛在藏语中称 “闹那”(ནོར་ནག)。“闹”是宝贝的意思,是以其价值取名。因为生活在高原上的牧民,衣食住行、贸易运输都需要靠牦牛来完成,牦牛在现实生活中像如意宝贝一样,故称“闹”。“那”在藏语中是黑色的意思,以牦牛毛色取名。因为牦牛是由野牦牛演变,而野牦牛的毛色呈黑褐色。其次也叫做“扫”(ཟོག),“扫”在藏语中有商品之意。因为牦牛可用作商品进行交易,有些地方直接称“布呐”( སྤུ་ནག),意思是黑毛。那么,为什么牦牛中有黑花牛和黄花牛呢?那是受畜种互相杂交繁殖所致。从前把野牦牛驯化成牦牛后和黄牛一起混合放养,白花色和黄花色的黄牛与牦牛杂交,从而使牦牛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人们把黄牛与牦牛交配所生的一代称之为犏牛,牦牛与母犏牛杂交的一代称为“尕力巴”。

藏族牧民在谈牦牛的年龄时,不直呼一岁或两岁,是按齿龄称呼,齿龄:外吾(བིའུ།)指刚出生的犊牛至1岁;亚日(ཡ་རུ།)指 2岁牛;懈(ཤད།)指3岁牛;索呢སོ་གཉིས།(སོ་གཉིས།)指4岁牛也就是“对牙”;索西(སོ་བཞི།)指5岁牛也就是“四牙”;索周(སོ་དྲུག)指6岁牛也就是“六牙”;卡冈(ཁ་གང་།)指7岁牛也就是“满口”;坠(དྲུས།)指8岁牛。特别注意的是以上年龄都是按藏历计算的,实际上བིའུ།(皮吾)当年牛,ཡ་རུ།(亚如)是1周岁牛,依次减1岁为牦牛的实际年龄。根据牙齿判断年龄时,只用偶数不用奇数计算,这都是藏族牧人在长期从事畜牧养殖活动中获得的认知和总结的宝贵经验。

西藏地区的藏族高原牦牛西藏地区的藏族高原牦牛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