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数码科技 > \

蚂蚁金服系列研究丨蚂蚁败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热还能持续多久?

原标题:蚂蚁金服系列研究丨蚂蚁败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热还能持续多久?

蚂蚁金服系列研究丨蚂蚁败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热还能持续多久?

2009年,随着工信部正式颁发三张3G牌照,中国移动互联网开始快步迈进。随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和智能手机厂商共同推进智能手机普及,移动流量快速飙升。2010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元年,一些互联网企业也乘着人口红利的东风,迅速发展抢占市场。同时中国市场的蓬勃前景也吸引了行业巨头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寻求多元化的营收来源。

国际化业务拓展,带动中国互联网企业全民出海

外资企业在中国建立分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并不是外企独有的发展模式。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BAT就已经着手布局国际化市场。2006年,百度尝试进入日本搜索引擎市场;2007年,阿里巴巴支付宝在香港宣布成立海外分布,开始全球化业务;2008年,腾讯成立国际业务部,开始摸索国际化业务。但在早期的国际化发展中,以头部公司先行的尝试也碰到过不少阻碍,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12年开始,中国大批企业相继进行了工具类产品、游戏产品、跨境电商出海的尝试;2017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开始爆发,全球化也成为了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蚂蚁金服的全球化历程

从2007年在香港宣布开拓海外业务开始,支付宝的全球化探索推进的很慢;直到2012年11月,支付宝才成立国际事业部;2016年全球化成为蚂蚁金服未来十年发展战略之首。亿欧智库将蚂蚁金服的出海阶段分为三步:海外业务推进、海外投资和海外合作

海外业务推进

根据公开消息,蚂蚁金服现已在全球14个国家地区建立分部;与全球至少25个国家达成协作协议,接入54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下商户;在35个国家机场和市区提供退税服务,甚至在机舱和邮轮航线提供购物服务,例如用户乘坐芬兰航空时可高空使用支付宝购物和交易等。

海外投资

而蚂蚁金服的国外投资比单纯的把支付宝业务推出国门,更能说明蚂蚁金服的全球化布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蚂蚁金服海外投资事件17起(包括2018年12月拟收购英国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事件,该次投资事件已于2019年2月14日完成,WorldFirst成为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涉及14家企业。投资地区覆盖新加坡、印度、泰国、美国、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英国11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亿欧智库整理了截至2018年底已确定布局的海外国家人口数量,用于佐证潜在可挖掘市场容量可以满足蚂蚁金服2026年服务全球20亿用户的发展目标。下图为蚂蚁金服国外投资版图及全球办公地区全景。

蚂蚁金服系列研究丨蚂蚁败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热还能持续多久?

不同于国内的投资逻辑,在蚂蚁金服海外投资的领域,已确定的16起投资事件中,金融领域投资占比68.75%,占绝大比例,且全部位于东南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相比金融体系发达的欧美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供给不足,导致用户需求得不到满足

印度是蚂蚁金服出海第一站,也是与我国贸易往来频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从人口数量来看,印度全球人口排名仅次于中国,但在合作之初,2015年印度的GDP却只有中国的20%。在中印两国人口接近的情况下,印度2017年人均信用卡数量和人均储蓄卡数量分别相当于中国的1/14和1/7,反映了印度银行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印度信用卡数量少,现金交易仍占印度交易额的70%,为电子支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Paytm是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蚂蚁金服通过2015年的两次增资成为其持股40%的最大股东。除了投入资金,蚂蚁金服还将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经验传输到印度,并利用蚂蚁金服的技术能力对Paytm的产品进行改进。在支付宝系统的七个板块中,基础业务板块和管理平台保持不变,其余的访问渠道、产品、公共服务、合作伙伴接入和银行接入板块通过印度本土市场进行了适应性调优。除了支付,还加入餐饮、团购、打车、电影票等生活服务场景。根据公布数据,Paytm在与蚂蚁金服合作后,用户数从不到3000万升至2018年超过3亿,成功超越PayPal(截至2018Q4,PayPal活跃账户数量为2.67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

蚂蚁金服出海的首站告捷,证明了投资Paytm的模式可行且可以复制到其他国家,明确了蚂蚁金服最为核心竞争力对于海外的企业来说应该是技术和服务

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缓慢的推进,2017年蚂蚁金服的海外布局驶入快车道,相继完成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五个国家的本地布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蚂蚁金服系列研究丨蚂蚁败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出海热还能持续多久?

海外合作

从蚂蚁金服国外金融板块投资各地区的合作成果可以发现,想要把支付宝甚至蚂蚁金服的业务推出海外,首先产品出海是通过中国境外游客打开海外市场,以协议协作和建立海外分公司、子公司的形式推广;其次技术出海是和当地的合作伙伴打造本地支付类产品,类似与Kakao Pay公司的合作模式,主要体现为技术输出;最后模式出海是通过国际市场拓展输出支付宝和其他产品的整个模式,类似Mynt、Emtek公司的合作模式,甚至是hello Pay以Alipay的名义推广这种模式,可以为支付宝带来更高的全球品牌知名度。

赴美遇阻,蚂蚁金服大举进入欧洲

透视整个海外投资布局,可以发现支付宝和支付宝技术支持的9个本地钱包遍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人口密集、经济处于上升期,与中国国情相似或者比中国更为落后,但是金融体系普遍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普通用户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多数,金融业务的升级扩展空间巨大。蚂蚁金服与这些地区的合作也仍处于重建当地金融基础设施的阶段。随着这些国家向无现金社会的快速转换,蚂蚁金服在其中的角色将不只是基础设施提供商,更将多年业务积累经验、技术和风控能力输出海外,同时向外推行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的标准和成果。

虽然现阶段蚂蚁金服已经取得海外政府和机构的信任,但是随着蚂蚁金服后续开展的业务会更多的聚焦于监管严格的金融基础设施,未来面临的监管和政策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在美国的海外布局上,蚂蚁金服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2017年7月蚂蚁金服拟通过12亿美元价格收购快速汇款服务商MoneyGram,之后曾三次争取美国当局批准该笔收购,在审查期未能通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安全审批。在2018年1月,蚂蚁金服此次收购被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以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据公开报告称其介入了美国金融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尽管最新的并购方案已被MoneyGram董事会通过,但最后仍惨遭流产。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东南亚地区还是欧美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考量因素。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在担心蚂蚁金服会利用自身优势,长期打击本地银行巨头产品和服务,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可控影响。收购MoneyGram的失败是蚂蚁金服国际化首次碰壁,受阻的蚂蚁金服需要寻找一个美国政府认为相对安全的方式,才有机会在美洲继续讲述蚂蚁金服的国际竞争力。

在局面完全不同的欧洲,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另一家正在谈判中的收购企业——英国跨境支付公司WorldFirst在2019年2月宣布关闭美国业务,以免这笔7亿英镑的收购计划遭到美国监管机构阻挠,虽然将业务全部关闭有些极端,但似乎是保全双方交易的唯一办法。2月14日, WorldFirst宣布已和蚂蚁金服达成投资协议,正式成为蚂蚁金服的全资子公司。这标志着蚂蚁金服首次大举进入欧洲市场。

跟风出海,小企业生存堪忧

在出海热度高涨的五年时间里,已经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在海外市场快速爆发,甚至成为了新一代独角兽,例如musical.ly、APUS等互联网公司。随着出海创业竞争愈发激烈,经历了爆发期,有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纷纷寻求转型,死亡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例如Mobogenie、BellaBuy。

面对复杂的海外市场,出海的危机也逐渐浮现,很多企业在出海前错估市场状况,不管是政府态度、市场开拓难度、竞争环境,都存在各种无法预知的情况。甚至中国一直大力支持的走出去到“一带一路”国家,实际对于企业来说,只在政策上有所提到,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支持,政策落地性及针对性差。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企业的海外生存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大批量的小企业倒闭和转型更加凸显了竞争环境的激烈。

对于小企业来说,蚂蚁金服的出海经历虽然看似成功,但是对于蚂蚁金服来说,海外业务的布局是否仍处于投入严重大于产出的“烧钱”阶段?因为在海外业务开展的国家,业务相似度低,同样的模式无法复制到另一个地区,因此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产品定制化,未来如何从海外地区的业务寻求增长点,实现盈利,蚂蚁金服的海外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报告详细内容及数据说明,请查看报告:。

蚂蚁金服系列研究文章:

同时,亿欧智库正在进行《2019金融科技出海报告》报告撰写,欢迎与业界各位朋友进行交流探讨(微信:haoxinya0111)。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