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原标题: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吴云驾

第574期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知名和无名的抗日英雄们。

——题记

当年邱吉尔一个潇洒的“Ⅴ”字手势,定格爱好和平人们的心中数十年不褪色,这一点肯定是真的,不管他当时是不是政治家的作秀,或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鸦片战争以来风风雨雨,中国都挺过来了,并走上国际大舞台中央的位置,让人挺高兴的。又到“九·一八”,当我翻阅那些陈旧的话题,揭开那块老伤疤,就再也按不住太阳旗烙下的伤口淌出的汨汨血泪和心底升起的阵阵悲凉,爱恨交织的推推搡搡,竟使我跌入音尘纷扰的深谷……

我的不爽,缘于二十四年前,一个当年“八·一三”抗战幸存的老战士(名字记不得了)与抗日名将谢晋元团长的儿子的见面,睹人思物,那情景着实令人感动。感动之余却让我生出无限的感慨:当年“八百壮士”威名显赫,浴血奋战何其壮哉!后来谱写的《歌八百壮士》的雄壮歌声,又激励几多英雄儿女奔赴抗日杀敌的战场。可是有谁知道,那个决心以四行仓库为坟墓、誓死抵抗的孤军指挥谢晋元,在奉命撤退和被授予勋章之后,没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却被四名“同生死、共患难”的部下杀害于英租界的操场上,年仅36岁。追赠的陆军少将衔已毫无意义。对于一个热血的生命来说,不死在战场已是莫大的耻辱;而死在为了日伪军的一张通行证和委任状的同胞之手,除了痛感敌人卑鄙无耻和惋惜之外,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无尽的拷问:在民族大义面前,人们的良知和尊严何在?!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可惜啊,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那个东北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吃树皮、吞棉絮,指望自己能熬过严冬,逃过敌人的封锁围剿,重现白山黑水与敌人周旋。可是当他带着伤找东北老乡寻找帮助时,却被自己拼命所保护的农民兄弟给出卖了,钱要人命哪!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吃里爬外的垃圾呢,为一己之利,置民族国家大义于不顾。都是穷惹的祸吗?想想心寒胆寒啊!

现在民族主义抬头,“爱国贼”大行其道,面对不带枪、只带日元美元和微笑走来的那伙人,你是当那个叛兵、农民,还是其他?我不是在这里煽动民族仇恨,我只想提醒读者:当别人把“中国威胁论”叫得震天响时,你别正干着“被人家卖掉还帮人家数钱”的蠢事。前车之鉴,当永世不忘。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我的感慨还有为那个老兵鸣不平,怎么直到垂垂老矣才让人们认识他?这几十年他是怎么过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功劳应归于所有的英雄,是英雄就应该获得荣誉、受到尊重。最近,老英雄张富清隐姓埋名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却引起我深深的思索:60多年无人问,虽然源于他的低调,但是有没有有关部门工作疏忽之错?!

事实证明,一个胸襟宽广、善于接纳的政党就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样,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不要再让“卑鄙成为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成为高尚者的墓志铭”。

我的另一个不爽,是因为长期以来看到、听到太多的浮躁、忽视和正邪莫辨。据载,针对纳粹迫害犹太人的过去,以色列成立了专门缉捕隐匿于世界各地的纳粹分子。犹太人的那份遭遇以及执着、坚韧和自强不息的劲头儿,不仅赢得人们的同情,也得到了普遍尊重。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是否认为这种“以牙还牙”的方式有点过,或者用“和为贵”和“面向未来”之类的托词示好于对方,像中国,用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我们绝不能比国民党政府的胸怀还要小,更不能将沉重的负担加在日本人民身上”,便放弃了整个抗日战争的赔款。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要知道,从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抗战结束,中国伤亡3000万人,直接和间接损失达6000亿美元。官方如此,民间索赔(劳工、慰安妇、遗留生化武器伤害等)也就难上加难了。对这样一个“以怨报德”的无赖政府,它是绝对做不到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死难者纪念碑前的长跪不起。近几年它不仅毫无忏悔,反而变本加厉地抛出“参拜靖国神社”和“教科书问题”等有伤中国人民感情的非常事件,激起无数华人吼日的情绪,哪怕背负“爱国贼”的狼藉声名。

气愤常常牵着人的鼻子远离起点。其实我想说,犹太人在成立清算纳粹罪行机构的同时,1953年就建立了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并致力搜集每一位大屠杀死难者和幸存者的资料,到现在共拥有6200万份文字材料,近27万张照片,以及数千份录像带等影视资料。2004年11月22日,“犹太人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建成,上传300万左右死于纳粹屠杀的遇难者姓名及相关资料到互联网上,此外还有遇难者的亲友、邻居讲述的关于“名字背后的故事”,大到国籍、出生地,小到职业、遇难地点、配偶的名字以及喜爱的玩具,一应俱全。死难者不再躲在大理石碑冰冷的统计数字后面,一个个富有生命气息的个体叫你看一眼再也无法忘记,无法忘记的还有那一种心底泛起的震撼的波澜与顿悟。

又到“九•一八”:历史的回响与反思

再看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30万人被杀,却只有3000人的名字刻在一堵长墙上,各种介绍也被抽象化了,个性化的生命又一次被“集体掩埋”,让那些尘封于历史迷雾中的冤魂根本无法找到通向现代人心灵的路径。凶残与血腥,仇恨与孽债,被人为缩小,鲜活的生命被空洞吞噬……随着参观者脚步匆匆地离去,裹挟其间的除了一张留影和一声叹息,还有什么更多的意蕴?细节就是生命,我们何时才能做到德国人的严谨、日本人的坚韧、美国人的实证至上?因为不同的展示方式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我们总不能让后人为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再造一座纪念馆吧。

醒醒吧,善良的人们,让我们睁开眼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作者系宁国中学高级教师)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