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球迷为何爱看“女足”?
与现代男足更具观赏性不同,古代球迷对女子足球更为着迷。元杨维桢《蹋鞠歌赠刘叔芳》称:“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揭门缚彩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一场女子蹴鞠,人们三五成群赶来围观,形成了“观如堵”的场面。
足球虽是从男人的脚下踢出来,与戏秋千一样,后来也成了女子的娱乐项目。唐宋时蹴鞠是女子春日里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有一件宋代“蹴鞠纹陶枕”,上面的图案就是一女子蹴鞠的场景,她背负双手,拽起前襟,提右脚踢球,形象极为生动。河北省博物馆藏品中的一件金代瓷枕,上面也出现了女子蹴鞠的图案,这说明当年女子蹴鞠并不稀罕。
女子蹴鞠对抗性稍弱,但更讲究技巧和艺术,以无门散踢的“表演赛”为主,一人也可以玩,两人对踢称“白打”,三人角踢叫“官场”。元吕诚《蹴鞠篇和铁崖先生》词记述的就是女子踢球场景:“江南稚女颜色新,百花楼前蹋绣轮,红蕖小袜不动尘。不动尘,放娇态。微风来,舞裙带芙蓉小踟蹋晓风,金璧步摇声丁冬,绣衫窄窄交斜红。交斜红,露玉腕。挥紫绵,渑香汗。”踢球女子又是“放娇态”,,又是“露玉腕”无疑比现代“足球宝贝”还“养眼”。
因为球迷喜欢看女足,唐宋以后,习蹴鞠与习琴棋书画一样,成为女伎的职业技能之一。在古代女足中,元朝娱乐圈中女子的脚下功夫最出名。关汉卿《女校尉》唱道:“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施逞得解数滑熟。引脚蹑龙斩眼,担枪拐凤摇”头。一左一右,折叠鹘胜游。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吸引球迷,增加观赏性,古代还出现了男女球员同场踢球的现象。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枚《蹴鞠纹铜镜》,背面便是男女同场踢球的场景。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此国曾是中国一个省,后来却抛弃了汉字,现在连史书都看不懂
-
历史上那些结局无比遗憾的英雄人物
-
真正擒方腊的是谁?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原来是这位历史名将
-
他曾是红军的战斗英雄,因受伤调任税务局长,后却因贪污被枪决
-
三十年代济南,新建门普利街二大马路
-
历史上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公历4月5日前后)
-
“洛神”原型甄妃与曹植有艳遇? 甄妃被曹丕赐死的?
-
绿林军黄淳河大战意外兴起 因瘟疫被迫迁徙?
-
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
陕北那么穷,为什么还能划分到陕西?汉朝几十年的屈辱换来的教训
-
古代人这种处理战场上尸体的方法:有的残忍到让人看了饭都吃不下
-
为什么中国上古时期的帝王都特别长寿?原因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
-
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
乌龟墩、徐衢墓及其传说
-
花蕊夫人指谁 花蕊夫人的故事
-
开国将星仅存14颗,平均年龄已在百岁上下
-
解放军第13军红军师准备强渡红河,一战歼灭对面2千越军
-
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政绩不够(也有说法是运气不好)
-
孙悟空从石头缝蹦出来后,为何要先拜四方?这里面大有讲究
-
没买到故宫门票?你可以先看看紫禁城的规划和布局
-
重温《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坚定“两个维护”
-
陈赓王牌团两个月内牺牲两主官,上下同仇敌忾,七分钟破城!
-
胡宗南为何说林彪“没有骨头”?
-
揭秘:吴三桂初次遇见陈圆圆时发生了什么?
-
燕云十八骑的由来 燕云十八骑的最终命运
-
唐太宗的枕边书,没想到过了1300年后竟然这样火
-
新华网评:一段“渡江传奇”,一个初心故事
-
“腰缠万贯”十万贯相当于现代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