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原标题:“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公元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被张作霖一手提拔的沈鸿烈给出必定保障“海防无虞”的承诺。要知道当时吴佩孚手下可是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海圻”号,隶属于实力强劲的渤海舰队,张作霖的海防军队压根不是其对手。

就在营口等奉军要地都要失守的时候,“镇海”号出现了,配合着空军力量以及冯玉祥的倒戈一下子扭转了战局。当然,张作霖最后的胜利并非是“镇海”号单独带来的,而是多方因素共同导致,但作为当时中国中国第一艘类分为飞机母舰的军舰,“镇海”号在实战中拥有着当时国内其他军舰无法匹敌的实力。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尽管“镇海”号在当时已经是首屈一指的飞机母舰,但距离真正的航母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镇海”号的吨位并不大,搭载的飞机数量也小,仅仅只能搭载两架飞机,并且还不能直接在母舰上起飞,必须依靠吊臂在水面上起飞。一个仅仅靠淘汰的船只改装而成的飞机母舰都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威力,真正的航母在军事上究竟占据怎样的地位,想来大家也能推测出一二了。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战争推动了各类军事武器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母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胜利的重要工具。

美国早早意识到了航母的重要性,在二战结束后不断改进航母的功能以及设备,其他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也不例外,英国有了“无敌”级航空母舰、苏联有“基辅”级航空母舰、法国则拥有全球唯一一艘不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从上述中可以看出,航母如今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在海军方面的作战武器,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衡量指标之一。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由于航母的特殊地位,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积极投入对航母的研发;但可惜面对欧美等国的科技封锁,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就在这时,徐增平带着他的创律集团,以商业名义向已经解体的苏联(俄罗斯)购买了前苏联制造的尚未完成的“瓦良格”号。

在经过种种阻挠后,“瓦良格”号历经三年才抵达中国大连,之后被送往大连船厂进行改造,直到2012年才正式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为“辽宁”号,成为中国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除开“辽宁”号外,中国还有另外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航母“山东”号,在2017年正式下水。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在中国拥有航母的艰难道路上,有一个人居功甚伟,那就是号称苏联“航母之父”的资深船舶专家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巴比奇拥有30多年的造船经验,苏联时期的所有航母的设计建造都有他的身影存在,包括“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

1991年苏联解体时,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黑海建造“瓦良格”号的巴比奇一下子就懵了,此时“瓦良格”号已经完成了68%的工作,但很显然,剩下的工作他已经无法继续再完成下去。

“航母之父”巴比奇:拒绝美国邀请,选择为中国航母事业奉献一生

苏联解体后,这些原本隶属于苏联的顶尖科学家们自然被美国给盯上了,巴比奇同样受到了美国的招揽。但面对实力强大的美国,巴比奇却并没有选择为其效劳,而是在之后来到了中国,参与进了“辽宁”号的改造。

历时七年,“辽宁”号终于交付成功,居功甚伟的巴比奇并没有选择功成身退,而是继续留在中国,为中国之后的航母设计建造贡献一份力量。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