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原标题: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想必我们在诸多影视剧中都见到或听说过“江南四大才子”这一名号,这四人分别是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以及大家熟知的唐寅即唐伯虎。但从历史资料中查明四大才子确有其事,却无周文宾此人,而为之代替的便是徐祯卿。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历史与大众熟知有所出入,单单就是徐祯卿被掉了包,成为了周文宾,这其中有何玄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位才子,了解徐祯卿这个人。

徐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他天性聪颖,少长文理,在诗词方面极有天赋,无师自通,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略年长后文章拜师于吴宽,书法拜师于李应祯,学成之后,青胜于蓝,自成一家。徐祯卿在文章书法上皆有大家之作,他所作诗歌中“文章江左家家有,烟月扬州树树花”被无数名家引用,成为千古绝句。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在诗坛上徐祯卿被称为“文雄”,地位颇高,其诗作之多,又皆为佳品,确实是名副其实。早期作品的行文风格偏向于白居易、刘禹锡此类婉约诗人一派;之后因受李梦阳、何景明等人的影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加文学复古运动,名列“前七子”之一。而在前七子中,论及声誉,徐祯卿只低于李梦阳与何景民二人,在《明诗综》中对比三人的诗文风骨时点出:“李气雄,何才逸,徐情深”,从这里可以看出,徐祯卿的诗词情感丰富并且能在文笔的细节之处打动人心,情韵深入字里行间。

慢慢品读徐祯卿诗词里的所勾画的情感脉络,能感受到其大抵与中原诗人有所不同,仍保留了江左流风与吴中派清丽秀逸的风格,因这独具一格的特点,徐祯卿在行文创作的过程中,擅长七言近体,手法细腻,暗含诗眼,赏其诗犹如清风拂面,清逸畅怀,却又在回味间悲从中来。绝句尤精,清词逸格,情韵隽永。《明史》用“熔炼精警”四字概括其诗风格。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徐祯卿的书法亦是一绝,王世贞称:“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轼)、黄(庭坚)、米(芾)及《集王书圣教序》晚岁取《集王书圣教序》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一家。”

像古代许多诗人,比如李白,苏轼等,学子仕途不得意方为文人以图名留青史。徐祯卿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22岁作《江行记》;24岁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在他26岁的时候鞑靼入侵明王朝,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明正德六年在京师郁郁而终,年仅33岁,是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

徐祯卿: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精于诗词却被后世“掉包”

可就在其存世不长的这些年中,依旧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尤一期所撰诗话《谈艺录》出名,颇多精辟警策见解,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尚且不说前后七子及其追随者们对之推崇万分,就算是以反复古自命的钱谦益,也对徐祯卿这篇诗论大加赞赏,对其评价:“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百存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就有些夸张了,直接将“谈艺录”用作自己的著作之名。徐祯卿作为“吴中诗人之冠”是当之无愧的。

“吴中四大才子”中,独有徐祯卿以诗词著称,与唐寅、祝枝山、文征明三人所属领域不同,此三人皆以书画扬名且性格风流,行事高调,而徐祯卿却与之不同,不通书画,只忠于诗词,性格也属清高冷傲,着实与风流才子不靠边,虽与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其名四大才子,徐祯卿一人以诗歌名满士林,因而并未有徐祯卿的画作留世。大概是这个原因,故事作者才会杜撰出一个英俊潇洒的周文宾来凑数吧。

可见有的民间传说并不可靠,而可叹的是,今天的我们大多时候是靠这些传说甚至流言来认识和发现古人的。正如同徐祯卿,今人为了自我需要便将其掉包。说起来,也让人感慨万千呢!

参考文献:《明史》卷286

《明诗别裁集》清人沈德潜

《徐祯卿年谱》匡补及质疑刘化兵

《谈艺录》徐祯卿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