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城的砖用羊驮上去的?别再信谣传谣,史记同样有误
趣闻:科举考生因名字谐音不好而丢状元
如果说考试是一种产业,那么在这个产业中的竞争是可想而知的。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产业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现在的考试制度和古代的科举亦是异曲同工,尽管我们现在叫做考试,古代叫做科举,但是性质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在古代科举的结果是进入仕途的唯一道路。
对于学而仕的古代,现代的考试制度选举出的人才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相比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金字塔选拔,现代的考试优势是,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在古代,丢了状元,你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机会摘取状元的皇冠。古代科举考试居然有因为自己名字的谐音不好,丢了原本已经到手的状元的奇事。
那么这个关于“丢了状元”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顺治十二年,本拟定的状元是太仓人王揆,唱名的时候,顺治帝因读音相同想起了《王魁负桂英》这个流传极广的剧本。剧中的王魁是个负心汉,中了状元抛了糟糠之妻。接着唱名大臣的话音,顺治帝脱口说了句玩笑话:“是负心的王魁耶?”皇帝金口玉言,王揆马上就被抑为了第三甲。
无独有偶,同治七年科考,江苏人王国钧被初定为一甲,但也是自己的名字给自己惹了麻烦。
其实,国钧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唐代诗人白居易《赠樊著作》诗云:“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国钧者,国家重任也。可是,要把“王国钧”连起来读,就是“亡国君”的谐音。这可是大忌讳。因此,当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听到这个名字后,甚是不悦。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王国钧遂被抑置三甲。
对于这样的奇事轶闻,在古代也很多。只不过被大家记住的少之又少。今日道来也是茶余饭后的插诨打科。历史总会过,但是弥留的印记会被有心人记住。记录下来,告诉后人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孔子是至圣先师,儒学是国粹,为何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
-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
历史上接近“神”的5人,中国3人上榜,排第一的孔子也得叫他老师
-
作为百兵之君,广受欢迎的剑,在中国文化中究竟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
中国最核心的省份,为什么最失落?
-
古代上班迟到罚“工资”吗?比这更惨,严重点小命不保!
-
本是对古代高级官员的称呼,后来变成一种崇高职业,人人争着做
-
穷极伟丽宝相庄严:鬼方分享辽代皇家奉国寺艺术
-
“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
薄太后是哪个朝代的?她对于历史起到什么作用
-
重庆谈判周恩来让毛泽东戴考克帽传达重要信息
-
两园桃李一手栽:南开校友在国共两党居高位者众
-
抗日战争时有一“特殊”的部队,首长见到都得敬礼!
-
悠小鱼说书第一百零二篇喜仁龙的中国古代艺术
-
书法中的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这么理解就对了
-
7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
李作鹏:我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的最为得意的战斗
-
飞机气流颠簸会坠机吗?坐飞机遇上颠簸该怎么办
-
这个姓氏出身的人,可能并不是“炎黄子孙”,而是“波斯人”后裔
-
揭秘:中南海的第一支便衣卫队开赴北平接受任务
-
陈硕真死前经历了什么:裸刑/被肢解(女性称帝第一人)
-
潘金莲为什么会嫁给武大郎?得罪了有钱人(不愿意当妾室)
-
为什么憎恶和尚,却尊敬道士?鲁迅这话一针见血啊,高下立判!
-
我想对党说
-
靖江马桥镇:汲取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
揭秘|英国BBC:中国皇帝15天要睡121人,最多时9人一晚
-
美国历史课本中的9幅中国版图,美国人还算有点“良心”
-
秦琼之子墓出土,揭开唐第一猛将身份:不是李元霸,也不是尉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