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钟表,古人是怎么看时间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大约商朝后期,中国就出现了把一昼夜一百等分的「百刻计时制」,并且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对时间的计量和各种计时器的发明,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创举。我们今天就一起看一看在钟表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都用过什么样的计时方法。
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仪器是利用太阳的射影长短和方向来判断时间的。利用日影长短的称为「圭表」,用来测量日中时间、定四季和辨方位;利用日影方向的称为「日晷」,单纯的用来测量时间,二者统称为「太阳钟」。早在商朝,中国就有甲骨文记载的使用圭表的历史。而确切记载使用圭表的时间为公元前659年。
在计时制度上,中国古人最早选择的是「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和「十时辰制」都是以此为据而编出的历法。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晚上的五个时间节点则为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后来在十进制的基础上进化出「百刻制」、百二十刻、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等,但这些计时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瑕疵。
西周开始,古人开始采用十二时辰来划分一日,并将换日点固定在夜半。汉朝时,人们开始用十二地支来重新命名十二时辰。直到明朝末期,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将一个时辰划分为八刻、一昼夜划分为九十六刻的「九十六刻制」在清朝时被定为正式的计时制度。
由于太阳钟都要依赖太阳的影子,因此一旦阴雨天或晚上便没法使用了,于是一种「水钟」应运而生,这就是「刻漏」。「刻」指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就是漏壶。刻漏利用水均匀滴漏的原理,通过观测壶中刻箭显示的刻度来计算时间。李白的「似将海水添宫漏」 和苏轼的「漏断人初静」等名句中,都出现了刻漏的名字。
由于冬天时,刻漏的水容易结冰,用流沙驱动刻漏的「沙漏」出现了。西方发现最早的沙漏大约出现在公元1100年,比中国要晚,但中国最著名的「五轮沙漏」则是明朝时由詹希元发明的,他设计的沙漏在显示方法上几乎与现代时钟的表面结构完全相同。由于没有水压限制,沙漏比刻漏更加精确,逐渐成为了主流的计时工具。
除了前面说的常规计时器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生僻而颇具传奇色彩的计时用具,香篆钟就是其中一种。在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讲述狄仁杰传奇事迹的《大唐狄公案》中就记载了香篆钟的样子:香篆钟为梅花形黄铜盘子,盘内有梅花五瓣,每瓣梅花各缭绕一圈盘香,用以计时焚熏,时称「五孕祥云」。
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还创制了「大明殿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机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器。由于其造型很像宫灯,而且放置于皇宫的大明殿,因此被称为「大明殿灯漏」,它是中国钟表史上最为著名的计时仪器之一。
相关文章
-
古代女子内衣是什么样的 看完面红耳赤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是如何夺取曹魏政权的?
-
这里是唐代国道,也是当年吴国楚国分水岭,饶茶徽墨由此流向四方
-
揭秘:除夕之夜“撞钟”为何要敲108响?代表着“吉庆”“如意”
-
唐文宗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 甘露之变为什么最后会失败?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3日
-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百字道尽世味与人心!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0日
-
《周易》智慧:是福是祸,就看能不能守住这一点
-
五帝之一的帝喾和少昊金天氏第二任帝
-
中国只有一个王朝的皇帝平均年龄超过50岁,而其中一个竟然不满30
-
揭秘罗布泊九大诡异事件:彭加木为何离奇失踪
-
古墓出土一件文物,专家:这项工艺原来不是印度的,是我们自创
-
上甘岭战役孤胆英雄,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不是英雄,我的班长才是
-
周恩来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楷模
-
徐特立入党:一本没有字的教科书
-
梁启超:命中注定的维新之路
-
【讲座预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19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2讲)
-
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抚州开幕
-
宝钗得体,黛玉小性,可为何总觉林妹妹比宝姐姐可爱?
-
朝鲜战争时志愿军拿什么充饥?一把炒面一把雪
-
韩非之死历史真相是什么:死于李斯谗言(嫉妒韩非才情)
-
美女带来一藏品,专家:我用鼻子一闻便知真假和价格,至少千万数
-
“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到底有何问题,为何欧阳修认为有语病
-
盐引制度是怎么运行的?
-
古墓出土先秦竹简,专家激动不已,原来孙武与孙膑不是同一人
-
挡住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发现的?
-
毛泽东的两大战神林彪粟裕,军事上谁更厉害?
-
世界未解之谜:长城之谜,长城真的被孟姜女哭倒过吗?千年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