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王中天: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

原标题:王中天: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

王中天: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

1945年张治中与毛泽东的合影

1949 年 4 月,南京国民政府派出了以张治中为团长的代表团来到北平,要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终于达成和平协议,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和谈破裂后,张治中被挽留在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曾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一、张治中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位居上将,但他从未参加过反共战争,一直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是共产党的好朋友

张治中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位居上将,但他从未参加过反共战争,一直主张与共产党合作,是共产党的好朋友,故有“和平将军”之称。在黄埔军校时,张治中就与周恩来共事,两人的私交很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他俩都参加了三人调停小组,为实现国内和平,张治中曾三到延安,其中一次是接毛泽东主席到重庆谈判,之后又将毛主席送回延安。

在重庆谈判期间,张治中为保证毛泽东主席的安全,专门腾出了自己的住宅请毛主席办公、会客、休息,并派国民党宪兵司令张镇的部队负责警卫。即使这样,他仍感不安,又派自己的内弟洪世禄团长率领警卫团部署于左右,一旦发现国民党内有不轨行为,就马上派敢死队冒死出击。另外,他还从洪世禄的警卫团挑选一个班的人,身穿便装,在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的住处充当仆役杂务。可见,张治中对毛主席的安全是高度负责的。

重庆谈判后,张治中调任新疆省主席,他一到新疆,就立即释放被盛世才关押在新疆监狱里的 131 名中共人员(其中包括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并派人把他们护送到延安。

北平和谈破裂后,虽然南京代表团的人基本上都愿意留在北平,但张治中的思想却很矛盾。他认为:“代表团是南京政府派来和谈的,和谈既然破裂,理应回去复命。大家行动完全可以自由,但我是首席代表,不能不回去复命。”

代表团的人劝不动他。中共方面李立三、林伯渠等人也来劝说,都未奏效。周恩来又一次来到他的住处,直率地说: “你们无论回到南京、上海或广州,国民党的特务都是不会放过你们的。西安事变我已经对不起一位姓张的朋友了,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这位姓张的朋友了!”

张治中仍不表态,周恩来急了: “我看,你这个人还是封建,你为什么只对某些人存有幻想,而不为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着想呢?”说完,周恩来就告辞了。

4月23日,南京政府要派一架飞机来接代表团回去,周恩来借口飞机跑道没修好,让它过两天再来。

4月25日,周恩来又来到张治中的住处,愉快地说: “文白兄,我们一起去接一位客人吧!”

张治中问: “什么客人,我认识吗?”

周恩来笑了笑说: “你当然认识,而且是你最熟悉的人。”张治中随周恩来来到机场,他万万没有想到,从飞机上下来的竟是他的夫人洪希厚和孩子一纯、素素,以及弟弟张文心的夫人郑淑华和三个孩子。

张治中惊喜万分,对周恩来说:“恩来先生,你真会留客呀!”

原来,周恩来早已通知南京的地下党沈世猷,一定要设法把张治中先生的夫人及其子女安全送到北京。

沈世猷是 1948 年打入汤恩伯部司令部的,当张文心在淮海前线起义后,沈一直与张家的两位夫人保持联系,南京解放时,沈又将两位夫人转移到上海。4 月 25 日,张治中过去的一位老部下,上海机场基地指挥官、地下党邓世章夫妇把两位夫人和孩子送上了飞机。当时,汤恩伯已得到了消息,上海特务头子毛森建议派战斗机去拦截,被汤恩伯制止了。因为张治中在汤恩伯的提拔中有过作用,汤恩伯对张治中很尊重,所以放了张夫人一马。

张治中一经决定留住北京,毛泽东、周恩来就指示有关人员给他安排住处,一切遂他之愿。张治中夫妇看了几处房院,都不中意,最后看中了北总布 14 号,以前孙连仲的官邸,宫殿式的建筑宽敞明亮,还有餐厅和舞厅。

8 月 13 日,周恩来约董必武、林伯渠、聂荣臻等人到张治中家里,举行“8·13”事变 12 周年纪念晚会,这使张治中感到格外温暖。

王中天: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

1945年10月11日,张治中陪同毛泽东返回延安前在重庆九龙坡机场与各界欢送人士合影。前排右起为毛泽东、张治中、傅学文、郭沫若、邵力子、张澜

二、张治中见到毛主席后说: “十大元帅要是都没了,主席身边怎么办?”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各界人士座谈,酝酿和讨论国家名号问题,张治中也应邀参加。大家讨论一阵子后,毛主席提出,中央意见拟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时候,张治中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说:“‘共和’这个词的本身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不如就干脆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觉得此话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1949 年 8 月,政协筹备会国旗审阅小组从全国征集了 2000 多幅国旗图案,并从中筛选出三幅,由毛主席与各界人士最后选定。讨论国旗图案那天,毛主席手持两幅图案:一幅是五星加一条横杠;一幅是现在的五星红旗。前一幅的说明是:红旗象征革命,五星代表共产党的领导,横杠代表黄河。张治中当即发表意见说:“第一,杠子向来不代表河流,中间一横杠容易被认为分裂国家,分裂革命;第二,杠子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金箍棒,国旗当中摆根金箍棒干吗?不如用这一幅五星红旗。”张治中的话得到大多数人同意,毛主席也觉得有道理,最后就采纳了张治中的意见,确定了五星红旗为国旗。

1954 年 9 月,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张治中得知毛主席不准备讲话,就通过周恩来、彭真建议毛泽东讲话。后来周恩来、彭真告诉张治中: “毛主席仍不愿讲话。”于是张治中就直接去找毛主席: “这次人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您是国家主席,开幕时是主持人,怎能不讲话?”但这次交谈后,毛主席还是不同意讲话。

可是,在开幕式上,毛主席却讲话了,其中名句“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来自这个讲话。会间休息时,毛泽东笑着对张治中说: “你胜利了。本来不准备讲话,只因开幕式我是主持人,不能不说几句话,谁知一拿起笔来越写越多,就成了一篇讲话了。”

会议期间,张治中提出一份书面建议,主张每个人大常委每年都要出去视察,了解地方情况,听取群众意见。毛主席很赞成这个建议,并主张把范围扩大到全国人大代表,以后又加上全国政协委员。几十年来,这竟成了一项传统的制度。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治中被周恩来总理列入保护名单。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周总理还把他送到解放军总医院(化名叫林友文),以看病为名,把他保护起来。在医院里,不让外人与他接触,也不让家属与他通电话。周恩来用这种办法保护了不少人。

面对国家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张治中非常担心,他每天晚上总是问儿子张一纯外面的情况, “问谁被打倒了,谁被抄家了?”当他听说彭德怀被打倒了时,他就给毛主席写信,写了一万多字为彭德怀讲话。他在信里说“彭德怀的生活非常简朴,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洗脸水都不倒掉,留着接着洗脚。彭德怀非常艰苦朴素,他绝对不会反对您老人家的。”听说刘少奇被打倒,他也给毛主席写信,说了刘少奇许多好话。

不过,张治中写的这两封信都被周恩来总理压了下来。周总理看完他的信后,就派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去找张治中。高登榜见到张治中后就说: “周总理让我转告你:‘你写的信主席收到了,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休息,剩下的事我来办。’”周总理这样办,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张治中。

除了写信,张治中还曾经面谏毛主席。有一次,他见到毛主席后说: “十大元帅要是都没了,主席身边怎么办?”毛主席不语。还有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张治中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见到了毛主席,两人交谈了一会儿后,张治中说: “主席啊,您老人家走得太快了,我跟不上……我党内的好多老朋友,那些元帅都被打倒了,您老人家怎么办呐?”

说到这里,毛主席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说: “文白兄啊,你放心吧,我们可以甄别嘛。”张治中随即也站起来了,但他没有说话,思想很沉闷,这是他忧国忧民的表现。对文化大革命他很不理解,非常反感。所以后来他一直不愉快,心病重重。

王中天:张治中留在北平以后

三、张治中的管家、内弟洪世禄被红卫兵遣返回老家,张治中向周恩来求助

张治中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被列入保护名单,但他的下属还是被波及。一天,周恩来总理突然接到张治中的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是:周公:我的内弟洪世禄从小就跟着我,已经有几十年了。近年我岁数大了,行动不便,在有生之年怕已不能离开他,现在他被遣返回老家,我心里总感不安。

周公:您可曾记得,重庆谈判时,内弟曾任警卫团长,我们共同布置保卫毛主席安全的任务,如果国民党特务万一有所动作,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毛主席,这是他用脑袋对我做担保的。

周公:您还记得,在争取国民党驻新疆部队起义的工作中,也是命令洪世禄冒死前往做前期工作,而获得圆满成功的。新中国成立后洪世禄不计较名利,一直跟随我做秘书工作,对新中国的建设也有很大贡献。

周公:希望在我有生之年,洪世禄能陪伴在我身边,我老了又多病,实在离不开他呀!

这是一封向周恩来总理的求助信,信中不称总理,而称周公,足见张治中心情复杂,言词恳切。信中说到的洪世禄,实际是张治中的管家,张治中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洪世禄一人料理。洪世禄一被红卫兵赶走,张治中家里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所以,张治中写信向周总理求助。

周总理看完信后,立即指示有关人员去解决。国务院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高富有不敢怠慢,立即派了两个人去安徽合肥洪世禄的老家,把洪世禄接回并送到张治中的身边。随后,对张治中又增加保护措施,不许外人随意进入张治中的住宅,这样张治中一家的生活就安定多了。

1968 年 10 月 17 日,张治中在病重期间曾留有遗嘱: “我的病体是不行了,人生七十就算古稀,我已年近八十,自无遗憾。不过,在政治上还想说两件事:首先,我再不能为解放台湾而尽力了。解放后十七八年来,我所日夕念念不忘的是解放台湾这一片祖国的神圣领土,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我也曾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做了好些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始终未成,问心无愧。其次,从 1924 年我参加大革命开始,就一贯坚持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解放以后,在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一切都已经超越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在这方面,我也是毫无遗憾的。”

1969 年 4 月 6 日,张治中在北京病逝,享年 79 岁。9 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告别仪式,郭沫若副委员长主持,周总理等参加告别仪式。

周总理对张治中一向尊重、关心,他们推诚相见,友谊深厚。张治中去世的当晚,周总理就亲自去他家看望。在张公馆的会客室里,周总理见到洪希厚女士及孩子们,不断地劝说、安慰,并详细询问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对一家人十分关爱。

当周总理得知张治中的小女儿仍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某农村插队时,就当即向有关人员交待说: “你们想办法把张先生的小女儿调回北京,张夫人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将女儿调回身边也便于照顾她母亲。”

张治中的内弟洪世禄,等把张治中家里的事料理完毕后,就回南方老家养老去了。张治中的小女儿也很快从张家口调回了北京,并安排了工作。张夫人对家里的各项安排均表示满意。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