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原标题: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九州”指的是冀、兖、青、徐、豫、雍、梁、扬、荆。

这里面还有个典故,叫作“涂山大会划九州”,发生在五帝时代末期、夏朝之前,这件事有着深刻的时代发展背景,标志着中国古代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皇帝作为中国的“人文初祖”,相传他有25个儿子,其中有14个被封成12个姓;在他离世后,那些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后人陆续担任部落首领,其中备受推崇的有颛顼、帝喾、尧、舜,他们与黄帝并称“五帝”。(那时的“帝”就是部落首领)

他们间的血缘关系是这样: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子、皇帝的曾孙,尧是帝喾之子。而从尧开始,帝位的传承采取的是被后世津津乐道数千年的“禅让制”。

帝喾死后,儿子挚继承了帝位;而尧作为挚的弟弟,则被封为唐侯。但随后兄弟俩的表现天差地别:尧把自己的封地“唐”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百姓爱戴、部族首领称赞,而身为帝的挚却乏善可陈。九年后,挚主动把帝位让给了尧,这就是“禅让”。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尧、舜、禹的帝位传承,采取的都是“禅让”。据说尧担任首领期间,四岳(唐尧的四位大臣,分管四方的诸侯,分别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推举舜为继承人。舜虽然是颛顼的后人,但当时已经几乎沦为庶人。因此,这种唯才是举的帝位传承制显得尤其难得。

经过多年的考察后,舜成功继承了部落首领之位。随后,他也以同样的方式,经过考核后把帝位禅让给禹。当然了,禹也是皇帝、颛顼的后代。

说到禹,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大禹治水”。但实际上,他的最大政绩就是重新整合了上古政治形态,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动作分为两个步骤。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其一是攻伐三苗。

三苗相传也是颛顼的后代,其先祖在尧时期被流放,随后辗转南迁到古洞庭一代。

大禹治水期间,三苗也出力,但事后却没有获得奖赏,因此发动叛乱。禹当时就要发兵征讨,但舜制止了他,随后花了三年时间做两手准备:一边对三苗进行道德教化,一边训练军队。见到舜、禹这副架势,三苗见无机可乘,便暂时放弃了反叛。

但当舜去世、禹即位后,三苗表示不服并立即再度反叛。而禹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的计划不单单是打服三苗,而是将对方的土地直接纳入管辖。因此,他调集5000精兵,发动了全面的兼并战争,将三苗所在的长江中游地区收到麾下,直接掌控区直抵淮河流域。

战胜三苗后,禹正式称王,定都于安邑。从这一刻开始,国家取代了部落联盟,上古历史进入了新时代。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而接下来就是禹的第二个动作:涂山大会划九州。

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禹召集各氏族首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郊)开会,史称“涂山大会”。在会上,禹祭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行政区划与治理模式改革。

首先,他把天下(掌控区)分为九个州:

冀州——大致位于河北平原、山西高原;兖州——黄河、济水之间;青州——山东半岛;徐州——河淮平原;豫州——中原地区(今河南);雍州——关中、陇西;梁州——秦岭以南、四川盆地;扬州——长江下游;荆州——长江中游。

以上每个州,禹都安排一位氏族首领管理。同时,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他把各地首领进献的青铜铸成了九个鼎,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九鼎”,随后数千年中,这个名词一直是王权的象征。

禹构架的行政区划,为实行更加集中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可能。在他死之后,儿子夏启继位,这标志着禅让制的结束、世袭制的开始,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步入了奴隶社会。

人人都知道“九州”,但你知道是谁划分的九州、为什么划分吗?

划分九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入新时期的象征。后世的王朝一直沿用了这一做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州”,而且与最早的“九州”并不吻合。实际上,“九州”逐渐成了华夏大地的代名词,相对于地理概念,它更像是政治、文化及文明符号。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