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原标题: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石巍

第671期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有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两大支系。两大支系直至明初方有比较完善的谱牒,谱牒中关于族源和先贤人物的记载与宋代诗文记载存在较大出入。本文试图还原宣城梅氏谱系建构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出明清时期家族、名人、官府等各因素对家族谱牒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 宣城梅氏 家族谱系 建构 认同 话语权

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兴起于北宋,繁荣于明清,有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两大支系。《宛陵梅氏宗谱》萌芽于北宋梅尧臣时期的谱图,后经南宋戚方之乱和元末长枪军之乱两次被毁,直至明初才编有系统的谱牒。因此,元以前的人物和谱系多系口耳相传和回忆,有许多不实的成分,比如始祖远公和超公的关系问题,宋代一些梅氏人物的生卒年问题,就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文中的记载有较大出入。《文峰梅氏宗谱》撰修于明嘉靖年间,所依据的也是明初才编纂的谱图,其可靠历史只能上溯至南宋时期的太七公,太七公以前的世系经过明代中期族人的建构,追溯到宛陵梅氏的始祖远公,但真实性存疑。

不过,在明清两代直至民国的600年间,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的家族谱系均绵延不绝,班班可考,谱牒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有世牒,有诰敕,有案卷,有阴阳宅图,有赠言,有艺文,文献价值极高。梅氏也成为当之无愧的宣城首姓,在教育子弟,耕读传家,敦宗睦族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在宗族建构上,宛陵梅氏各支系积极联宗,重修祖祠会庆堂,与寺庙诉讼争回柏山祖业。至明代万历时期,三望合修宗谱,家族影响力不断壮大。明代中期,文峰梅氏的名人在族源上选择了北宋梅尧臣延续的谱系,但因直接续在梅尧臣之子的名下势必会与宛陵梅氏发生分歧,于是便权宜地挂靠在梅尧臣堂叔梅诚之后,并且利用社会名人的影响争夺了族源的话语权。

梅氏的溯源与分衍

关于梅姓的起源,一般认为出自子姓,源于商朝诸侯梅伯。《元和姓纂》“梅”姓下云:“殷后,纣时有梅伯,以国为氏。汝南汉将军梅鋗,六代孙嘉,始居汝南。” 宋代《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五“梅”氏条曰:“汝南梅氏出自子姓,梅伯为纣所醢。武王封伯元孙黄梅,号曰忠侯,以梅为氏,世居楚、郑间。汉将军梅鋗,六代孙喜始居汝南,又南昌尉梅福,字子真。” 《姓氏急就篇》《通志•氏族略》 等亦有载,所载与之相似,屈原《天问》中亦有“梅伯受醢” 一说。其子孙以梅为姓,称为梅氏。宣城《宛陵宦林梅氏宗谱》中亦有载:“梅氏,汤裔也,肇封于梅,是为梅伯。及商纣无道,以直谏死,子孙乃以国为姓云”。后梅国东迁梅城,在今安徽亳州西南方。《江南通志》载:“梅城,故城在亳州西南四十里。古梅伯国。隋开皇间分小黄置梅城。今为梅城集。”

秦有将军梅鋗,为长沙王吴芮部将,反秦起义有功。汉有梅福,九江寿春人,官南昌尉。《汉书》卷六十七有传。此后各地梅氏皆尊梅福为祖,《宛陵宦林梅氏宗谱》世系源流当中写道:

盖历代既远,系牒莫考,惟秦有梅茂为长沙守,子鋗为将军,以兵属汉,封汝南侯,六世孙福为南昌尉,以忠节著,而子孙世系昭然,故始之也。窃尝考汉纪,至元成、哀平之世,而忾然有感焉。方王氏擅权,潜移汉祚,举朝恬不及觉,且称颂功德,跻于周公。时福公居下僚耳,抗疏切谏,凡三上不报,遂弃妻子,变姓名,隐会稽山中,为吴氏门卒。不数年而新莽篡汉矣,其忠谏之诚,先几之哲,谁其比之?噫,难矣哉!都官公诗曰:‘子真实吾祖,耿介事炎汉。’有以哉!爰以家谱属欧阳永叔叙之,断自福公始传,信也!至七世遇公移家义乌,九世郭公徙九里山,十三世天佑公徙高邮,十六世诰公徙广德四望岭,十八世雪公徙沂州,电公徙长兴,历世迁徙不一,率皆仙尉苗裔,殆如列宿之分野,百川之宗海也,猗欤盛哉!

宣城梅氏家谱认为其肇始于五代梅远,家谱记载其为湖州人,因任宣城椽,来宣城定居。但这一说法却不见于宋代宣城梅氏名人的记载。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实际上五代之前宣城即有梅氏,隋代宣城人梅知岩,定居于宣城文脊山,起兵反隋,后归附唐朝。《宣城县志》卷十八《武功》记载:“隋末盗起,杜伏威起淮南,汪华起新安,泾人左难当据泾邑,知岩亦据宣城,各保障本邑乡里,相为犄角。武德初同左难当归附。” 相传,梅知岩被唐朝封为鲁王,后人亦建有鲁王庙祭祀梅知岩:“鲁王庙在宣城县南五十里钱村,祀唐梅知岩,隋末大乱,知岩有保障功,故庙祀。” 晚唐诗人罗隐有诗《送梅处士归宁国》 等等,都可佐证在五代以前,宣城就有梅氏活动。但是,宣城梅氏并不认为自己与梅知岩等早期梅氏有直接关联,也不能肯定梅知岩为宣城梅氏先祖。对此,清代古文学家,祖籍宣城的梅曾亮有云:

当隋氏之季,梅氏有知岩者以乡兵保障宣州,抑止锋锐,不务与群雄角逐,以待天下清,完土纳境。自归唐室,使其民终始不罹兵革,盖有功于宣甚大,其子孙宜光启繁衍以食其报。而梅氏始祖远公,或传言来自吴中,又以为来自新安,则未知知岩之后之迁于新安欤?抑因梅福之隐吴门而附会以吴中欤?然年系疏远,不可谱,其可谱者远公。

宣城梅氏都追认梅远为先祖,而全国许多地方的梅氏也都追认宣城,宣城梅氏历史名人馆中就列举了以宣城为祖籍的31支梅氏。要解释这一情况,只能从宣城梅氏族谱的起源入手。

宛陵梅氏家谱的起源与错讹的产生

据《宛陵梅氏宗谱》记载,宣城梅氏最早的族谱是宋嘉祐四年(1059)编撰的,谱序作者是欧阳修。现存的宗谱则重修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间或分修或合谱,均有序可查,可谓传承有序。

但是细细阅读家谱的内容就会发现,被誉为宣城首姓的梅氏家谱宋元以前许多内容都是虚构的。上世纪60年代,著名学者朱东润先生参考过《宛陵梅氏宗谱》后,在《梅尧臣诗选序》中称其对梅尧臣家世有四处“未易解者”:一是梅尧臣是否有一位三叔梅谊;二是梅尧臣排行为何称为“梅二”“梅二十五”“梅三十二”;三是梅尧臣与叔父梅询次子梅宝臣年龄大小;四是梅尧臣幼子出生时间。

今人夏建圩先生对四个疑问逐一进行了解释,基本认定了是家谱的误载。但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依据康熙年间江西南城籍进士梅之珩所撰《氏望宗派考》,认可梅尧臣叔叔梅谊入赘豫章李氏,迁居武桥龙腹西社的史事。其实梅之珩对梅氏先世的记载,完全依据了《宣城梅氏家谱》的谱系,只是在梅让、梅询两兄弟后增加了一个入赘江西的弟弟梅谊,从而完成了江西梅氏来源于宣城梅氏的建构。在传世的宋代文献没有一处提到过梅谊,梅询和梅尧臣的诗文中也都没有梅谊的记载。家谱认定的江西梅氏始迁祖梅谊是否存在确实存疑。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除了朱东润先生发现的家谱与文集之间不符的几处明显错误外,家谱还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欧阳修《梅氏谱序》的真伪。宋代以来,宗谱不再是士族阶层的专利,逐渐转变为士庶的社会需求,谱牒纂修从官修走向民间。欧阳修和苏洵分别编纂了自己本家族的家谱,开始了民间修谱的实践,他们开创的修谱体例也为后世继承,被称为欧体与苏体。但是,欧阳修有没有为别的家族编过族谱,史籍未见记载,欧阳修文集和诗集中也没有提过为其他家族编写谱牒的事,《宣城梅氏家谱》中欧阳修撰写的谱序并不见于其文集。梅尧臣的诗文集中也未提到请欧阳修为其家族编写谱牒。

因此,笔者认为,《宣城梅氏家谱》中的欧序是伪作。原因有二:一、欧序中第一句话:“江南氏族,柳芳以梅与列焉,谓其门第为清流,其由来亦远矣。”柳芳是唐代学者,写过《氏族论》一文,文中对全国知名的氏族进行了叙述,对于江南氏族有“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的记述,其中并没有提到梅氏。这篇文章被收录在《新唐书》中,而欧阳修本人就是《新唐书》的总纂者,不应该写出这种虚言。二、序中提到“适老泉来会而见之,亦力为其请,遂试为僭成之,其中亦多参用老泉法也,不知圣俞家以为何如?”序的落款是“皇宋嘉祐四年己亥夏四月望”。这一年,欧阳修、梅尧臣均在京城开封,多有互酬之作,而独不提撰谱之事。苏洵则于嘉祐二年(1057)四月因妻子程氏病故返乡,到嘉祐四年(1059)仍在四川家中,直到本年十月才由水路东下出川 。所以序中所说“适老泉来会而见之“的情况发生在这一年是不成立的。序中假托欧阳修和苏洵都厘定了梅氏家谱,无非是后人为追求名家效应而进行的杜撰。

二是梅氏先世的世系。欧阳修在写给梅询墓志铭中说“氏远出梅伯,世久而谱不明。公之皇曾祖讳超,皇祖讳远,皆不仕。父讳邈,赠刑部侍郎。夫人刘氏,彭城县君。”此外,欧阳修为梅尧臣撰写的墓志铭,杨杰为梅正臣撰写的墓志铭中都有同样的记载。可知超生远,远生邈,邈生让、询,超以上则谱系不明。而家谱中却记录了远公以上二十一代的世系。从西汉将军梅鋗六世孙南昌尉梅福开始,到远公为止,皆有讳有字。远公的父亲被记录为之概,远公的儿子则有简、超、章三位。其中的梅超,根据墓志记载为梅远的父亲,而家谱却把梅超记作梅远的儿子。这种颠倒父子关系的错误进一步说明了家谱的谬误。

三是梅远本人的生平。按墓志铭,从梅超、梅远、梅邈三代皆没有做官,梅邈是父以子贵,赠刑部侍郎,这仅仅是荣誉,而非官职。但是家谱却将远公说成是宣城梅氏的始迁祖,建构了远公从吴兴迁宣为宣州掾,充实了远公的生卒年、配偶姓氏,并写下两首诗迁居草的史事,之后又有周显德五年的远公墓碑的出土。其中,远公为宣州掾的记载,是在北宋元丰年间 ,从吴兴迁宣、生卒年、诗词则迟至宋末至明代,最后墓碑的出现则在清雍正时期 。这些建构是在梅氏发迹后逐渐叠加的,所有这一切建构使得远公的形象从一个没有任何事迹可以称道的普通人,转化成一个隐居业儒的文化吏员的形象,从而为自己的家族增添了文化基因。

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上)

四是宋代梅氏人物的生卒年问题。梅尧臣嫡母束氏的生卒年,家谱记载为显德戊午(958)至天禧丁巳(1017),其实,束氏于皇祐五年(1053)秋卒于京城开封,享年九十,梅尧臣扶柩归葬。而张氏则病故于梅尧臣之后。家谱这样做的原因是将梅尧臣当作束氏之子,张氏作为束氏死后梅让的继妻。而实际情况应该是束氏无出,梅让四十岁才纳妾张氏,梅尧臣五兄弟皆张氏所出。

对于梅尧臣兄弟年龄,朱东润先生提出质疑,夏建圩先生作了分析,认为梅询次子宝臣的年龄,家谱和梅询年谱的记载都不可信。再以梅尧臣三弟梅正臣为例,宋代杨杰《故朝奉郎守殿中丞梅君墓志铭》中记载“元丰五年(1082)中元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九。先娶卫氏,再娶王氏,得辅君之道。男子二人,长曰宰,任承事郎,知江宁府江宁县事,次曰众,累举进士,有司优第其文。女子五人。以元丰六年正月丙午葬于宣城县长安乡惠照之东原。”而《宛陵梅氏宗谱》卷二十一中,清初梅枝凤撰写的《殿丞宛溪公传》对于梅正臣生平的记载与墓志铭相比,官宦履历事迹相近,葬地玉山惠照寺侧也与墓志铭吻合,但生卒年记载家谱为景德甲辰(1004)至熙宁七年(1074)十月,配偶家谱记载为赵氏,这两项与墓志铭严重不符,且没有其子女孙辈的记载。这些出入反映了家谱编纂者在编纂家谱时掌握的宋代文献资料非常匮乏,主要是根据家族本身的记述以及代代相传的口述,因此产生了错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宣城梅氏家谱的编修时代应该远远迟于北宋,因为距离梅询、梅尧臣的年代很远,许多资料无可稽考,但为了团结家族成员、延续家族文脉的需要,重新建构了许多史事。要了解这一过程就要对梅氏家谱编纂的年代进行考证。

(作者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