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开国少将方槐逝世,武汉再无一方面军的红军了

原标题:开国少将方槐逝世,武汉再无一方面军的红军了

图为长江日报记者于2012年拍摄的方槐将军。 记者 李子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16日讯(记者汤华明) 那双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脚停歇了。

今天,103岁的老红军、开国少将方槐在武汉与世长辞,武汉再也没有一方面军的红军了。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经历长征、身经百战、为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的将军。悲痛之时,我与方槐将军交往多年的往事涌上心头。

去年春天,我应邀到贵州习水县的土城,参加习水县公祭青杠坡战役烈士的活动。出发之前,我专程来到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看望方槐老人。走进方老的病房,戴着氧气管的他,坐在沙发上立即朝我这个小战友微笑。之前我曾多次采访、看望老人。当我给他敬了一个军礼后,老人艰难地伸出双手拉着我的手让我坐在他身边。一旁的工作人员和医护告诉我,老人说话很困难。于是我们的交谈在工作人员的“翻译”中进行。

去年4月,记者到武汉总医院看望方槐将军

我告诉方槐老人,将要去贵州遵义中央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地区,参加祭奠青杠坡红军烈士活动,问老人家是不是需要我做什么?老人表示,替他去问候赤水河岸边的那些散落红军的后代和乡亲。当年,那里的人民给了长征中的红军以巨大的支持,尽管那里的百姓日子很穷很苦,但是百姓给红军送吃的、送草鞋。长征离开遵义后,他再也没有回去看望那里的乡亲。

2018年清明节,记者应邀参加贵州省习水县举办的公祭青杠坡战役红军烈士活动,并代表方槐将军慰问赤水河畔的乡亲

在先前的采访中,方槐曾述过长征路的千难万险。他曾告诉我,中央红军长征走到遵义,最困难的就是没有吃的和喝的。红一军团的部分队伍过了遵义,不少同志3天3夜都没好好吃过一餐饭,连喝水也很困难。《长征组歌》里就有这样的描写:横断山,路难行,天似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

记者在贵州习水县土城青杠坡祭奠红军烈士时,与朱良才上将之子朱新春、谢觉哉之子谢飘、肖华上将之子肖云,在土城红军战地医院前留影

方槐将军记得,红军二占遵义后,在遵义南面的刀把水,他得到一个煮熟的鹅蛋,虽然饿得发慌,他行军几天一直都舍不得吃。由贵州快到云南的边界,在山边见到一股泉水。方槐这才把鹅蛋拿出来,和另外三个战友一起分着吃掉。一个鹅蛋四个人分着吃,根本不能解决饥饿的问题,就是这一个老百姓给他的鹅蛋,让将军记住了一辈子。

带着方槐老人的嘱咐,我参加了青杠坡的公祭活动后,于去年4月6日从习水县土城的红军一渡赤水旧址出发,沿着赤水河经古蔺、仁怀、鸭溪、娄山关到遵义,每经过一处红军渡河打仗、开会宿营的地方,我将方槐将军的问候逐一送给那里的很多乡亲。古蔺县太平镇的胡敬华、遵义鸭溪的刘述华、李小春、付远平,这些当年支援过红军长征和散落红军的后代,对方槐将军的牵挂,感到无比的温暖。红军长征研究专家、遵义会议纪念馆原馆长、副研究员费侃如说,一个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百岁老人、一个开国将军,80多年后还记得曾经帮助过的乡亲,还托人来看望问候大家,这是什么,这叫知恩图报,这叫不忘初心,感谢老将军的深情厚谊。

人物档案:方槐,原名赖芳槐,曾用名赖世禄。1917年生于江西于都,1932年参加红军,1933年入党。方槐是我军“航空火种”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17年出生在江西省于都县银坑平安寨的一个贫苦农民家。他12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疆航空队飞行训练班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训练处协理员,飞行大队大队长,航校驻沈阳办事处主任,军委航空局作战教育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民航局机航处处长,防空部队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军委民航局航务处处长兼电讯处处长,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经理,空军第三航空学校校长,空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83年,方槐离休后,一直定居于武汉。

【编辑:祝洁】(作者:汤华明)

作者:汤华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