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原标题: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20,28,62。

如果用三个数字来概括邓先生的一生,我想应该是这三个数字。

邓先生在他短短62年的人生里,有将近28年的时间没有和亲人相见,而他一生的心血结晶,原子弹和氢弹,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分到邓稼先头上的,只有区区20块

他来的时候,中国没有核工业,当他走的时候,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核能大国。无双国士,邓稼先当之无愧。在很长的时间里,他的名字一直都默默的在幕后,当人们开始怀念他的时候,他已经挥了挥衣袖离去,不带走半片云彩。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可是我们的怀念,仍然不能停下,因为对于他,遗忘会让每个中国人的良心感到苦楚。我们今天,再次不厌其烦地,去看看他。

“只身赴洋,穷万里而寻真理”

邓稼先像很多民国知识分子一样,出生在一个现在来讲的高知家庭。他的父亲邓以蛰辗转任职过很多高校,是中国近代美学界的一代宗师,并且和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也是很多年的好朋友。

这也在命运中,冥冥将邓稼先和杨振宁这两位近代著名人物牵了一条线。同样的家世背景,同样的教育背景,竟然幻化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一个誉满天下,著作等身,长寿可盼期颐;一个却默默无闻于当时,千秋功名不显扬于当世。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杨振宁

所谓造化弄人,不尽于此。

邓稼先很聪明,这点不必我来说。1941年刚进西南联大,1948年便进入了美国的高等学府普渡大学继续攻读,后来因为成绩太好,短短两年间就修满了全部学分,26岁的时候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在一大群学生中鹤立鸡群。

美国政府注意到了这个年轻的东方人,开出了常人难以拒绝的offer和优待,邓稼先的导师也对这个学生万分挽留,甚至给他写好了介绍信,好友杨振宁也劝他不要回国,这些他都婉言谢绝了。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他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深藏功与名

《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意思是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遗忘。在邓稼先回国仅仅八年之后,他就迅速地从当时的主流媒体,国家科研机构甚至是自己的亲人面前消失了。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从1950年回国到1958年被中央安排到核武器研究所当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和自己亲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真真的算起来只有这八年。

他对妻子说,“他要离开一段时间”,然后任凭妻子怎么问,他都不说。没有送别,没有杨柳依依,有的只是他拎着皮包,在汽车的轰鸣声中渐渐离去的背影。一段时间,就是足足28年。走的时候身强体壮,回来的时候,邓稼先什么病都有了。

邓稼先留给爱妻的,是一张他们去照相馆拍的一张全家福,和他们爱情的结晶——一双儿女。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全家福

他负责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工作,因为当时科技人才的缺乏,他的助手都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他既要设计核武器,又要抽出时间给这些年轻人上上课,培育下一代的人才,真正是夜以继日,鞠躬尽瘁。

而这些对于邓稼先的身体的伤害,和危险的核武器试验来说,只能说是九牛一毛。

在一次核试验失败之后,不顾在场科研人员的劝阻,邓稼先亲自去了核试验的中心地带,带着仪器和自己的双手,不时翻翻看炸裂的碎片。他是核物理学家,他知道这次对他的伤害到底有多么大,但是他选择了前进。

出来后,邓稼先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对那些焦急的科研人员说:“没事了”。他说的“没事了”,是说根据他的实地观察,确认了核材料没泄露这个基本事实,造成的污染不会对周边的人民群众产生影响。这边的“没事了”,他的身体却“有事了”。核辐射让这个中年人,渐染沉疴,仅仅七年之后,邓稼先便去世了。夫人许鹿希在事后回忆说,当拿到治疗报告的时候,她的眼泪马上就下来了,辐射剂量大的简直难以想象。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但是在那时候,他还是微笑着说:“没事了”。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1966年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在邓稼先去世十年之后,在1996年,我国的核试验进行了第45次,也是最后一次核试验,然后向世界宣布:“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那个在大漠里研究了28年的老先生,那个亲赴试验场的中年人,那个年少成名的青年学者,很可惜的没有能看见这一天。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的情怀。

“不为名不为利”

邓稼先和自己的好朋友杨振宁有一张合照。那是邓稼先去世前最后一次和这位自己的好友拍的照片,那时候,邓稼先的嘴角还依然有血迹,并且和比邓稼先大两岁的杨振宁比起来,邓稼先看起来更老。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在邓稼先病危的时候,杨振宁曾经过来看过他,为了转移老友的痛苦,杨振宁问了邓稼先一个问题“你研究两弹,国家奖励给你多少钱?

“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是邓稼先给出来的答案。

杨振宁愣住了,一时语塞。后来才渐渐了解到,1985年国家颁发的奖金是10000元,但是以单位的名义而不是个人的名义。分到邓稼先手上,只有二十块。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奖金,是他这位好朋友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数字。

不由得想起了邓稼先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说的那些英雄垂暮的话,他说自己是“强弩之末”,后来又自我解嘲说“强弩”也称不上了。一语成谶,两年后,他便去世了。

现在想来,仍然让人不胜唏嘘。

即使自己自称是“强弩之末”,但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哪怕自己身体上的疼痛永远也不会停歇,哪怕出现了医生都束手无策的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哪怕癌细胞在无时无刻蚕食着他,他依然心里关注着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祖国的核事业,20多万字的《群论》和《建议》他在病床上一笔一划地雕琢起来,作为自己送给党和人民的最后的礼物。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他对在场的科研人员叮咛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他对自己的爱妻儿女尽管有愧疚,但还是说:“假如生命结束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他的妻子许鹿希也在一直理解他,她说:“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曾经一无所有的国家,如今的辉煌,是无数先辈们的自我燃烧和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铸就的。他们是鲁迅说的中国的脊梁,无论什么荣誉加在他们身上,我们都会觉得值得。

在这个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汹涌的年代,被各种消息包裹着的人们,在别有用心的聒噪下,甚至会笑邓稼先傻。杨振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可能比邓稼先要高出很多,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邓稼先是独一无二的。

文/枕猫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