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原标题: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1976年9月6日,日本北海道的函馆机场上空万里无云,碧空如洗。

一架米格25以360公里的时速撞向了跑道,恰逢一架波音727客机迎面起飞。为避免相撞,米格25的飞行员做出了一个精彩的急转弯规避动作,堪堪避过了客机。

其后,米格25带着刺耳的刹车声和巨大制动伞的打开声音,终于在滑出跑道数百米后停了下来。此时,它的一个后胎已经爆裂,机头距离前面的巨大天线,仅仅只有几英尺,油箱里的机油最多还能维持30秒。

驾驶员拉开了整流罩,爬出了机舱,掏出随身携带的枪支,对着天空开了几枪。几辆汽车随即飞奔而来,将他和飞机围了个水泄不通。驾驶员随即宣布,他是从苏联故意驾驶米格25来到日本的,他要寻求美国的政治避难。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战机叛逃事件,被誉为上世纪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之一。

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米格25战机旧照)

那么,别连科为何要叛逃日本呢?他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别连科1947年出生于苏联的军人世家,从小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长大后,就读于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萨尔斯克航空团做飞行教官。

作为教官的别连科工作相当勤勉,业绩非常突出,深受学员喜欢,也多次得到上司的肯定和赞许。

4年后,别连科却渐渐对这一切感到厌烦,多次提出想成为试飞员或战斗机飞行员,但都被上司一一驳回了。此后的别连科变得放荡不羁,打架、酗酒、顶撞上司,甚至威胁上司抖露飞行基地的丑闻。

在又一次和上司戈洛德尼柯夫发生激烈争吵后,别连科被强行送到了卢斯塔弗洛波尔精神病研究所。虽然敬业的医生,最终认定他一切正常,但此后别连科就被贴上了“非正常人”的标签。

从精神病院出来后,上司满足了别连科的要求,他被指派到远东防空军53团,驾驶最新型战机米格25。

但53团地处偏僻的邱谷耶夫卡,别连科更像是被流放到此地的。这引起了妻子柳德米拉的极度不满,扬言要和别连科离婚,带着儿子基姆卡离开了他,回到了其父母的身边。

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别连科旧照)

此时的别连科,手握当时苏联的大杀器——米格25。这是一款高速高空歼击机,最高时速可超过3马赫,飞行高度超过3万6千米。时任美国海军司令西蒙斯这样评价米格25:“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截击机。”美国人将它称作“狐蝠”。

这款战机的存在让美国人如坐针毡,但他们对这种战机知之甚少,急于知道这种战机的所有秘密。

因此,别连科想抓住这个机会,将米格25送给美国人,既可以乘机敲上一笔,还可以报复苏联当局对自己不公正的待遇。

最终,别连科成功策划了这一叛逃行为,不但让苏联的航空业至少倒退了10年,让数百科学家和几十家军工厂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还让苏联空军不得不紧急更换敌我识别系统,几十位空军高官因此引咎辞职。

那么,别连科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呢?

别连科本人和他的米格25战机最终都被送到了美国,美国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天上掉下来的这块“大馅饼”。一边将米格25大卸八块,从里到外认真地研究了一番,一边对别连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耐心询问,直到把他身上的情报完全榨干。

其后,在时任美国总统福特的亲自过问下,别连科获得了美国护照,成为了美国空军的航空工程师和顾问,协助美军继续开展新型飞机的研制。

美国人为别连科设置了专项基金,用于他后半生的生活。还让他冒用了一名挪威人的身份,强化学习了英语。最后,美国人将他安置在了一处偏僻的农场里,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场主。

美国飞行员别连科,驾驶高级战机叛逃美国,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苏联特工组织克格勃证章)

​那么,苏联特工组织克格勃为何没有追杀他呢?

克格勃在全世界情报组织界,可谓声名显赫,与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以色列摩萨德齐名。可以说,克格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实际上,并非克伯格没有追杀别连科,而是美国特工对别连科的保护措施,做到了极致。

曾有一次,美国特工在询问了别连科,将他带回住所的途中,特意将他带到了阿灵顿国家公墓里,在迷宫一样的墓地小路上来回绕圈。别连科为此深感疑惑,特工人员解释说,这是为了确认是否有克格勃特工尾随。

美国人为别连科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并一天24小时贴身保护,一旦发现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便让别连科立即转移。即便后来别连科藏到了偏僻的农场里,他和美国情报机构仍然有秘密的联络方式。同时,美国还为他提供了专属私人飞机,方便他随时逃离或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找到美国情报机构。

所以,纵使苏联克格勃特工无所不能,但面对美国下定决心予以保护的别连科,他们也束手无策。

后来,别连科在被美国人榨干了价值后,苏联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追杀他了,克格勃也就不必再为他付出高昂的刺杀成本了。正如一位克格勃官员所说:“等待死刑总是比死刑本身更可怕。”

也许,他们想让别连科永远活在死亡的恐惧中。

(参考资料:《暗淡的红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