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钢筋混泥土,秦始皇往长城里加了什么?长城2000年屹立不倒
一、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北边的游牧名族常常来犯,也就是匈奴。匈奴擅长骑射,素有“长在马背上的部落”的美誉,而中原人大多数都以农耕为生,在沙漠作战经常会处于劣势。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稳定中原地区百姓的农业生产,秦始皇做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壮举——连接和修缮长城。
这里肯定有人就会有疑问了,难道万里长城不是在秦朝时期全部建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根据真实历史材料记载,兴建长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的长城相对来说还只是零星片瓦,只是用来传递消息而设,人们称之为烽火台。被后人广为流传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在当时长城的“碎片”上发生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端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百姓也不得安生,为了防止敌国的偷袭,各国都开始纷纷修建城防互相防守。秦始皇在位期间,从烽火台的地理位置和旧时城防的部署中得到了启示,因而开始征收大量的劳动力,耗时九年才有了今天蜿蜒绵亘的万里长城的雏形。
长城的修建有效的帮助秦朝防御了匈奴的入侵,同时也巩固了秦始皇中央集权制的统治。直到明朝,长城也在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军事作用。
二、长城为何屹立不倒?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这两千年朝代更迭,烽火不断,为何长城依旧屹立不倒呢?这其中就暗含了秦始皇的智慧。
修建一米的长城就需要6千块青砖和7立方的泥浆混合,而在古代并没有如今牢固的钢筋混凝土,仅靠着原始的泥浆维护420亿砖块实在是不靠谱的。于是秦始皇下令让人试验能够代替泥浆凝结青砖的新材料,最终发现将糯米熬成浆水与泥浆混合的效果异常显著。“糯米汁”因此成为了独特的混合建材。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感叹于秦人的聪慧,后世也都有沿用糯米粘对联或者贴大字报的习惯。然而另一方面,对于彼时的秦王朝来说,天下统一不久,百姓尚没有从分崩离析的战国中安定下来,百姓的温饱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糯米是一种珍贵的食物来源,许多百姓尚且没有多余的粮食存活,用糯米汁来造就长城,怎会不让天下人谩骂?就算是现在,用糯米来造建筑,估计也是天价,也没人舍得用。
为了完成自己的霸业,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顾不得许多,他命令多个省市大量种植糯米用以建造长城。即使长城的修建让很多百姓苦不堪言,后世也有很多人指责秦始皇的暴政。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还能见到万里长城,很大程度上要有功于秦始皇。
除了糯米泥浆的使用,“就地取材”也是长城建造过程中的一个绝妙手段。为了减少长途运输对材料的损毁,劳动人民在沿途修城时,就会利用周围环境的资源。比如甘肃玉门关的戈壁地带,黄土资源稀缺,运送过来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因此建造者就采用了将芦苇和沙砾间隔相叠的办法,芦苇中的盐,沙砾中的碱充分分解凝固,牢固的城墙由此而建。可能古人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化学原理,但是机缘巧合之下,也铸就了后世长存的长城景观。
另外,长城还有其独特的建筑方法,后人总结分为以下几种,分别是版筑夯土墙法,土抷垒砌墙法,青砖砌墙法,石砌墙法,砖石混合砌筑法以及泥土连接砖法。这些独特的技术方法结合糯米泥浆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最终形成了屹立不倒的万里长城。
祖龙虽死魂犹在,百代数行秦政制。
——毛泽东
三、长城的存在又有怎样的意义呢?
对于古代,长城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劳民伤财的建筑物。它是百姓的汗水,将士的军魂,民族防线的结合体。长城的修建沿途经过了沙漠、荒原,草地,它翻山越岭,跨过大江大海,地势复杂,结构奇特。
在西周形成初期,还只是作为烽火台的长城就已经具备了传递情报,集结士兵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齐楚争霸,齐国号令天下诸侯一起讨伐楚国。但等他们来到楚国边防境外,看到巍然耸立的长城,竟然吓得不敢前进。这是据历史记载的第一次长城抵御侵犯的成功案例。
到了西汉时期,北边的匈奴进攻异常猛烈,汉武帝陆续派遣将领率兵作战。一代名将霍去病多次击退匈奴的故事也就在这个时期流传下来。虽然匈奴几经战败,但是汉代王朝损失也不少。为了训练大批优秀的将士,购买充足的马匹,深入偏远的边塞作战,朝廷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长期以往,国库空虚,加上汉朝后来逐渐走向衰败,巩固长城加强防御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任务。
长城依崇山峻岭而建,层峦叠嶂。若有战事燃起,可以缓冲敌人的军事力量。进可攻退可守,可化被动为主动。长城之上也设有瞭望烽火台,有居高临下之势,即便敌人突袭,也可随时监察动向,做好防守的准备。此外,长城还具有储备粮食,囤积武器的功能,若有长期的战役需要,也可以让战士们填饱肚子。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虽完,中国内竭,卒丧社稷,是谓无策。
——《后汉演义》
对于现代,长城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屹立在广阔的国土之上。它不仅仅代表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象征着不屈不饶,坚韧勇敢的民族精神。长城在历史当中得以留存,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增强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相关文章
-
李白轶事:他不仅是诗仙,还是书法家
-
17岁女孩意外捡到“小船”,上交后获得68元奖金,如今估值1000万
-
郭沫若47岁娶22岁貌美姐妹花,他病逝后,妻室却做出这个选择!
-
梁山好汉的座次排序,是一出中国版《权力的游戏》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狗在古代战场上都有什么作用?
-
他是传奇中将,13岁进入少林寺学武,曾靠朱砂掌杀开血路
-
你心目中的国槐、家槐,其实叫做日本槐
-
在古代表哥娶表妹很常见,为何却很少能生出智障儿?原因很简单
-
古代这些食物当药吃?是为了吃找理由,还是真的有治疗作用?
-
“厚黑学”为何会成为近十年古装剧的核心?《庆余年》也不例外
-
致敬英雄、传承精神······又是一年清明时
-
今日立春,古人有许多迎春习俗,其中一项与牛有关,延续至今
-
古人衣服那么长,都拖在了地上,难道不怕把衣服弄脏吗
-
揭秘诡异传说:始兴、东莞、电白等处都有藏宝山
-
无锡陕县一线牵:九十年前的豫西赈灾727
-
什么是全真道?
-
解密台湾二二八事件过程与受难者
-
诸葛亮后裔聚集村,曾布下八阵图,歼灭一伙日军
-
程万军:胡惟庸令中国士大夫集体蒙羞
-
周恩来临终前说了三个字:我累了 令无数人落泪
-
“二百五”原来最先说的是他!太长知识了
-
少泉:日本平尾赞平旧藏——元代民俗钱赏析
-
母亲河的记忆:辉煌青弋江
-
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军陨落,临终交代一切从简
-
中国的八大古都,此省占了4个,为何现在经济却远远落后?
-
入朝时他是兵团司令,第二年升志愿军副司令,第三年当志愿军司令
-
历代名酒——夏商周时期
-
周恩来提议刘伯承为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