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原标题: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

茆耕茹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75期

郎溪县梅渚镇胥溪河两岸的降福会,传说兴于宋。因胥河东西穿镇而过,南岸属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的定埠街道,民称南定埠;北岸则属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的定埠街道,民称北定埠。降福会崇敬唐代抵御安禄山叛乱的英雄张巡、许远等,会址设在南定埠街道的“民俗文化村”内,故又称“苏皖降福总会”。[1]因两岸有多座小桥相连,“一脚跨两省”。两镇所辖之街道、村落,世代联姻;风俗人情,实为一体。婚丧嫁娶,岁时节序,几无差异。这也是两镇合供降福会,长期能够捆绑在一起的重要社会基础。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郎溪县梅渚镇胥河喇叭口定埠村景色

梅渚镇为南岸郎溪县的历史文化首镇。其与北岸的定埠街道,古称邓步,又称定步。文献记载:春秋时期伍子胥由楚奔吴(公元前522年),[2]路经此溪稍憩,“后人仰子胥之忠孝”,遂以胥名为溪名以资纪念,[3]并一直沿用至今。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有《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诗中对邓步的描述,已是“车轨如沟平地少”,“酒市停骖竹庑门”。由于胥河是今日苏皖两省的界河,人口稠密,工商繁茂,两千五百余年间不同地域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终沉淀出民间文化的多元色彩。甚于连原居民至今的日常生活用语,仍留有浓郁的古吴语遗音。

梅渚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从内容到形式,涵盖面广,传承有序,丰富多彩。不仅演进的脉络较为清晰,其个性特征也十分显著。降福会[4]的民间文化包容性极强,其主要涵括了小马灯[5]、大小锣鼓[6]、跳五猖[7]等多个“非遗”民俗类的项目,成为一个庞大的民俗综合体。聚,则以降福会为载体,合众项目为一;分,则在不同的地域,各项目均有自己的活动时空。反映出它们举行时的灵活性。因该镇2006年12月,《跳五猖》率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荣批为“省级首批非遗名录”,为此2008年10月梅渚镇,又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接着2010年7月,该镇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郎溪县定埠镇降福庙

本文这里首将2013年批准的省级“非遗”《降福会》(即《张巡、许远信仰的苏皖降福总会》),作一简介。

一、史载与传闻——相关书目的历史记载

张巡、许远信仰之地域分布甚广,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从记载中,大致可见其有关脉络的流变及其地域的分布:

(一)《旧唐书•张巡传》:张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烈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与姚訚、南霁云同被害。

(二)《新唐书•列传一一七•忠义中》:巡等殉节后,“天子下诏,赠(张)巡扬州大都督,(许)远荆州大都督,(南)霁云开府仪同三司。”“皆立庙睢阳,岁时致祭。”“又赠姚訚潞州大都督,官一子。”贞元中,“赠巡妻申国夫人,赐帛百。”“大中时,图巡、远、霁云像于凌烟阁。”于睢阳建“双庙”祠享。

(三)《宋人轶事汇编》卷一五引《摭青杂说》:南宋绍兴辛巳(1161年)冬,北人南侵,朝廷遣大军屯淮东(淮水以东,扬州属地)。有何兼资者,领五十人至六合县西,见一队军马自西北来,不类北人。兼资出见守寨门官,见一人广坐,冠服如天神。一人西向,形貌英毅。一人面貌亦俊爽,余二、三人分坐左右。资问曰:“大王何神也?”答曰:“某唐张巡也。”指对坐者:“此唐许远也。”又遍指坐下者曰:“此雷万春也,此南霁云也。”巡谓兼资曰:“吾奉天符助兵,此虏悖逆,吾当斩其首以报上帝。”

(四)明《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斩鬼张真君》:叙张巡功勋。称“坚贞凛冽,矅天射日,真古天地一孤忠哉!后,唐、宋历封为‘宝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明《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张巡像

(五)清《历代神仙通鉴》卷一九:张飞世世为男子身,在唐为张巡,宋生于相州岳家。

(六)清雍正《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志》卷五一引《八闽通志》:东岱庙,在汀州府武平县新城街,祀唐张巡。明正德间,寇攻城七昼夜,得神阴助,立祠祀之。

(七)《清朝文献通考•群祀考下》:雍正十二年(1734年),加封江西鄱阳湖显佑安澜之神,春秋致祭,神为唐忠臣张巡。布政使李兰奏言:张巡见危授命,保障江淮、江西居民,庙祀最甚。捍御鄱阳一湖,屡昭显应,请加封赐祭,从之。庙祀于饶州之浮梁县。

(八)清《癸巳存稿》卷一三《唐通真三太子神》引《黔记》称:唐封中书舍人通真三太子,即唐张巡也。又引《咸宁县志》《山西通志》《昭明太子事实》《墨庄漫录》《池州府志》等,记叙多地祀巡等事迹,并以《唐书》为据,兼及考订其传说变异之轨迹。

《癸巳存稿•张王神》又以《徽州府志》《宋史》《摭青杂说》《大明会典》《太湖县志》《黄冈县志》《黄陂县志》《蕲水县志》《闲居偶录》、《厉鬼辨》《皇华纪闻》《筠廊偶笔》《黔书》《会典事例》等,对最初祭祀张巡、许远的“双忠庙”,到增有贾贲、南霁云、雷万春之“五侯阁”,及对民间众多张巡和众将的灵验传闻,一一加以阐说、考订。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自张巡、许远等众为国捐躯,世人对他们的功绩和献身壮烈的气概,无比崇敬,江淮之地遍立祠祭祀。至宋便延及湖北、山西等地。宋而后又影响地处江南的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及四川东南部、贵州的东北部。

江南各地祀巡祠庙,经千年传承,今日祭势业已衰落,其中有的已经消亡。但苏南南京市高淳区及皖东南郎溪县——胥河两岸定埠河段的民众对巡等的祭祀,其势不仅未减,更是将民间多种民俗活动,如小马灯、大小锣鼓、跳五猖、元宝会等,吸纳其中,熔于一炉。这一祭祀规模之大,内容之多,更是他地未见。

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一)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

下期阅读:张巡、许远信仰的降福总会(二)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